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60348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010230721.3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2F1/20 , C02F1/5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塔式空气吹脱装置,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圆形塔体,分为三个部分,为进风段,两级喷淋段和出风锥帽,进风段和出风锥帽均通过一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法兰结构与两级喷淋段的主塔体进行连接。本发明的优点为:进风段设置四个钛合金微孔布气头,当空气压缩机的气流高速通过时可形成局部真空状态,进而气流被切割、打散成为细小的空气微泡,大大增加了气液接触界面,同时利用主塔体的两个旋转布水器和充填的不锈钢丝网波纹填料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进而强化了氯代烃污染物在气液界面的传质效果,为氯代烃污染地下水修复提供了一种理想、经济高效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塔式空气吹脱修复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61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49034.0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氯代烃好氧降解混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混合降解菌剂的筛选和驯化、混合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和混合降解菌剂的应用。本发明设定在葡萄糖共代谢条件下,30℃、pH7、摇床转速180rpm时,混合菌剂对氯代烃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达68.1%。同时研究了混合降解菌剂与植物联合对TCE的修复技术。本发明筛选出三氯乙烯的好氧混合降解菌剂,提供了一种混合菌剂的富集培养方法,并利用这些微生物与植物联合降解水或土壤中的氯代烃污染物,对有机物污染的修复具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的特点;修复地下水范围宽,可去除的污染物种类多,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2060348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230721.3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2F1/20 , C02F1/5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塔式空气吹脱装置,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圆形塔体,分为三个部分,为进风段,两级喷淋段和出风锥帽,进风段和出风锥帽均通过一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法兰结构与两级喷淋段的主塔体进行连接。本发明的优点为:进风段设置四个钛合金微孔布气头,当空气压缩机的气流高速通过时可形成局部真空状态,进而气流被切割、打散成为细小的空气微泡,大大增加了气液接触界面,同时利用主塔体的两个旋转布水器和充填的不锈钢丝网波纹填料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进而强化了氯代烃污染物在气液界面的传质效果,为氯代烃污染地下水修复提供了一种理想、经济高效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塔式空气吹脱修复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049190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239138.9
申请日:2010-07-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代烃尾气收集处理器,包含五个部分,分别为空气过滤器、干燥机、ACF吸附脱附床I、ACF吸附脱附床II、催化燃烧部分和尾气排放部分,各单元之间采用PVC或者不锈钢材质的管道或者阀门进行连接。本发明的优点:采用新型吸附材料ACF对氯代烃尾气进行吸附,在接近吸附饱和后引入热空气进行脱附、解吸,脱附后氯代烃尾气引入催化燃烧室无焰燃烧,将其彻底净化,热气体在系统中循环使用,大大降低能耗。本发明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维修方便等特点,为大风量、低浓度或浓度不稳定的氯代烃尾气的间歇或连续收集处理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经济高效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实用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202319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195538.1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转基因斑马鱼胚胎模型测试纳米材料毒性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向受精6~7小时的斑马鱼胚胎培养液中加入待测纳米材料试液,在人工气候箱中培养至72hpf或96hpf;(2)将72hpf或96hpf将胚胎取出,用体积比为4%多聚甲醛固定24~30h,PBS缓冲液冲洗2~4次,24~48h内固定在载玻片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血管;(3)根据荧光显微镜采集的图像,判断所述纳米材料是否引起血管损伤。本发明的优点:原材料易得,待测纳米材料给药方式简单、用量少,检测方法简便,试验周期短,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884876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34496.0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脱硫脱硝降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脱硫脱硝降炭剂制备方法:在水中,在微生物菌的作用下,生物工业废渣反应2~4天后得混合产物,之后将所述的混合产物过滤,取滤液即可;其中,该微生物菌为产碱杆菌,以及下述微生物菌:青霉菌、赤霉菌、硫酸粘杆菌和酵母菌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微生物菌菌体浓度为1.3×102~8.9×103个/mL。而将原料生物工业废渣和/或前述方法制得的混合产物过滤后所得滤渣,与碱的水溶液反应后,即可得固体脱硫脱硝降炭剂。该脱硫脱硝降炭剂主要原料为其他领域废料,成本低,在用于气化型煤制备几乎不增加灰分,还能够有效脱硫、脱硝并降炭,用于电厂烟气、型焦或型铁的脱硫、脱硝、以及降炭的效果同样显著。
-
-
公开(公告)号:CN201634455U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20032887.X
申请日:2010-01-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2F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出污染地下水中氯代烃类非水相液体的简易装置,包含压水泵以及管道;从地面打井至地下水,在井口上方安装压水泵,从泵下面的接口连接管道至NAPLs处,管道和压水泵间用螺口连接,通过人工操作手动压水泵将NAPLs抽至地面,以进行后续处理或装入容器;所述的NAPLs为非水相液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易得,符合中国国情;拆装方便,易于搬运,可在任何场地进行安装;装置安全可靠,普通工人即可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01567278U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20210638.2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物污染地下水的修复系统,包含人工湿地、沉淀池和生物活性炭反应器;按照人工湿地,沉淀池和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的顺序修建安装修复系统,人工湿地和沉淀池串连合建或者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和生物活性炭反应器用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系设计相对简单,实施起来较为方便,对有机物污染的地下水具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的特点;修复地下水范围宽,可去除的污染物种类非常广泛,应用广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