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6773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701431.5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63 , A61P27/02 , A61K31/045 , A61K31/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秦皮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秦皮提取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中药秦皮饮片或者秦皮药材用乙醇提取获得秦皮醇提物,之后采用生物酶对所述秦皮醇提物进行酶解反应,后续进行大孔树脂纯化和干燥。本发明中将秦皮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可将提取物中含量较高的秦皮甲素和秦皮苷转化成药效作用较强的秦皮乙素和秦皮素,进而显著提高了秦皮提取物的药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25717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419861.6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048 , A61K36/8964 , A61P31/10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知母皂苷酶解转化物在制备抑制皮肤浅表真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应用中,所述知母皂苷酶转化物的制备包括:将知母提取物以β‑葡萄糖苷酶酶解转化,得到知母皂苷酶转化物。本发明中,以知母皂苷酶解转化物为抑制皮肤浅表真菌的活性药物成分,其对于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4μg/ml,抑菌能力明显优于知母总皂苷,在治疗皮肤浅表真菌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703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401041.1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8 , A61K9/14 , A61P1/04 , A61P29/00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夏泻心汤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探讨了古法和现代法提取的半夏泻心汤对UC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机制,结果表明,古法和现代法提取物均可减轻UC的严重程度,包括降低DAI评分和肠重指数,改善结肠损伤,提高血清IL‑4、IL‑10水平以及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在相近剂量下,古法提取物要比现代法提取物的效果更好。本发明证实了古代的中药复方半夏泻心汤是现代治疗UC的有效候选药物,有助于促进半夏泻心汤在UC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为UC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19068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224365.4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8 , A61K9/16 , A61P11/14 , A61P11/06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30 , G01N30/32 , G01N30/34 , G01N30/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顽固性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麻黄10‑13重量份、黄芩12‑16重量份、干姜9‑13重量份、细辛3‑10重量份、龙胆9‑12重量份、煨诃子10‑15重量份、生甘草6‑13重量份。本发明证实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重量比例关系对于其治疗顽固性咳喘的疗效有显著影响,应严格按照上述重量比例开具处方。本发明进一步优化了所述中药组合物颗粒的制备工艺,建立了所述中药组合物颗粒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以及同时检测所述中药组合物样品中多组分含量的方法,为该中药组合物复方制剂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系统的研究基础。
-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98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46324.4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戴式按摩耳机,包括一组头戴主体和两组耳罩主体;所述头戴式主体的两端分别与耳罩主体的连接端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所述头戴式主体包括弧形上壳与弧形下壳,所述弧形上壳与弧形下壳之间相卡接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所述耳罩主体包括耳罩外壳和耳罩内壳,所述耳罩外壳与耳罩内壳之间相卡接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所述耳罩外壳与耳罩内壳上固定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内壁与弧形上壳的外壁滑动连接。本发明采用磐龙玉或磐龙墨玉作为按摩部件,并设置有用于加热按摩部件的加热装置。使用时,温热的玉石在驱动马达的作用下对头部进行按摩和热敷,从而起到保健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82029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410562466.0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所述微球由鸦胆子油水分散体溶液与交联溶液反应制得,以所述鸦胆子油水分散体溶液为100mL计,所述鸦胆子油水分散体溶液包含下列质量体积比成分:鸦胆子油2%~20%;缓释骨架材料1%~10%,所述缓释骨架材料选自亲水性凝胶材料和多糖类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致孔剂0.1~8%,所述致孔剂选自碳酸盐类、壳聚糖和卡拉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交联溶液为0.05mol/L~5mol/L的二价阳离子酸溶液,所述二价阳离子酸溶液的pH值为0.5~1.5。本发明的微球可在病患处持续释放药物,使药物的吸收时间延长,吸收量增大减少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0755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74247.3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7/59 , A61K48/00 , A61K31/7088 , A61K31/352 , A61K31/337 , A61P35/00 , C08G7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还原响应性两亲性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氧化还原响应性两亲性共聚物为具有式Ⅰ结构的化合物:其中X为带羧基或与乙酸酐衍生化后带羧基的抗肿瘤活性药物。所述氧化还原响应性两亲性共聚物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胶束,胶束内层疏水端包裹疏水性抗肿瘤药物Y,该胶束通过静电作用可进一步负载治疗基因Z,得到同时负载治疗基因和化疗药物的胶束。本发明的氧化还原响应性两亲性共聚物及其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和同时负载治疗基因和化疗药物的胶束,均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另外,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和苛刻条件,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58202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562466.0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185 , A61K9/16 , A61K47/36 , A61P1/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鸦胆子油漂浮型胃滞留微球,所述微球由鸦胆子油水分散体溶液与交联溶液反应制得,以所述鸦胆子油水分散体溶液为100mL计,所述鸦胆子油水分散体溶液包含下列质量体积比成分:鸦胆子油2%~20%;缓释骨架材料1%~10%,所述缓释骨架材料选自亲水性凝胶材料和多糖类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致孔剂0.1~8%,所述致孔剂选自碳酸盐类、壳聚糖和卡拉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交联溶液为0.05mol/L~5mol/L的二价阳离子酸溶液,所述二价阳离子酸溶液的pH值为0.5~1.5。本发明的微球可在病患处持续释放药物,使药物的吸收时间延长,吸收量增大减少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8742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70678.X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丹皮酚胃漂浮片。此片剂由丹皮酚20~50%、缓释骨架材料15~30%、致孔剂10~25%、助流剂0.5~2%、稀释剂10~30%等成分组成,经过粉末直接压片制成胃漂浮片。本发明的丹皮酚胃漂浮片起漂时间短,持续漂浮时间长,且稳定性好,能达到持续释放的缓释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