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复合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9277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073131.1

    申请日:2009-11-03

    Abstract: 一种生物复合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将生物破乳剂与化学破乳剂或其他功能的助剂进行复配,但依然存在化学破乳剂对环境造成危害;以及生物破乳剂存在破乳效率低,稳定性较差,成本高的问题。方法:一、制备莫海威芽孢杆菌种子液;二、制备枯草芽胞杆菌种子液;三、莫海威芽孢杆菌种子液与枯草芽胞杆菌种子液混合,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即得。本发明生物复合型破乳剂的排油率高达100%,降低了加入量,降低成本,稳定性高,表现为在pH值为3~9的条件下对乳状液均有较好的破乳效果,以及乳状液温度在20~120℃内变化,排油率变化不超过10%。

    污水处理工程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及筛选用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00595268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610010587.X

    申请日:2006-09-21

    Abstract: 污水处理工程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及筛选用培养基,它涉及菌株的筛选方法及筛选用培养基。它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工程菌菌株的筛选方法分离得到的微生物种类少,很多水处理性能优异的菌株流失的问题。筛选用培养基包括液体和固体两种筛选用培养基。工程菌菌株的筛选:(一)取活性污泥;(二)配制筛选用培养基;(三)富集和驯化;(四)经富集和驯化的培养液与灭菌水混合后梯度稀释,再均匀涂布于固体筛选培养基上;(五)挑菌落数为30~50个的平皿继续培养;(六)菌株分离、纯化;(七)菌株性能检测,挑选性能优异的菌株。在同样待处理污水中本发明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种类数量是目前其它筛选方法的3~4倍,可筛选出目前筛选不到的污水处理性能优异的菌株。

    两段式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废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2027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610010262.1

    申请日:2006-07-07

    Abstract: 两段式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氨氮废水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为了解决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菌种来源不明,调控困难,硝化和反硝化对DO浓度要求不同,在实际工程中难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本发明筛选出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异养硝化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采用异养硝化细菌和好氧反硝化细菌构建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泥体系处理含氮废水,具有投资少,费用低,处理效果好,不仅去除废水中的氨氮,而且对总氮也有较高的去除率。

    一种提高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8657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710072766.0

    申请日:2007-09-06

    Abstract: 一种提高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提高还原菌活性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硫酸盐还原菌生物活性低的问题。提高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方法是在硫酸盐还原菌所处理的水体中加入电气石和亚铁盐。在硫酸盐还原菌所处理的水体中加入电气石和亚铁盐使水体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大量生长,增强了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本发明方法可提高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8%~20%。

    采用电气石载钴抑制工业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粉剂

    公开(公告)号:CN100515199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10072771.1

    申请日:2007-09-06

    Abstract: 采用电气石载钴抑制工业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粉剂,它涉及抑菌剂,以解决现有工业废水特别是硫酸盐废水的污染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按质量百分比由电气石为60~99.99%、氯化钴固体为0.01~40%制成。制备方法为:一、采用纳米或亚微米电气石,放入去离子水中搅拌;二、添加硝酸盐溶液,pH值调整至4~8;三、添加钴和分散剂,搅拌;四、减压抽滤分离,用去离子水清洗;五、将分离、清洗后的粉末进行烘干;六、将烘干的粉末进行研磨、煅烧后粉末再次进行研磨后,即获得无机抑菌粉剂。本发明采用纳米或亚微米的电气石,用表面改性和离子交换以及固相合成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载钴量,而且提高了抑制菌剂的杀菌效果。

    生物陶粒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3503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610010355.4

    申请日:2006-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生物陶粒滤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工程领域。针对现有陶粒滤料孔隙率低,尤其是微孔含量低、表面粗糙度不足、亲水性差而引起的比表面积小、吸附能力差、微生物固定量小、固定化速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生物陶粒滤料由30~40wt.%页岩、30~45wt.%粉煤灰、10~20wt.%污泥、3~8wt.%成孔剂和0.5~2wt.%粘结剂制成,制备方法为:混料→成型→烘干→焙烧→烧结→改性。本发明可大量利用工业废弃物,采用最低能源负荷制备;微生物在其表面固定化可使该滤料的吸附作用变为吸附与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提高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通过化学药剂的表面改性,使其表面带正电并羟基化,有利于去除原水中的天然有机物。

    养鱼缸脱氮水处理装置及基于所述装置的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2966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610151042.0

    申请日:2006-11-20

    Abstract: 养鱼缸脱氮水处理装置及基于所述装置的水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它能够除去养鱼缸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本发明的装置中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分别装在滤柱内的底部和上部,在两个滤网之间是载有好氧反硝化菌的活性炭层,水泵的出水口通过上水管、三通、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别与滤柱、第二滤柱的上端连通,滤柱和第二滤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管,进水阀门安装在进水管上,内腔装有有机物的营养瓶的底部通过营养瓶出水管与滤柱的上端连通。采用所述装置对鱼缸内的水进行循环过滤,通过控制进水阀门使流入滤柱的水在所述滤柱中停留20到30分钟。本发明适用于现有各种养鱼缸水处理领域。

    复合型净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2682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44443.8

    申请日:2007-10-15

    Abstract: 复合型净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了絮凝剂的复配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制备的三氯化铝絮凝剂存在对人体有害的过量的铝元素,三氯化铁絮凝剂含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过量的铁元素及生物絮凝剂存在絮凝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复合型净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一、制备生物絮凝剂;二、与无机絮凝剂溶液复配;即得到复合型净水絮凝剂。本发明中制得的复合型净水絮凝剂具有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絮凝率高的优点。

    一种提高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48294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072766.0

    申请日:2007-09-06

    Abstract: 一种提高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提高还原菌活性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硫酸盐还原菌生物活性低的问题。提高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方法是在硫酸盐还原菌所处理的水体中加入电气石和亚铁盐。在硫酸盐还原菌所处理的水体中加入电气石和亚铁盐使水体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大量生长,增强了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本发明方法可提高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8%~20%。

    一种黄海碱杆菌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44063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072735.5

    申请日:2007-09-03

    Abstract: 一种黄海碱杆菌,它涉及一种微生物。它提供一种嗜盐性菌株,并可应用于高盐有机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解决目前高含盐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污染物去除效果差的缺陷。黄海碱杆菌经鉴定属于碱杆菌属新种,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07年4月6日,保藏号为CGMCC No.1996;黄海碱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好氧杆菌,中度嗜盐,在NaCl质量浓度为1%~20%、pH值为5.0~10.5的环境中生长;黄海碱杆菌菌体长短多变,宽为0.35μm~0.65μm,长为0.65μm~3.5μm,无鞭毛。本发明黄海碱杆菌属中度嗜盐菌,具有强化处理高含盐有机废水的功能,高含盐有机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高于90%,不造成二次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