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93497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00396.6
申请日:2010-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L5/04
Abstract: 测试平面索杆系索力的平面外频率法公开了基于平面外自振频率测试平面索杆系的拉索索力的平面外频率法,属于索结构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索力监测、状态(参数)识别、健康监测等领域。该方法基于平面外自振频率测试平面索杆系中拉索索力,将平面索杆系中的连续短索转化为平面外的长索,通过实测平面外自振频率和建立索力-平面外自振频率的关系公式来确定索力,具体包含以下步骤:1)进行平面索杆系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确定平面外计算长度;2)实测平面索杆系的平面外自振频率;3)根据实测的多阶平面外自振频率,识别平面外抗弯刚度;4)建立索力-平面外自振频率的关系公式;5)计算索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413291B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810234362.1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索穹顶塔架提升索杆累积安装方法,是根据索穹顶的设计标高和中心承力构件的对应位置设置略高于索穹顶结构顶点安装高度的提升塔架,在塔架顶部设置多点同步提升设备,将脊索网内环索系与中心承力构件相连,外环索系用辅助牵引索与外环梁相连,塔架顶部的提升设备对中心承力构件进行均匀提升,提升过程中伴随着外环脊索的牵引和中心承力构件的提升,整个脊索网呈悬链线状随之同步提升,边提升边进行位于不同安装高度的各环环索、桅杆和斜索的扩展累积安装,待所有拉索和桅杆安装完毕后,对最外环斜索进行分阶段张拉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202073178U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20136081.X
申请日:2011-05-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次索网索穹顶结构,公开了一种由脊索、折线斜索、上环索、下环索、环向中压杆、径向中压杆、角压杆及次索网构成的,可支承刚性屋面的,类似索穹顶的新型全张力结构,属于土木工程建筑中空间结构领域。其次索网由径向次索和环向次索平面正交构成,将由脊索和上环索围成的主结构上部大网格划分为小网格,而次索网节点直接作为刚性屋面的支点。次索网支承在周边的脊索和上环索上,通过环向中压杆和径向中压杆加强了脊索和上环索的支承刚度。次索网索穹顶结构,既保持了全张力结构的设计思想,也继承了索穹顶结构的优点,整体稳定性更好,屋面材料的可选择范围更广,有利于这类结构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292674Y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20161263.0
申请日:2008-1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4G21/12
Abstract: 拉索索头张拉斜拼反力架包括上顶板(1)、下底座(2)、中心管(3)、加劲肋(4),上顶板(1)、下底座(2)分别固定在中心管(3)的上、下两侧,加劲肋(4)包括垂直加劲肋(41)和斜向交叉加劲肋(42),垂直加劲肋(41)和斜向交叉加劲肋(4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顶板(1)、下底座(2)连接,垂直加劲肋(41)和斜向交叉加劲肋(42)的内侧分别固定在中心管(3)上;沿斜向交叉加劲肋(42)中的一条加劲肋的中线一分为二将传力横梁斜向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该对称的两部分由固定件(5)固定在一起。不仅能减少张拉传力横梁的体量,而且能够有效克服张拉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张力,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535186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0982083.X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固砌体结构的组合单元,砌体结构包括待加固墙体,待加固墙体包括两个相对的待加固侧面,两个相对的待加固侧面为第一待加固侧面和第二待加固侧面;组合单元包括两块加固板和紧固件,两块加固板为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分别设置在第一待加固侧面和第二待加固侧面上,紧固件贯穿待加固墙体,并且,紧固件的两端分别将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固定在第一待加固侧面和第二待加固侧面上。