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门曳引电梯系统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25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39189.5

    申请日:2024-04-30

    Inventor: 黄波 王兴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门曳引电梯系统,涉及电梯曳引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维护问题;具体包括多个设置于电梯井内的导向架以及设置于多个导向架顶部的顶板,每个所述导向架的内部均滑动设置有轿厢与配重,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多个主轴转动连接有多个卷筒,卷筒的外壁卷绕有绞绳,绞绳的其中一端经过导向滑轮一导向后连接于轿厢的顶部,所述绞绳的另一端经过导向滑轮二的导向后连接于配重的顶部。本发明通过将轿厢的升降利用绞绳与卷筒配合,再将多个卷筒紧凑型设置,均通过曳引部驱动,利用曳引部的离合器实现传动配合的切换,从而可实现多个导向架的综合驱动,且驱动处的集成度较高,体积较为紧凑,从而可在维护时集中维护,降低维护难度。

    曳引系统、电梯供电系统、管理方法、模块和电梯

    公开(公告)号:CN118108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25262.0

    申请日:2022-11-30

    Inventor: 周双林 杨银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的曳引系统、电梯供电系统、电梯供电系统的管理方法、模块和电梯,电梯的曳引系统包括:第一导向轮组,所述第一导向轮组包括m个第一导向轮,其中,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第二导向轮组,所述第二导向轮组包括n个第二导向轮,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曳引机,所述曳引机设于井道,所述曳引机的曳引绳绕设于所述第一导向轮组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组,所述曳引绳通过所述第一导向轮组与轿厢的上端连接,所述曳引绳通过所述第二导向轮组与轿厢的下端连接,所述曳引绳的一端连接于井道上端,所述曳引绳的另一端连接于井道下端,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轮的个数m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个数n根据所述曳引系统的曳引比确定。

    一种真空精密铸造炉用提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378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10014541.2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真空精密铸造炉用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驱动支架上方的驱动系统;设置在驱动支架下方的料框支柱以及配重块立柱;料框在驱动系统的牵引下,通过凸轮轴承型钢导向机构沿料框支柱上、下运动;安全门结构在驱动环链机构的驱动下,随料框的运动,进行开关;配重块通过驱动链条与料框相连接,并与料框呈相反方向运动;伸缩机构,通过安全伸缩导轨固定在料框的底部;料框沿安全伸缩导轨方向伸缩;本发明解决了棒材搬运技术问题的同时,应用了提升装置配合上下安全门实现自动开关,具有结构牢固实用的特点以外,采用了凸轮轴承和型钢作为导向机构,限制物料框除上下之外的自由度。

    一种曳引轮磨损度监测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72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403701.3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刘新征

    Inventor: 刘新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曳引轮磨损度监测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曳引轮领域,包括监测装置主体,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监测结构,且监测装置主体的底端设置有伸缩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激光测距仪、激光接收器和压力传感器,激光测距仪通过多次向轮槽发射激光,激光接收器接收反射激光后,可测定目标距离,微处理器通过多次目标距离的差异,可分析出曳引轮主体轮槽的磨损情况,调节板上的两个压力传感器以及半球块监测器插入到其他轮槽中,两个半球块监测器不断与轮槽的侧壁贴合并挤压,由于轮槽内壁的厚度不同,使得半球块监测器与其挤压产生的压力也不同,进而不同的压力被压力传感器检测后,若多次检测的压力不断减小,则可判断出轮槽出现磨损。

    一种楼道电梯
    7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792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711346101.4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楼道电梯,包括用于载人或者载物的运载装置、运行轨道、用于驱动运载装置沿着运行轨道向上或者向下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运载装置上下移动的起升装置以及用于驱动运载装置左右移动的悬挂装置,其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楼道电梯与建筑物楼梯完美结合,体积小、占地少,不改变建筑物的楼道设计;楼道电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性能可靠;起升装置安装在运载装置内,便于维护修理,保证了维修人员的维修安全;导轨设计可靠地解决了楼道电梯意外坠落的危险,避免了复杂的制停系统的设计。

