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0284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1088026.0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污水处理厌氧氨氧化生物膜最适保存温度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对厌氧氨氧化生物膜中活细胞,凋亡早期细胞,凋亡晚期细胞和死细胞比例进行表征,数小时内即可测得最适保存温度,并与厌氧氨氧化生物膜活性恢复过程的特征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验证了数据的可靠性。运用此方法,可以省略悬浮填料生物膜活性恢复的步骤,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超过90%和85%,实现污水处理厂节地和节能降耗运行效果,同时可以有效缩短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工程化应用启动时间,维持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工艺长期稳定运行,具有很高的工业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4051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602050.5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流程含油废水中烷烃类物质的处理方法,处理废水时,将废水依次通过活性焦吸附反应器和悬浮填料污泥反应器,进行活性焦吸附和悬浮填料污泥好氧处理,本发明采用活性焦吸附和悬浮填料污泥好氧处理组合工艺对石油石化工厂排水进行处理,实现了对含油废水石油类、COD、烷烃类有机物和总氮总磷的有效去除,处理装置只包含两个反应器,处理时间短,是一个短流程处理工艺,活性焦吸附废水中石油类物质并催化氧化烷烃类物质,减少后续处理单元有机负荷及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悬浮填料污泥反应器实现了对剩余石油类、烷烃类有机物和总氮总磷的达标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0038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1273455.5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硫自养反硝化菌生物膜最适保存温度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温度保存的硫自养反硝化菌生物膜的细胞活性状态,将其中细胞活性状态最接近硫自养反硝化菌中试运行时的细胞活性状态的保存温度确定为最适保存温度,测试数据经活性恢复后细胞活性状态和性能效果验证可靠。本发明方法能够简化硫自养反硝化菌生物膜微生物活性恢复过程,快速启动硫自养反硝化菌生物膜污水处理,可使污水处理厂对硝态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和88%以上,同时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具有非常高的工业化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34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1030025.5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Q1/04 , C02F3/3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产氢产乙酸菌最适保存温度的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流式细胞术对产氢产乙酸菌中活细胞,凋亡早期细胞,凋亡晚期细胞和死细胞比例进行表征,并与产氢产乙酸菌活性恢复过程的特征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术的确定产氢产乙酸菌最适保存温度的方法。运用此方法,可以省略产氢产乙酸菌活性恢复的步骤,有效帮助准备采用产氢产乙酸菌强化底物转化的高浓度有机废处理工程,并显著提升产氢产乙酸的生产效率,其中产氢气和乙酸产量均超过18.0%和620mg/L,且能够维持长期稳定运行,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03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287033.8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污水处理厂出水NH3‑N超标的处理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先后检测池内温度、好氧池pH和/或进水氨氮含量,若不正常则进行相应调整,若池内温度、好氧池pH、进水氨氮含量都正常再进行小试模拟曝气实验确定是好氧池DO问题、活性污泥问题还是进水问题再进行相应调整。本发明根据检测得到的数据一一排查原因,进而准确或者导致出水NH3‑N超标的问题根源,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快读、高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方法全面、高效、准确,适合各种污水处理工艺,而且需要检测的指标少,能够及时进行排查、提出有效解决方案,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638004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004494.6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安全的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氮除磷的装置,包括脱氮除磷单元和硫酸盐吸附单元;所述脱氮除磷单元包括粗砂层、脱氧层和脱氮除磷层;所述脱氮除磷层填充硫、铁混合物,硫酸盐吸附单元以水滑石为填料。本发明的脱氮除磷装置所用原料硫磺、铁、水滑石均为固体,能够有效避免投加液态碳源所带来的污染。并能有效除去污水的硝酸盐,反硝化较为彻底,最高去除率可达100%,除磷效率在80%左右,出水TP浓度基本低于0.5mg/L,硫酸盐平均去除率约为50%,对污水中氮、磷有较好的深度去除效果,并且对生态系统基本无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77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15662.7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江南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酚A检测的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竞争反应:向封闭电极表面滴加5~20μL等体积混合的梯度稀释好的待测物样溶液或样品提取液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的酶标抗原溶液,置于20~35℃条件下孵育0.5~1.5h之后,冲洗并吹干;2)检测还原峰电流值:将步骤1)洗好的电极浸入2~6mL0.2~1.5mM二茂铁甲醇溶液中,同时加入20~60μL5~15mM双氧水,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进行循环伏安法测定还原峰电流值。使用本发明建立的免疫分析方法对待测物进行检测。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耗时的缺点,降低了酶联免疫检测所需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75329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79997.8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剩余污泥深度脱水调理剂,属于污泥处理处置领域。本发明以农业废弃物竹粉为脱水调理剂,利用其骨架构建体作用,形成粗大而紧密的污泥絮体,减小污泥比阻,增强污泥的脱水效果;以竹粉取代氯化铁和氧化钙,与聚丙烯酰胺作为污泥调理剂共同处理污泥,污泥泥饼含水率降低至58.74%,抽滤液中多糖含量升高,即污泥泥饼中EPS含量降低,污泥脱水性能增强,同时污泥热值提高至9718kJ/kg,利于污泥自持焚烧。此外,本发明还可规避使用CaO时热值降低不利于焚烧的风险,为农业废弃物和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926075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16084.4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剩余污泥深度脱水调理剂,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稻壳粉作为污泥脱水调理剂,可以克服目前FeCl3和CaO会腐蚀焚烧设备、有机质减少不利于焚烧等缺陷;相比使用化学调理剂或木屑,稻壳粉效果更好,而且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还可以解决目前的稻壳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735210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547928.7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富集有机碳及无机磷的节地型污水处理系统,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生物吸附装置、一沉池、好氧颗粒污泥反应装置及硫铁自养反硝化滤池装置,共4个功能单元。污水经生物吸附后有机碳得到富集,产生优质剩余污泥,好氧颗粒污泥和硫铁自养反硝化工艺可深度去除氮(N)、磷(P),对好氧颗粒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以及磷酸盐还可进行回收,通过集成应用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温室气体的减量排放。所形成的工艺能耗较低,占地面积较小,相应运行费用和土建费用均有所减少,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