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8665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029002.8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3/0009 , B41J11/003 , B41J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抑制在对被记录介质进行输送时的输送不良的情况。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的输送部(9);对输送部(9)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8),输送部(9)具有:驱动辊(5),其以能够与被记录介质(P)的第一面(17)接触的方式被设置并对第一面(17)施加输送力;送风部(9),其被设置在与驱动辊(5)对置的位置处并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的第二面(16)进行送风,送风部(9)通过控制部(18)的控制而能够对送风量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444197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10488514.6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3/03 , B41J11/007 , B41J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抑制随着被记录介质的输送而引起的辊痕附着等的输送不良。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油墨的头部(12);对所述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的输送部(9、10),输送部(9、10)具备:驱动辊(5、6),其以与被记录介质(P)的第一面(17)接触的方式被设置并对该被记录介质(P)产生输送力;送风部(7、8),其通过从被记录介质(P)的第二面(16)侧对驱动辊(5、6)施加风压从而将该被记录介质(P)压贴在该驱动辊(5、6)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057701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410100830.1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1/002 , B41J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课题在于,在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并具备以与被记录介质非接触方式而使被记录在该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干燥的加热器的记录装置中,抑制因加热器而从该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在介质支承部上结露的情况。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4),其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油墨;加热器(7),其以与所述被记录介质(P)非接触的方式,而使通过所述记录头(4)而被喷出至所述被记录介质(P)上的所述油墨干燥;介质支承部(6),其上设置有使因所述加热器(7)而从所述油墨中蒸发出的蒸气通过的开口部(19);结露引导部(8),其使通过了所述开口部(19)的所述蒸气结露。
-
公开(公告)号:CN105934343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80005950.6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1/002 , B41J11/0005 , B41J15/00 , B41J15/16 , B41J15/165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液体排放装置,其包括:介质支撑部,其支撑记录介质;以及张力施加部,其向所述介质支撑部施加张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954964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142754.5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H04R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9/393 , B41J11/70 , B41J29/38 , B41J29/46 , H04R1/08 , H04R29/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所述记录装置对于在记录装置中所产生的异常能够推断出其异常原因。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拾音部(35a、35b、35c、35d以及35e(35a~35e));输出部(20),其能够输出通过所述拾音部(35a~35e)而拾取的声音与拾音时刻的各拾音部之间的比较信息。通过这种结构的记录装置(1),对于在该记录装置(1)中所产生的异常能够推断出其异常原因。
-
公开(公告)号:CN104786673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028772.0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H29/245 , B41J11/0095 , B41J11/36 , B65H5/06 , B65H5/228 , B65H7/02 , B65H2511/22 , B65H2511/242 , B65H2511/51 , B65H2515/212 , B65H2553/822 , B65H2220/03 , B65H2220/01 , B65H222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及被记录介质向输送路径的导入方法,其提高向输送路径导入被记录介质时的操作性。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安置被记录介质(P)的安置部(14);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的输送部(9);被设置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路径上并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检测的检测部(6);对输送部(9)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8),输送部(9)具有:驱动辊(5),其被设置为能够与被记录介质(P)的第一面(17)接触并对第一面(17)施加输送力;送风部(7),其被设置在与驱动辊(5)对置的位置处并能够朝向被记录介质(P)的第二面(16)送风,当检测部(6)检测出被记录介质(P)时,控制部(18)以使送风部(7)送风的方式对输送部(9)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02948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084103.0
申请日:2014-03-0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佐木恒之
IPC: B41J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1/0015 , B41J3/4078 , B41J11/002 , B41M7/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其能够在提高通过油墨而被实施了记录的被记录介质上的该油墨的干燥性的同时,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实施该被记录介质的蒸气处理。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4),其能够将水性油墨喷出到被记录介质(P)上从而进行记录;干燥部(7),其使通过所述记录头(4)而被记录于所述被记录介质(P)上的所述水性油墨干燥;回收部(8),其对通过所述干燥部(7)而从所述水性油墨中蒸发出的至少含有水的蒸气进行回收;加热压缩部(9),其对通过所述回收部(8)而被回收了的所述蒸气进行加热压缩;喷射部(11),其将在所述加热压缩部(9)中被加热压缩了的所述蒸气向被实施了记录的所述被记录介质(P)进行喷射。
-
公开(公告)号:CN102950891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295938.1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1/0015 , B41J2/04515 , B41J2/04538 , B41J2/0454 , B41J2/04563 , B41J1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具备:支承部件,其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加热装置,其对上述支承部件上的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记录头,其在上述支承部件与上述加热装置之间,向上述支承部件上的上述记录介质喷射流体,并且具有:送风装置,其具备吹送气体的送风口;滑架,其搭载上述记录头而进行移动,并且具备将从上述送风口吹送的上述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引入至内侧的筐体,从而在该筐体的内侧,上述记录头与上述加热装置之间形成上述气体进行流通的气体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58228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444220.X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佐木恒之
IPC: B41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1/002 , B41J1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其具有向记录介质喷射流体的记录头、沿着支承面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对上述支承面上的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该记录装置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上述支承面在与输送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随着从两端部趋向于中央部而向上方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983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593644.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干燥机(10),能够在干燥炉内对介质施加适当的张力,干燥机(10)具备:加热部(15),加热介质(M);干燥炉(14),设置有加热部(15),用于使介质(M)干燥;以及输送部(11、12、13),在干燥炉(14)中输送介质(M),输送部(11、12、13)具有:第一支承部(11),在干燥炉(14)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A)的入口侧端部(14b)支承介质(M);第二支承部,在干燥炉(14)的输送方向(A)的出口侧端部(14c)支承介质(M);以及第三支承部(13),在干燥炉(14)的介质(M)的输送路径中的第一支承部(11)和第二支承部(12)之间的位置支承介质(M),第三支承部(13)构成为能够在铅垂方向上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