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8375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0051669.1
申请日:2018-01-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纳米材料分散剂、消泡剂、微粉硅胶、淀粉、硫酸镁溶液及轻烧MgO粉;其制法为将石墨烯、纳米材料分散剂、微粉硅胶及淀粉混匀,加入硫酸镁溶液中,分散,制得混合液,随后将该混合液、消泡剂及轻烧MgO粉混合搅匀后,倒入模具成型12~36h后脱模,进行养护即可。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该硫氧镁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抗拉强度,其相比于传统的未添加石墨烯的硫氧镁水泥材料,抗拉强度提高了68~144.9%,具有优越的耐久性及可靠性;同时,其制备方法简单,过程易控制,成本低,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093786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77972.7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EDTA-2Na螯合剂的同时抗硫酸钠和硫酸镁侵蚀水泥基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2-20份,矿渣3-5份,砂30-70份,石子0-50份;还包括EDTA-2Na螯合剂,所述EDTA-2Na螯合剂的质量占胶凝材料(水泥+矿渣)质量的0.5%-1%。该水泥基材料在不降低材料早期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长期同时抵抗硫酸钠和硫酸镁侵蚀。
-
公开(公告)号:CN11000628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12056.3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相变材料蓄热效率的相变蓄热装置,包括密封铝质盒体、S型导热铝管、多个长条型导热铝片、相变材料以及多个测温热电偶。S型导热铝管设置在铝质盒体内底部,S型导热铝管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伸出铝质盒体外;长条型导热铝片间隔固设在S型导热铝管上;相变材料填充在铝质盒体内;测温热电偶一端插设在铝质盒体内,另一端露在铝质盒体外。本发明采用套设有长条型导热铝片的S型导热铝管为蓄热源,有效地提高了相变材料的蓄热效率。此外,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能够实现多次重复利用,而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706406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057093.5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埋入电极的水泥基材料成型试模,包括底座、试模主体和压盖;底座由一个大立方体与四个小立方体组成,小立方体设置在大立方体四个角上,底座的两边开有槽,在底座两侧面分别设置穿过槽的销孔;压盖主板设置有电极插槽,压盖两侧翼分别设置立方体凸起和销孔;压盖扣合在底座的槽中,压盖和底座通过销钉连接成一体,试模主体放置在底座上,试模主体通过压盖上的立方体凸起固定在底座上。本发明模具可以防止在振捣过程中埋入的电极倾斜,且成型后的水泥试样外表平整,从而使试样的导电性、压敏性和电化学行为等测试结果更准确;振捣时试模主体能紧贴于底座从而减少漏浆;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重复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8441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375251.2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4B24/04 , C04B103/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苹果提取液的钢筋阻锈剂与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以质量计算的制备原料:97%-100%苹果提取液、碱为0%-2%、防腐添加剂0%-1%。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取材绿色环保低碳,成本低,材料来源广泛产量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避免了传统的亚硝酸盐污染环境和有机阻锈剂制备工艺复杂这些弊端;利用原料苹果提取液中已含有的阻锈成分,阻锈成分与钢筋发生相互作用使得钢筋表面存在吸附膜,抑制了氯离子对钢筋的直接侵蚀破坏;制备而成的阻锈剂具有优异的阻锈效果;且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简单,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651815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974376.1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4B41/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111/27 , C04B41/4905 , C04B41/4535 , C04B41/009 ,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硅烷在混凝土中渗透深度的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该方法有以下步骤:预处理混凝土结构表面,使混凝土结构表面清洁、完整;先将水与无水乙醇混合,再将硅烷均匀分散在乙醇与水混合物中,配制硅烷的溶液;将经预处理的混凝土结构试样置于硅烷的溶液中,将其内部钢筋用导线外接电源的负极,在硅烷的溶液中置入导电电极,用导线连接电源的正极,构成回路;打开电源,施加恒定电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利用了电渗、电迁移等电动原理,将硅烷注入混凝土结构孔隙内,有效提高硅烷在混凝土中渗透深度,由此改善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疏水性,并提升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该方法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997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255905.8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盐冻环境混凝土性态的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四根不锈钢电极、六根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一根参比电极,其中不锈钢电极呈正方形分布,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安装高度呈梯度分布,参比电极的测量端朝向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各电极连接到监测中心。该方法通过不锈钢电极测量混凝土内部电阻率的变化监测出混凝土内部遭受冻融破坏的情况;利用参比电极和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推算出孔隙液中氯离子含量,判断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侵入锋度,并由监测中心进行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在线监测盐冻环境下混凝土的内部损伤程度和氯离子浓度侵入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735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45300.5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4/48 , C04B111/9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0 , C04B2111/94 , C04B14/48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感知镍纳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由镍纳米线、表面改性剂、水和水泥制成,其中,镍纳米线作为导电填料,掺量为自感知水泥基材料体积的0.6%~2.0%,表面改性剂的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4%~1.0%,所述自感知镍纳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水灰比为0.35~0.55。本发明中镍纳米线掺量低,且采用表面改性剂对镍纳米纤维进行改性,降低其表面能,使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由此解决了已有自感知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于导电填料掺量大、与水泥基材料相容性不好和导电填料分散困难等引起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电学和压敏性能等综合性能不高、均匀性与重复性较差等问题,制备的自感知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导电填料掺量低、综合性能优良、均匀性与重复性好及感知灵敏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14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28647.0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383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建立了抗冻性评价指标相对动弹性模量的评价模型P(n,t)=(1-kn)[1-α β],式中n是冻融循环次数;t是一次冻融循环时间;k表征与冻融循环次数相关的系数;α和β表征与冻融循环时间相关的系数。本发明的评价模型可以反映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和不同冻融循环时间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抗冻性能水平,其简单易用、准确性高,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89187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247602.1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水泥基二氧化碳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成分包括磨细矿渣、水泥、水、发泡剂、脱硫石膏、MgO,其质量比例为:磨细矿渣29.4%-46.7%,水泥11.8%-26.7%,水34.9%-44.1%,发泡剂0.8%-1.8%、脱硫石膏1.2%-3.3%,MgO 0.5%-2.7%。本发明提供的水泥基二氧化碳固化剂,对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利废和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前景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