本方案通过加固板加固待加固墙体,不再需要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将现有的构造柱直接替换为本方案提供的用于加固砌体结构的组合单元,这样可以节省建筑空间、方便施工并且提高施工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256903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197757.5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撑杆端头焊接板式大转角球铰节点装置,包括上十字板底座、上端板、防脱盖板、球体、下十字板底座和下端板。制作时,将上十字板底座、上端板与相邻构件焊接在一起,将下十字板底座、下端板、球体与撑杆焊接在一起;安装时,将撑杆顶端的球体嵌入上十字板底座内,最后用螺栓将防脱盖板与上端板连接,防止意外情况下球体脱出上十字板底座。该节点转置满足结构在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对撑杆双向甚至任意向大转角的转动要求,其构造和制作简单,体积小,费用低;现场安装无焊接,方便;制作精度高,转动摩擦力小。
-
公开(公告)号:CN210439325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0978634.2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脚节点。一种用于模块化建筑的柱脚节点,所述模块化建筑中立柱被竖立连接在柱墩上,所述立柱与所述柱墩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上安装单元和下安装单元;所述上安装单元固定在所述立柱底部;所述下安装单元固定在所述柱墩上,并与所述上安装单元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脚节点,通过在立柱与柱墩之间提供了上套管和下套管,其中上套管贯穿上安装单元,下套管贯穿上安装单元和下安装单元,通过将上套管套在下套管上的连接方式,提高了柱脚节点的抗剪切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2744261U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20167372.X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精轧螺纹钢筋立柱组装式连续提升千斤顶,普通预应力张拉千斤顶(1)通过于斤顶尾部卡板(4)和千斤顶承压钢板(5)固定在精轧螺纹钢筋立柱(2)上,上工具锚(8)通过螺栓固定在普通预应力张拉千斤顶(1)的活塞头部;下工具锚(9)位于普通预应力张拉千斤顶(1)的下部,通过锚板卡环(15)以及下工具锚锚板卡环与下工具锚固定钢板连接套(16)固定在下工具锚固定钢板(6)上,螺纹套筒(10)套在精轧螺纹钢筋立柱(2)外,且位于千斤顶承压钢板(5)与下工具锚固定钢板(6)之间;导向安全锚(7)位于普通预应力张拉千斤顶(1)的上部,通过螺栓与上导向安全锚固定钢板(3)固定,上导向安全锚固定钢板(3)固定在精轧螺纹钢筋立柱(2)上。
-
公开(公告)号:CN201195950Y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20116219.8
申请日:2008-05-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1/12
Abstract: 采用杠杆结构单侧施力的张拉结构是一种仅在拉索单侧面用单台液压千斤顶即能实现一倍于千斤顶输出张拉力的采用杠杆结构单侧施力的张拉结构,该装置包括锚固耳板(1),次传力横梁(2),传力螺杆(3),拉索调节螺杆(4),拉索索头台肩(5),铰座下半部分(6),铰座上半部分(7),主传力横梁(8),凹凸球面垫片(9),液压千斤顶(10),平垫(11),固定螺母(12),液压动力站(13)、拉索叉耳锚头(14)。在工程结构拉索群索需要多点同步张拉时,每个拉索张拉点仅用一台千斤顶即可完成原来必须采用两台千斤顶才能完成的拉索张拉工作,直接节省了千斤顶和配套油泵的数量,也直接节约了千斤顶和油泵的移位张拉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201665956U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20126202.8
申请日:2010-03-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环形封闭钢管内预应力平行钢绞线组装索结构是一种由环形封闭钢管、钢绞线束、单向分丝转向器、双向交叉分丝转向器、锚板、单孔锚具、防松压板、防护罩和防腐油脂组成的预应力平行钢绞线组装索结构。采用钢绞线组装索,在环形封闭钢管内设置单向分丝转向器和双向交叉分丝转向器,且转向器导向孔道、端部锚板孔按照一致的矩形或者近似矩形的方式排列。钢绞线逐根穿入时将钢绞线、转向器导向孔道和端部锚板孔一一对应,从而保证同束组装索的钢绞线相互平行,形成平行钢绞线组装索。拉索端部锚固采用单孔夹片锚或者挤压锚,对同束组装索的钢绞线采用小型千斤顶进行逐根张拉。在锚具外设置防松压板和防护罩,防止低应力状态下夹片松脱,保护拉索端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