    带有散热结构的曳引机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25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50359.8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曳引机,属于电梯设备的技术领域,其中,包括机座、定子绕组和转子机构,定子绕组安装于机座上,转子机构安装于机座上,并与机座转动配合,定子绕组具有第二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口,转子机构具有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一散热口,第一散热口、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以及第二散热口依次相通;转子机构具有扇叶,扇叶位于第一散热口与第二散热口之间。转子机构围绕定子绕组转动,扇叶跟随转子机构旋转,从而使扇叶吸取第一散热口的空气,使曳引机外的空气流向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中,曳引机内外的空气相互交换,从而使曳引机内的热量排出至曳引机外。

    一种超高层自升降附着悬挑式层间物料转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61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683779.8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层自升降附着悬挑式层间物料转运方法,通过设置导轨立柱系统、附墙系统、升降平台系统以及驱动爬升系统,导轨立柱系统通过若干附墙系统固定于超高层墙体的外侧,导轨立柱系统包括两根导轨,导轨包括立柱及齿条,驱动爬升系统包括电机驱动箱、驱动连杆、前轮及背轮,驱动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机驱动箱及升降平台系统,前轮设置于升降平台系统上并抵在立柱的远离超高层墙体的翼缘的外侧,背轮设置于电机驱动箱上并抵在立柱的远离超高层墙体的翼缘的内侧,使得升降平台系统的一端通过前轮和背轮顶紧于导轨的立柱的翼缘两侧,达到防倾覆的效果,另外一端悬挑,不仅能够大幅节省用钢量,还具快捷、高效的特点。

    一种家用梯反绳轮下置式且检修安全的上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53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099350.3

    申请日:2020-02-18

    Inventor: 王聪敏 陈涛 万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梯反绳轮下置式且检修安全的上梁结构,包括安全检修组件;安全检修组件包括插销座、插销和插销定位板;插销座固定在上梁前侧的一端;插销具有插销主体和插销挡件;插销主体穿在插销座中;插销座具有锁定卡槽和非锁定卡槽,沿上梁的设置方向由外向内分布;插销定位板固定在与插销座同一端的导轨的背面,具有左右贯穿的定位孔;当插销挡件卡在非锁定卡槽中时,插销主体的外端不与插销定位板接触;转动插销至插销挡件脱离非锁定卡槽,并向外移动插销至插销挡件对准锁定卡槽时,插销主体的外端插入插销定位板,再次转动插销至插销挡件卡入锁定卡槽,上梁结构整体被固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科学合理、安全性高等优点。

    一种气缸自锁装置及升降机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063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733542.4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自锁装置及升降机和控制方法,属于气缸技术领域,其中,气缸自锁装置包括换向阀、气控阀和气控输出件,换向阀与外部气源连通,并被配置为受外力驱动改变气路方向,以切换升降气缸的动作状态;气控阀的气路进口与换向阀的排气口连通;气控输出件与气控阀连接;换向阀关闭时,气控输出件锁止升降气缸;换向阀开启时,气控阀接收换向阀的气路气流,以使气控输出件响应气控阀进行动作而解除对升降气缸的锁止。本发明提供的气缸自锁装置,能够在升降气缸停止工作时自动进行上锁,避免人工干预,提升操作安全性能。

    无绳电梯运载工具工作站
    8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90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954425.6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电梯轿厢从第一电梯井转移到第二电梯井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推进系统,其配置成使第一电梯轿厢移动通过第一电梯井;转移托架,其配置成将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一推进系统从第一电梯井通过转移站移动到第二电梯井,该转移托架包括:电梯轿厢容纳槽,以当电梯轿厢容纳槽与第一电梯井对准时接收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一推进系统,其中第一推进系统配置成将第一电梯轿厢和第一推进系统从第一电梯井内的电梯系统移动到转移托架上到运载工具工作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