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9949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1522150.3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J13/00
Abstract: 一种氧化锌/氢氧化锌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气凝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水热法以可溶性锌盐、碱性缓释剂为原材料,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氢氧根离子的影响下合成形貌均一的氧化锌/氢氧化锌纳米片,继而采用冰模板法利用水分子与片层之间的作用力制备出疏松多孔的氧化锌/氢氧化锌气凝胶。其目的是探究一种简单可行、有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氧化锌/氢氧化锌气凝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出的氧化锌/氢氧化锌气凝胶制备方法具有反应易行、操作简单、生产资料与时间成本低廉、产率高的特点,制得的氧化锌/氢氧化锌气凝胶结构均一、密度很小,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249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67628.3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可调的β‑Na(LuY)F4互溶体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荧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稀土离子Lu3+和Y3+共同作为基质阳离子来结合NaLuF4与NaYF4这两种优秀上转换发光基质的特点,采用热分解法并利用全自动纳米合成仪进行合成,在保持反应温度、时间、压力、钠源和氟源浓度等制备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Lu3+和Y3+两种离子的投料比例来调节产物的纳米晶尺寸,实现了尺寸可连续调控的β‑Na(LuY)F4互溶体纳米晶的合成。通过固定Lu3+和Y3+两种离子的投料比例,改变温度、时间等制备参数,获得了其它尺寸的β‑Na(LuY)F4互溶体纳米晶,扩大了尺寸可调范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得到单分散性好、结晶性强、晶体尺寸较小、形貌规则、且粒径尺寸分布均一、发光性能优良的互溶体纳米晶。
-
公开(公告)号:CN10779018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711092024.4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35/02 , B01J35/08 , C02F1/30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聚合物光催化剂技术领域。其是将共轭聚合物和功能化聚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1~20mL在超声下快速注射到5~100mL水中并且继续超声1~5分钟;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上述溶液加热至80~100℃除去四氢呋喃,继续加热浓缩至2~20mL,再用200~220nm滤头过滤除去大的颗粒,得到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光催化剂;通过调整初始溶液的浓度和注射体积,获得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尺寸范围为5nm~100nm。本发明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步骤少,光催化材料制备成本低,制备过程环保,不含金属;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内具有良好的光吸收特性,能利用太阳光进行环境净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4027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40564.3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B19/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非圆形绕线系统中等线速绕线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对非圆形光纤盘进行绕线时,非圆形光纤盘轮廓和表面分别会带动两个反射镜偏转进而导致CCD传感器上的两个光斑也发生偏移,通过微处理器对CCD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非圆形光纤盘的实时参数如各点线速度、所绕光纤层数、光纤盘偏转角度等,再利用微处理器对步进电机的驱动频率进行实时调控,从而以光学测量结合电子测控的方式对非圆形光纤盘的线速度进行控制,达到了非圆形光纤盘等线速绕线的目的。将该技术应用于光纤绕线机可实现非圆形光纤盘等线速度运动,进而实现了非圆形光纤盘上绕制的光纤分布均匀、张力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86621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1092022.5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矩形片状氧化锌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中的应用,属于无机金属氧化物材料及能量存储与转换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水热法以可溶性锌盐,缓释性碱源为原材料,在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氢氧根离子的影响下合成形貌高度一致的矩形片状氧化锌结构。本发明所制备的矩形片状氧化锌具有高度的有序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有效的促进了光化学反应中载流子的扩散和输运,将其用作光催化剂能够显著增加光能的捕获效率,实现高效的太阳能转化。实验结果表明,矩形氧化锌片状结构具有很强的光化学活性,并且经过多次光催化反应过程后性能依然稳定,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41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61952.6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16
Abstract: 一种基于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光电化学检测探针、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制备检测甲胎蛋白的传感器,属于光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光电化学检测探针,由共轭聚合物和功能化聚合物组成,是通过再沉淀法在水中制备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共轭聚合纳米粒子无毒且生物相容性好,适用于低浓度的甲胎蛋白检测。在光电化学检测测试中,利用竞争免疫的原理,得到了0.05ng/mL检测限。该检测探针可以灵活的改变分子结构,调节光吸收特性,在整个太阳光谱范围内利用太阳光进行光电化学检测研究。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好、可放大量生产,在光电化学检测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制备检测甲胎蛋白的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92252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12066.4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化植物叶片@ZnO/Au异质结多级结构组装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植物叶片为原料制备碳化植物叶片,然后在碳化叶片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最后采用光还原HAuCl4的方法在ZnO表面负载Au纳米粒子,从而得到所述光催化剂。多级结构组装体中ZnO与Au的比例可以通过改变加入的金源和锌源的比例及光照时间方便地进行调节。碳化植物叶片@ZnO/Au异质结多级结构组装体保持了植物叶片特有的互穿的三维网络结构,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光能捕获能力,且多级结构组装体大的比表面积、互穿的网络结构也有利于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接触以及液体的扩散,从而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光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229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423551.8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核壳SERS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在痕量砷酸根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属于饮用水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其是取5~20mL柠檬酸盐稳定的贵金属纳米粒子胶体溶液通过离心分离的方法进行浓缩,浓缩到原体积的1.5~3%;然后将得到的浓缩液分散到2~5mL有机醇溶剂中,并依次加入0.5~2g醋酸钠和0.01~0.05g铁盐,然后剧烈搅拌,使反应物完全溶解;最后将得到的混合物180~250℃条件下水热反应8~18h,得到贵金属@Fe3O4核壳纳米粒子。该核壳SERS探针有效的集合了贵金属核以及Fe3O4壳层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Fe3O4壳层对砷酸根离子的吸附,可以实现砷酸根离子在贵金属表面的有效富集。该核壳SERS探针对砷酸根离子的检测限明显降低,还可以通过磁分离及解吸附循环使用,在饮用水安全检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95144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664933.5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J23/66
Abstract: 一种合成Au/ZnO棒状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方法,属于半导体光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其首先是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的方法制备得到Au纳米粒子胶体溶液,作为初级反应种子;然后将Au纳米粒子胶体溶液通过离心分离的方法浓缩,然后向浓缩产物中依次加入浓度为10~20mg/mL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4.8~240mL,浓度为50mM的锌盐水溶液0.1~5mL,浓度为50mM的碱溶液0.1~5mL,随后80~95℃加热2.5~3小时,得到粉红色的Au/ZnO棒状异质结光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作为半导体光催化剂,其可见光(λmax>420nm)催化效果比ZnO棒有显著的提高,在光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制氢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0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82747.X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9K1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9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的基于Sm2+离子上转换发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上转换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别由包含三价镧系Yb3+离子的碱土金属氟化物与包含二价钐离子Sm2+的碱土金属氟卤化物的上转换发光复合材料。惰性气体环境下镱离子不易被还原;还原气氛条件下钐离子被充分还原;最后经过煅烧二者混合样品实现镱离子团簇及二价钐离子同时存在。采用三步法制备样品使其同时含有镱离子团簇以及二价钐离子,实现镱离子与钐离子之间有效的能量传递。在9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材料中二价钐离子发射峰值位于631nm(5D1→7F0),644nm(5D1→7F1),665nm(5D1→7F2),689nm(5D0→7F0),704nm(5D0→7F1)和729nm(5D0→7F2)红色区域的上转换发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