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3.5GHz宽高频辐射的漏缆

    公开(公告)号:CN1190094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889378.5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3/8"漏缆不支持3.5GHz频段。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3.5GHz宽高频辐射的漏缆。本发明包括:内导体;绝缘介质层,铺设于内导体之外;外导体,铺设于绝缘介质层之外,外导体沿其轴线间隔设置多组槽孔组,相邻两槽孔组镜像设置;槽孔组包括多个槽孔;槽孔与外导体的轴线呈预定夹角;护套,铺设于外导体之外。本发明的13/8"漏缆支持在3400‑3600MHz频段的隧道覆盖场景,具备较优的传输性能以及良好的辐射性能。

    一种平行双并易撕裂射频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00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88258.9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行双并易撕裂射频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该平行双并易撕裂射频同轴电缆包括两根平行的焊接电缆,每根焊接电缆外表面均挤包有第一护套,两根挤包第一护套的焊接电缆之间通过第二护套连接在一起,第二护套为中间薄、两头厚的X型结构。本发明设计了相适配的挤出模具,实现了在焊接电缆外部一体成型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两种不同的结构,通过将第二护套设计为中间薄、两头厚的X型结构,便于先从第二护套下手快速分开两根焊接电缆,且第一护套不会开裂,不影响单根焊接电缆的正常使用,两根焊接电缆通过色带进行识别区别,敷设时不会错乱,整体结构新颖、合理,制备方法简单高效,适合进行工业化推广使用。

    一种安全节能的低时延高带宽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85296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1098421.9

    申请日:2021-09-18

    Inventor: 刘彬 文海 刘中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节能的低时延高带宽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确保低时延、高带宽、长时间不间断提供服务的同时,降低通信设备的能耗,提升系统安全,包括:信息收发端接收来自信号源的信息,并将信息保存在输入信息队列中;检测信息收发端的负载情况,根据负载情况调整所述信息收发端的信息收发性能;信息处理端读取信息队列中的信息,进行信息有效性检测,对无效信息进行标识并反馈给所述信息收发端,所述信息处理端对发送无效信息的信号源进行处理,对有效信息进行解析处理并发送给所述信息收发端进行信息转发;信息处理端实时进行信息处理性能检测,根据检测到的信息处理性能情况调整所述信息处理端的信息处理性能规格。

    双并线阻燃漏泄同轴电缆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90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30696.9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并线阻燃漏泄同轴电缆,包括:第一漏泄同轴电缆,所述第一漏泄同轴电缆包括由内至外的第一内导体、第一绝缘层及第一外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为垂直极化槽孔;第二漏泄同轴电缆,所述第二漏泄同轴电缆包括由内至外的第二内导体、第二绝缘层及第二外导体,所述第二外导体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为水平极化槽孔;总护套,所述总护套包覆在所述第一外导体和第二外导体上,将第一漏泄同轴电缆和第二漏泄同轴电缆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漏泄同轴电缆与第二漏泄同轴电缆沿长度方向平行,且第一外导体与第二外导体不接触。

    一种高性能多通道同频合路器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888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63522.7

    申请日:2022-08-31

    Inventor: 张武 刘中华 周祎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多通道同频合路器及其组装方法,该合路器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一上开口的腔体,所述金属外壳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输入接口,相对的另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出接口;所述腔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多合一耦合片,所述多合一耦合片包括多个输入分支和一个输出分支,每个所述输入分支与一个所述输入接口连接,每个所述输出分支与一个所述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多合一耦合片通过PTFE支架进行支撑和固定。通过设置多合一耦合片,并与金属外壳上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连接,可以实现多个通道的信号同频合路。通过设置PTFE支架来固定耦合片,结构稳定可靠,可以快速的实现多个同频合路器组合安装。

    基于二极管结构的互调标准件

    公开(公告)号:CN1152967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17995.2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二极管结构的互调标准件,其用以实现将通信系统中的互调指标变为恒定、且具备可调节的功能。其包括:信号传输的输入界面、主通道、输出界面,以及用于影响互调干扰信号的调节模块、二极管;所述输入界面由第一外导体和第一内导体和第一绝缘件组成,所述主通道由第二外导体、第二内导体组成,所述输出界面由第三外导体和第三内导体和第二绝缘件组成;所述调节模块由短路连接器的第四外导体、第四内导体组成;所述第四内导体由磁性金属和可调节垂直高度的调节杆组成,并在调节杆与磁性金属间嵌入二极管,磁性金属与第二内导体间具有电耦合特性。

    一种室内无线信号覆盖漏缆布置方法及对应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82269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50385.X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无线信号覆盖漏缆布置方法,其解决常规漏缆辐射方向问题、且使得安装快捷方便、确保安装质量,且降低电磁环境对漏泄覆盖的影响,使得无线信号覆盖通过漏缆的布置能够高效、便捷进行实施。其包括信源、功率分配器件、转接跳线、辐射跳线单元、终端器件,转接跳线用于信源与功率分配器件、功率分配器件与辐射跳线单元、辐射跳线单元与终端器件所对应的各个部件的转接,转接跳线长度和数量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布置;辐射跳线单元由若干段辐射跳线组合形成,每段所述辐射跳线由定长的漏缆和其长度方向两端的漏缆连接器组成,相邻的辐射跳线的首尾端的漏缆连接器插接连接;将信源通过转接跳线连接至功率分配器件的一端。

    一种介质谐振器可变耦合结构和介质波导滤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1070739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72385.3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一种介质谐振器可变耦合结构和介质波导滤波器,多个介质谐振器1、耦合孔2、谐振盲孔3,所述多个介质谐振器1依次连接;所述耦合孔2位于每两个相邻介质谐振器1的连接处,并沿着两个相邻介质谐振器1的中心连线的垂面平移设置;所述谐振盲孔3位于所述介质谐振器1的表面;所述介质谐振器1表面、谐振盲孔3和耦合孔2的内表面均覆有金属层。本发明中,耦合量和介质谐振器的频率相对独立,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可以灵活调整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耦合孔加工量少,精度高;第一介质单体和第二介质单体中的耦合孔的相对位置为重合或沿两个介质单体的长度方向的纵切面呈镜像对称,使介质波导滤波器加工简单,装配方便。

    一种射频连接器分体式防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3807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90870.9

    申请日:2018-08-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05 H01R13/502 H01R13/5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分体式防水装置,包括均采用橡胶制造的法兰密封套和外密封套;法兰密封套的内圆面设有多个法兰密封槽,法兰密封套套在连接器组件上,法兰密封套的内径小于连接器组件的连接柱的外径,法兰密封套的外径不小于跳线组件上的连接螺母的外径;外密封套包括同轴设置一体成型的跳线密封套、连接套和线缆密封套,跳线密封套套在法兰密封套的外圆面上,连接套套在跳线组件的外圆面上,线缆密封套套在线缆上;跳线密封套的内圆面设有多个跳线密封槽;线缆密封套的内圆面设有多个线缆密封槽;法兰密封槽、跳线密封槽和线缆密封槽均为环形槽。该装置成本低、防水效果好、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能跟随电缆自由弯曲。

    一种性能渐变的漏泄同轴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090037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91914.X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渐变的漏泄同轴电缆,其提高末端信号覆盖区域信噪比,提升漏泄通信质量,缩短信号切换区域,稳定切换效果。在同一根连续生产的漏缆的外导体上排布有至少两组不同的槽孔组,每组所述槽孔组内的槽孔沿着所述漏缆的长度方向的相同径向区域位置顺次排布,不同的槽孔组在单独存在时均需支持对应的目标频段,不同槽孔组在单独存在需在对应的目标频段存在性能差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