-
公开(公告)号:CN102533549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10457097.5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12M3/00 , C07D233/64 , C07K5/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培养和脱附的纳米凝胶支架材料及制备方法,由低分子量凝胶因子G1和G2自组装形成,该低分子量凝胶因子结构式为:其中,当时,所述低分子量凝胶因子为G1;当时,所述低分子量凝胶因子为G2;该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制备低分子量凝胶因子G1和G2;将前述得到的低分子量凝胶因子G1和G2通过调节溶剂温度或调节溶剂pH值,自组装形成用于细胞培养和脱附的纳米凝胶支架材料。此方法克服了现有酶解法和大范围温度变化诱导细胞脱附对细胞功能的损伤,更有利于细胞在生物材料表面的粘附、铺展和增殖。
-
公开(公告)号:CN10308635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08015.8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石墨化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经活化处理的海藻碳加入过渡金属盐溶液中,均匀混合,得产物A;步骤二,将产物A过滤,干燥,高温煅烧,酸洗,得最终产物石墨化多孔碳。通过将活化处理的多孔碳浸渍金属盐溶液,引入催化剂前驱体并高温处理在多孔碳内部得到石墨化纳米结构。本发明以海藻为原材料,并通过金属纳米颗粒的负载和高温催化作用得到石墨化的多孔碳结构,从而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获得良好的电荷存储能力,并且由于石墨化结构的引入使得材料整体的导电率大大的提高,使材料在高电流密度下仍有很好的能量存储和释放能力。
-
-
公开(公告)号:CN10305595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4390.5
申请日:2013-0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J35/10 , B01J23/745 , B01J23/14 , B01J23/30 , B01J23/835 , B01J23/06 ,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分级多孔结构复合半导体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具有多层次、三维精细结构的生物体为模板,通过前驱体溶液的设计与配制,利用渗透浸渍法,控制生物化学组分的不同化学反应性,通过表面处理和化学改性,制备得到具有生物分级多孔结构的复合半导体可见光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制得的催化剂由于具有特殊形貌和复合结构使催化性能大大提高,在光催化分解有机污染物、光解水制氢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81574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93859.7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1G9/02 , C01G19/02 , C01G23/047 , C01G49/06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根多孔微米管结构的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单根多孔微米管是金属氧化物电阻式气敏材料,其复制了蝶翅刚毛多孔管结构,长度从几百微米到几毫米不等,直径几个微米,孔径几百纳米,管壁上分布有规则排列的孔隙。本发明的这种具蝶翅刚毛多孔管结构的气敏材料,有高的孔隙率、长径比、比表面积,常温下呈现出对多种还原性气体的敏感特性,响应及恢复时间短,极限可探测浓度低,可用于微型气体传感器件的结构与功能设计。上述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取蝶翅、前处理、浸渍、分散、烧结等过程,该制备方法具有简单、经济、可控、安全、稳定和耗时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74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11758.3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体为纳米叠层结构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表面包覆陶瓷薄膜的纳米片状金属粉末和微米陶瓷颗粒增强体为原料,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其基体为金属/陶瓷交替的纳米叠层结构,具有高界面体积比,其中陶瓷层可以有效约束和保持变形微织构,提高位错存储和滑移能力,并可导致裂纹的偏转和钝化,从而发挥“结构韧化”效益;最终赋予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强韧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简便易行,可实现大尺寸复合材料的宏量化制备,有助于推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工程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72651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204539.0
申请日:2010-06-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材料技术领域的原位自生长纳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位自生长纳米碳基体材料的制备;碳基体材料表面处理;配制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溶液;将步骤(2)制备得到的碳基体材料0.2g加入到步骤(3)配制的前驱体溶液中,经超声处理、冲洗、干燥,在氮气保护下烧结,得到原位自生长纳米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金属盐处理活性碳材料,通过高温处理后,碳材料中原位生长具有石墨层状结构的纳米碳。然后,利用超声反应的方法使纳米金属氧化物均匀地生成并分布在碳材料的表面。本发明利用廉价的活性炭,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商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929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268245.4
申请日:2010-09-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用于骨科植入的含氧医用β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合金配料进行真空自耗熔炼处理得到Ti-Nb-Zr-Ta合金后,再经非自耗熔炼处理后依次进行热处理和热加工,实现医用β钛合金的制备,得到含氧医用β钛合金,其质量百分比为:氧元素0.13wt%-0.53wt%。所述钛合金的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Ti60%、Nb35%、Zr3%以及Ta2%。本发明选取生物安全性元素,通过加入较高含量的β稳定元素使得合金具有很好的冷加工性能,通过向合金中增加氧元素的含量来强化合金,通过不同含量氧元素的添加来优化氧元素比例,使得合金具有较高强度,同时具有较低弹性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53433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5681.1
申请日:2012-0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导热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金刚石与铝粉均匀混合,得到金刚石/铝复合粉末,然后冷压或冷等静压得到金刚石/铝粉末压坯,再对压坯进行真空热压烧结,通过烧结温度与时间控制,使其在金刚石/铝界面处产生合适厚度的原子扩散层,冷却后获得高导热金刚石/铝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对真空热压烧结温度和时间的调控,在金刚石/铝界面处形成0.01-5.0微米厚的原子扩散层,既能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又能获得较低的界面热阻,从而得到高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便易行,生产成本低,适于制备大尺寸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43345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422246.4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导热电子封装材料的粉末冶金制备方法,采用单一粒径的导热增强体(R)与金属基体(M)粉末作为原材料,二者的等效体积粒径(DR,DM)、颗粒数目(NR,NM)同时满足如下关系:(NR/NM)·(DR/DM)3=VR/(1-VR),NR/NM≤1,DR/DM≥(VR/(1-VR))1/3其中,VR为导热增强体的体积含量,NR/NM和DR/DM分别为导热增强体与金属基体的颗粒数目比和颗粒粒径比。本发明基于导热增强体和金属基体颗粒尺寸匹配,优化设计和制备的材料比未进行粉末颗粒尺寸匹配时的材料热导率提高6~25%,而生产成本却并未增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