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94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259369.9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编解码器的跨模态红外偏振人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步骤S1、在训练阶段,使用可见光人脸数据库和红外偏振人脸数据库中的各个人脸图像来训练编解码器结构;步骤S2、构造特征相似度损失函数和重构损失函数、并对所述编解码器结构进行约束;步骤S3、在测试阶段,使用经步骤S1和S2训练好的所述编解码器,对可见光人脸数据库中的可见光人脸图像逐个进行编码并生成数据库身份特征idFbase,对待识别红外偏振人脸图像进行编码生成待识别身份特征idFx,计算所述待识别身份特征idFx与数据库身份特征idFbase的余弦相似度,取相似度的最大值匹配对应人脸身份。其解决了光照不充足条件下的人脸识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93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810779.9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和偏振图像裁剪堆叠的表面形貌检测方法,首先建立目标表面偏振特性与表面法向量、偏振相角之间的关系;其次获取四个不同标准粗糙度模块的法向量、偏振相角的离散程度,建立最小二乘拟合模型,拟合出粗糙度对比样块表面的法向量离散程度‑粗糙度值函数模型、偏振相角离散程度‑粗糙度值函数模型;然后选择待测粗糙度对比样块中的区域,计算融合系数并得到粗糙度最优估计模型;最后选择待测粗糙度对比样块中的区域,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计算出粗糙度的最优估计结果。本发明具有非接触、测量速度快、系统小型化和受环境因素影响较低的优势,可以获取准确且数量丰富的特征描述符,使得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25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0549099.0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6V20/58 , G06V20/56 , G06V10/143 , G06V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焦平面红外偏振成像的全时道路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设置在车辆上的分焦平面红外偏振相机采集道路场景图像;对道路场景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图像;对预处理图像进行地平线检测得到地平线位置;在地平线约束下进行道路区域检测,得到道路置信度检测结果;对道路置信度检测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道路检测结果。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分焦平面红外偏振成像的全时道路检测装置。本发明根据道路的红外偏振特征及道路与背景的偏振特性差异,实现对道路的单目、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59675.2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法向量统计特性的零部件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首先获取粗糙度对比样块表面四个偏振角度的红外图像,通过求解斯托克斯矢量计算出红外辐射的偏振参数,建立目标红外辐射偏振特性与表面法向量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粗糙度对比样块中选择一个样块并提取出该样块内区域的法向量平均值,再计算余弦相似度均值,依次获取不同标准粗糙度模块的法向量平均余弦相似度,然后建立最小二乘拟合模型,拟合出粗糙度对比样块表面的法向量平均余弦相似度‑粗糙度函数模型,最后计算出待测量的目标表面法向量平均余弦相似度并带入模型即可得到粗糙度值。本方法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小型化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59517.7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B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法向量统计特性的粗糙度各向异性参数测量方法,首先获取粗糙度对比样块表面四个偏振角度的红外图像,通过求解斯托克斯矢量计算出红外辐射的偏振参数;其次从粗糙度对比样块中选择一个样块并提取出该样块内区域作为待测区域;然后建立分别含有不同方向测试线的空间滤波器180个,分别提取出180组法向量,再分别计算该组测试线上全部法向量与法向量平均值的余弦相似度并取均值;最后依次获取不同方向上法向量的平均余弦相似度,根据二维组构张量模型得到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各向异性参数。本发明具有可靠性高、非接触、特征提取准确的优势,同时红外偏振检测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测量系统布置简单,更加适用于实际工况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59529.X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N21/88 , G01N21/898 , G01B11/00 , G01B11/30 ,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法向量统计特性的物体表面痕迹方向测量方法,首先获取粗糙度对比样块表面四个偏振角度的红外图像,通过求解斯托克斯矢量计算出红外辐射的偏振参数;其次从粗糙度对比样块中选择一个样块并提取出该样块内区域作为待测区域;然后建立分别含有不同方向测试线的空间滤波器180个,分别提取出180组法向量,再分别计算该组测试线上全部法向量与法向量平均值的余弦相似度并取均值;最后依次获取不同方向上法向量的平均余弦相似度,根据不同方向上法向量平均余弦相似度的最大值得到物体痕迹方向。本发明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极大的减少了痕迹检验工作人员主观误差,同时偏振检测设备成本低、测量系统布置简单,更加适用于实际工况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58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07158.4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V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偏振马赛克图像的直方图特征提取方法,根据红外偏振马赛克图像中像素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以及不同偏振通道之间的相关性,生成红外偏振马赛克图像的空间偏振梯度图;根据红外偏振马赛克图像中不同偏振通道与PPI图像之间的相关性,生成红外偏振马赛克图像的偏振梯度图;基于空间偏振梯度图和偏振梯度图分别生成第一直方图和第二直方图;将第一直方图和第二直方图进行级联,得到红外偏振马赛克图像的直方图描述符;本发明方法能够直接在原始马赛克图像中提取空间偏振特征,不需要进行预处理,避免了信息的变化与信息的丢失,同时降低了计算成本,提高了特征提取的鲁棒性和有效性,适用于实时视频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355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42713.9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2B5/18 ,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30/17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亚波长光栅设计方法,获取待设计亚波长光栅的理想光栅周期、理想光栅占空比和理想光栅层厚度;以光栅周期、光栅占空比和光栅层厚度为输入优化参数,采用蚁群算法对输入优化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待设计亚波长光栅的实际光栅周期、实际光栅占空比和实际光栅层厚度;其中,蚁群算法中的目标函数根据亚波长光栅的透过率参数、亚波长光栅的光谱曲线的衍射峰波长参数和亚波长光栅的光谱曲线的峰值半宽参数构建;本发明通过将透过率参数、衍射峰波长参数和峰值半宽参数融入到蚁群算法的目标函数中,可以在优化亚波长光栅的透过率的同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平衡光谱准确性和光谱分辨率,进而提升光栅光谱响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9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41863.8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2B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近红外波段多模式亚波长光栅阵列排布结构,包括纵向交叉排布的第一类型行阵列和第二类型行阵列,第一类型行阵列为超像素马赛克型光栅片行阵列,第二类型行阵列为线型光栅片行阵列;第一类型行阵列包括M个间隔设置的超像素马赛克光栅片阵列,每个超像素马赛克光栅片阵列均由S*S个第一微纳光栅单元构成;第二类型行阵列包括N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微纳光栅单元,且该N个微纳光栅单元的中心波长均不相同;当第一微纳光栅单元与第二微纳光栅单元的中心波长相同时,二者的光谱响应曲线不同;本发明可以在单次拍摄可以提供工作波段更全面的光谱信息,为后续图像处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28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0710906.8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黑体的红外偏振焦平面反射光消除方法,相机的焦平面发射的红外光,经偏振片反射至第二黑体,并被第二黑体吸收;第一黑体发射红外光,并经偏振片调制为偏振光,再进入相机后,被其焦平面所测量,完成偏振实验。解决了现有非制冷式分焦平面红外偏振相机使用过程中,焦平面产生的红外光对红外偏振焦平面测量造成干扰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