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偶氮着色剂在线检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755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92863.1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林旭聪 谢增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偶氮着色剂在线检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恒流泵输送系统、还原反应系统、重氮化反应系统、显色反应系统和检测系统。本发明通过在线调节试剂加入顺序和当量,精确控制反应,实现偶氮试剂的在线热还原、重氮化和显色反应,反应体系可实现在紫红色光谱区间直接检测,操作简单、灵敏,不仅提高了分析效率高、结果稳定,也避免了着色剂中如碱性橙等浅色系着色剂因为自身吸光系数小而导致检测灵敏度偏低的限制,可应用于待测样品中偶氮着色剂总量的自动化分析。

    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微流电色谱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4469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8412.5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微流电色谱分离方法,应用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铵甲基硫酸盐为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的聚合整体柱作为分离柱,在柱施加高压电场和微流液相分析模式,应用电渗流和流体压力综合驱动、电泳分离、亲水-离子交换等多重作用模式,实现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连续分离。

    一种适用于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的在线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897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43975.3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在线富集及分离的方法,是利用毛细管电色谱技术,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毛细管填充柱,或由乙烯基苄氯为功能单体、笼型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为交联剂组成的聚合物整体柱作为有机-硅胶杂化毛细管整体柱,在杂化毛细管整体柱上同时施加负电荷高压电场和液相泵辅助压力,应用高压电场驱动和毛细管微流液相分配分离的双重作用,实现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的在柱富集和多组分连续分离,从而实现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的定量分析。本发明综合应用了毛细管柱在线富集、高压电场驱动和毛细管微流液相分离等多重作用,无需进行待测组分离线处理,流程连续、灵敏度高,可用于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的痕量分析。

    一种同时测定溴酸盐和亚氯酸盐的荧光分析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6950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55035.6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溴酸盐和亚氯酸盐的荧光分析法。该方法是先测定出溴酸盐和亚氯酸盐各自对荧光试剂的荧光猝灭动力学曲线;然后选取两个反应时间点t1和t2,分别测定溴酸盐和亚氯酸盐在t1和t2时与荧光试剂反应所产生的荧光强度变化,测定溴酸盐和亚氯酸盐各自在t1和t2时自身浓度含量与荧光强度猝灭比(ΔF/F)的线性回归方程;合并溴酸盐和亚氯酸盐在t1或t2时所得的浓度含量与荧光猝灭比(ΔF/F)的线性回归方程,整合得出t1或t2时刻的荧光变化率回归方程组;对所得的t1和t2时刻的荧光变化线性回归方程组进行运算,即可计算出溴酸盐和亚氯酸盐的含量。本发明方法简便,无需进行组分分离,可用于痕量溴酸盐的快速灵敏分析。

    一种中性的亲水作用杂化硅胶整体柱

    公开(公告)号:CN102636602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06091.8

    申请日:2012-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的亲水作用杂化硅胶整体柱,由不带电荷的极性有机单体、聚笼型硅氧烷交联剂、致孔剂和引发剂四种组分组成;所述的不带电荷的极性有机单体为甲基丙烯酸酯羟乙酯,聚笼型硅氧烷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笼状低聚倍半硅氧烷,致孔剂为甲苯和十二醇的混合物,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本发明的硅胶基整体柱聚合固定相分布均匀,通透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固定相表面表面没有硅羟基,解决了带电化合物和硅羟基之间强的静电吸附作用,同时含有丰富中性的极性基团,可吸附流动相中离子于固定相表面,提供一定的zeta电势,产生相对较强电渗流,具有典型的亲水色谱性能,可满足极性的中性和碱性化合物物质的连续快速分离要求。

    毛细管电色谱的离柱垂直式化学发光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81709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111947.9

    申请日:2009-06-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细管电色谱的离柱垂直式化学发光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池体、光谱检测窗口、光电倍增管等部分,其特征在于毛细管电色谱柱与化学发光检测通道处于垂直位置,毛细管色谱柱暴露在强碱性发光试剂的易受腐蚀部分极小,色谱柱分离出的待测物质离柱后与化学发光试剂能够快速反应并产生光电响应信号。本发明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廉,能够有效减小毛细管电色谱的受腐蚀程度,消除碱液浸蚀色谱柱填料现象,提高分离柱使用寿命;且检测池产生的光信号能被及时收集,信号损失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可实现对具有化学发光活性的物质的快速分离及高灵敏度检测。

    一种反相阴离子交换电色谱整体柱的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9426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710009870.5

    申请日:2007-1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相阴离子交换电色谱整体柱的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制备原料由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组成。按照上述原料配方,将各单体在毛细管中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中加入交联剂、致孔剂及引发剂,制备出反相阴离子交换电色谱整体柱。本发明反相阴离子交换电色谱整体柱制备过程简单,只需一步聚合反应即可完成。由于本整体柱可产生正的电渗流,解决了碱性化合物分离中易拖尾、不出峰的问题,也可满足中性物质和离子性物质的连续快速分离要求;柱子通透性能好,适用高浓度的缓冲盐体系;制备时不再需要在柱子两端烧塞子,也避免了填充柱子的困难。

    一种两性离子电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4643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111945.X

    申请日:2009-06-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性离子电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由两性离子单体、交联剂、离子化合物单体、引发剂和致孔剂组成;将两性离子单体、交联剂和离子化合物单体在引发剂和致孔剂存在下于硅烷化的毛细管中进行聚合反应,制得两性离子电色谱柱。本发明的两性离子电色谱柱能实现在一根电色谱柱上固定相表面同时带有正负两种电荷,可产生较强的电渗流,能解决非极性固定相难于分离极性物质的问题,通透性能好,适用较宽pH范围和高浓度缓冲盐体系,制备时不需在柱子两端烧塞子,避免填柱困难。该电色谱整体柱可根据分离对象不同,选用不同基团的离子化合物单体来制备,能满足中性、酸性和碱性化合物的连续快速分离要求,其可适用的分离对象范围更广。

    一种反相离子交换电色谱柱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1913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10008811.6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相离子交换电色谱柱的原料配方:离子化合物单体;中性化合物单体;引发剂;致孔剂。按照上述原料配方,将中性化合物单体和离子化合物单体在毛细管中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中加入致孔剂及引发剂,制备出反相离子交换电色谱柱。本发明反相离子交换电色谱整体柱解决了离子化合物单体和中性单体互溶性问题,可满足中性、酸性和碱性物质的连续快速分离要求;柱子通透性能好,适用高浓度的缓冲盐体系;制备时不再需要在柱子两端烧塞子,也避免了填充柱子的困难。

    一种核酸适配体有序功能化的亲和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035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1255905.4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酸适配体有序功能化的亲和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含有聚腺嘌呤poly‑A和核酸适配体Apt的双嵌段DNA修饰在表面带有羧基负电荷的纳米金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AuNPs@polyA‑Apt复合纳米粒子,然后以该复合纳米粒子为功能探针,通过静电作用将其直接吸附在强阳离子聚合物构成的固定相基质表面,并使核酸适配体能够在纳米金表面直立有序排列,从而制得所述亲和整体柱。本发明通过将双嵌段DNA定向组装,提高了适配体DNA序列在金纳米材料表面的有序性和亲和识别作用,避免了因亲和整体柱表面上适配体分散无序造成的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适配体在柱构象状态的有效调控和高效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