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7174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011179852.3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直流输电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常规直流侧装置、柔性直流侧装置、控制保护装置、常规直流阀控和柔性直流阀控,常规直流侧装置与柔性直流侧装置通过输电线路相连,控制保护装置通过控制线路与常规直流侧装置和柔性直流侧装置连接;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混合直流输电启动控制方法,通过控制保护装置和常规直流阀控和柔性直流阀控的控制,完成常规直流侧装置和柔性直流装置的充电,并完成对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的解锁过程。采用本发明的混合直流输电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平滑稳定启动,实现方法简单,便于对启动过程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74213.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量自平衡功率模块极端工况的试验方法及相关装置,将试验分为“解锁前启动充电阶段(小电流)”、“解锁后稳态运行阶段(大电流)”两种场景,并在两种场景下分别开展能量自平衡功率模块极端工况的试验,分别得到两种极端工况试验数据。从而解决了由于目前业内尚未对能量自平衡功率模块在极端工况,即“能量自平衡功率模块泄能支路焊接式IGBT器件误开通同时叠加出现模块旁路开关拒动故障”开展过试验,导致无法判断能量自平衡功率模块在实际工程上投运后的可靠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10088.9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流阀半桥子模块短时过电压试验方法及相关装置,基于子模块对拖回路,同时通过外接入电容塔试验回路,形成充电电流给子模块电容充电,模拟直流侧子模块电容电压抬升状态,达到一定电压,功率模块的泄压保护支路动作,实现柔性直流换流阀半桥子模块电容盈余能量多次释放以及过电压保护功能的验证。本申请的试验方法被试子模块短时能量较大,与工程子模块泄能状态类似,基于子模块对拖回路,采用大功率的多组电容塔合成多个单周期性充电电流,从而实现多次连续过电压,验证其泄压保护支路能量释放功能及可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324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674220.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B10/038 , H04B10/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阀控系统的交叉通信试验方法,应用于柔性直流阀控系统,响应于启动指令,柔直阀控系统启动柔性直流阀控全链路试验设备;若检测到脉冲分配箱与奇数模块或者偶数模块其中一个模块断开通信,则通过一对交叉通信光纤维持功率模块正常通信;若检测到功率模块至脉冲分配箱之间的上行输出光纤均断开,或者下行输入光纤均断开,则旁路退出功率模块;若检测到奇数模块的上行输出光纤、偶数模块的下行输入光纤和第二交叉通信光纤均断开,则旁路退出功率模块;将柔性直流阀控系统闭锁停运。本申请能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对柔性直流阀控系统相邻功率模块之间的交叉通信试验技术,导致无法确认交叉通信功能设计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4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50603.4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抽水蓄能机组功率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涉及电力系统功率控制技术领域,获取双馈抽水蓄能机组的电机运行参数,并将电机运行参数输入预设的机侧控制环路模型,采用广义积分模块对电机运行参数进行积分变换,得到输出功率参数和转子电流分量参数,通过功率环对输出功率参数进行功率调节处理,得到转子电流给定参考值,将转子电流给定参考值和转子电流分量参数输入定子磁链控制模块进行磁链调节处理,得到双馈抽水蓄能机组的机侧换流器控制指令,采用机侧换流器控制指令对双馈抽水蓄能机组进行功率调节。解决现有虚拟同步控制在多机并联时可能会由于输出功率的不均导致有功功率振荡,降低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25316.0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GCT功率模块的防爆测试电路,该防爆测试电路中电容模块的第一极板与第一功率测试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电容模块的第二极板与第二功率测试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功率测试单元和第二功率测试单元串联。第一功率测试单元包括导电垫块和绝缘垫块,或者第二功率测试单元包括导电垫块和绝缘垫块。如此,通过绝缘垫块和导电垫块来模拟第一功率测试单元和第二功率测试单元之间的直通短路故障,并通过直通电路故障时电容模块的电压信息和电流信息进行验证,如此,通过防爆测试模块便可实现直通短路故障测试,无需组成完整的换流阀或者阀段,实验条件简单,测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25276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438455.8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运行过程的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启动阀控系统,并对待测试功率模块进行充电,以使该模块进入可控充电阶段;控制阀控系统持续向该模块发送闭锁指令;当该模块的电容电压值大于闭锁态过压保护定值时,判断该模块是否处于旁路状态以及电容电压值是否下降,直至该模块掉电;当该模块处于旁路状态,且电容电压值下降,直至该模块掉电时,判断旁路开关状态是否为闭合状态以及该模块的硬件是否出现损坏情况;当旁路开关状态为闭合状态,且该模块的硬件未出现损坏情况时,判定该模块的运行过程正常。本发明能够基于功率模块的闭锁态过压保护功能,客观地对功率模块的运行过程进行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87485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65174.0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口隔离输入串联输出光伏直流汇集变换器及控制方法,该变换器包括:N个光伏阵列、N个原边boost半桥、N个副边半桥、一个多绕组变压器T和一个并网电抗器Lout。本发明针对采用分布式多端口光伏直流升压并入中高压直流电网的应用场合,变换器的原边采用boost半桥单元,输入电流连续、纹波小,适用于光伏发电场合,使用多绕组变压器实现输入侧与输出侧的电气隔离;通过所提的控制方法,对各个原边boost半桥进行独立的MPPT控制,对各个副边半桥进行平均功率控制,所有副边半桥的输出电压能够均衡,避免了器件过压损坏,保证了变换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4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51026.8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针状端子SiC功率模块的高功率密度对称分布式Buck‑Boost功率测试样机,属于功率模块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功率测试PCB板、功率模块、输入和输出滤波电容组、输入和输出解耦电容组、负载电感、第一半桥驱动控制板、第二半桥驱动控制板和翅片散热器。本发明将功率模块的两个半桥电路通过两组对称的滤波和解耦电容,以及对称分布式的大容量负载电感集中于一块PCB测试板上,同时将驱动控制板垂直连接于功率模块的左右两侧,驱动控制板电流方向与功率板电流方向相互垂直,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功率损耗和耦合干扰,同时在功率模块下方放置翅片散热器,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功率损耗和高频电磁干扰,提高功率密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07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34542.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状端子全桥型功率模块的静态测试PCB连接板,本方法通过PCB板上的模块连接孔组焊接有与被测功率模块的针状端子相适配插拔的金属插座端子,便于针状端子全桥型功率模块与静态测试仪之间的连接,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可靠灵活连接,也方便更换测试模块,提高测试效率。还通过功率端子与金属插座端子之间形成的功率连接回路垂直于驱动信号端子与金属插座端子之间形成的驱动连接回路,以减小功率连接回路对驱动连接回路的电磁耦合产生的电磁干扰,使得静态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