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开(公告)号:CN1423939A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02152093.3
申请日:2002-12-0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43/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备方法。用极性溶剂提取印楝种仁,真空浓缩除去有机溶剂,得到干的印楝种核抽提物,再用甲醇溶解种核抽提物,在抽提物的甲醇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出现絮状沉淀,滤除沉淀,用饱和盐水稀释滤出液,用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萃取稀释液,收集有机相,除去有机相中部分溶剂得到浓缩液,在浓缩液中加入氧化剂和碱性溶液,水浴加热,冷却至室温,在有机相中加入脱水剂除去水分,过滤滤除脱水剂,将有机相浓缩至干即得到印楝素干粉。
-
-
公开(公告)号:CN1411727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34910.X
申请日:2002-10-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36 , Y02A50/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混配方法。尤其以印楝素与抗生素杀菌剂为主要原料进行混配。本发明的混配杀菌剂可加工成乳油、可湿性粉剂、油悬浮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微胶囊剂。混剂使用方便,提高了防治效果,对人畜和生态环境安全,是一类适于推广使用的混配杀菌剂。
-
公开(公告)号:CN1411723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34906.1
申请日:2002-10-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N6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36 , Y02A50/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混配方法。尤其以印楝素和新烟碱类杀虫剂为主要原料进行混配。混配制剂利用印楝素与某些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来克服害虫的抗药性,并扩大药剂的使用范围,延长药剂的持效期。
-
-
公开(公告)号:CN1242370A
公开(公告)日:2000-01-26
申请号:CN99116278.1
申请日:1999-07-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将三环己基氢氧化锡与O,O-二烃基二硫代磷酸反应,以甲苯或二甲苯作溶剂,加热并搅拌反应完后,常压或减压蒸馏除去反应中产生的水,制得不同结构的O,O-二烃基二硫代磷酸三环己基锡酯化合物的溶液。该溶液可直接补加溶剂和适量乳化剂以制取乳油产品,也可经洗涤后减压蒸干溶剂制得较纯产品。对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三环己基锡酯的杀虫杀螨试验表明,其效果高于三氯杀螨醇和三环己基氢氧化锡。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11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230694.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和质谱分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功能化ITO芯片材料及其在质谱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功能化ITO芯片材料兼具有表面纳米结构和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相比功能化处理前,芯片材料用于激光解吸/电离质谱(LDI‑MS)分析中的解吸/电离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可以作为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电离的基材用于质谱分析形成的谱图中,可同时适用于正离子和负离子质谱检测模式,几乎无背景干扰(m/z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90843.5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C211/65 , C07C209/00 , A01N33/04 , A01N59/20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烷基胺铜杀菌剂及其应用。本发明基于正烷基胺与铜离子制备了正烷基胺铜杀菌剂,通过光散射、配位滴定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其形成的过程和形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得正烷基胺铜杀菌剂含有组装体,该组装体为基于正烷基胺与铜离子形成的配体单元进行自组装形成;防治效果数据表明所得正烷基胺铜杀菌剂能够大大提升防治效果,在以较低的用药浓度即可有效杀死多种病原菌,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为铜制剂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方向;并且该正烷基胺铜杀菌剂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非常适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