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碎胀特性原位测试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76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421359.7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体碎胀特性原位测试与评价方法,涉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包括设定钻进角度并在切顶后形成的碎胀矸石区域按顺时针等角度设定预钻进方向;利用围岩智能数字钻机按照预钻进方向对碎胀矸石进行数字钻进,监测随钻参数的变化情况,绘制随钻参数随钻进深度的变化曲线;随钻参数代入岩体强度随钻测试模型,得到碎胀矸石的等效抗压强度变化曲线;根据随钻参数和等效抗压强度变化曲线中剧烈波动段的范围和波动程度确定碎胀矸石的碎胀范围,得到垮落后的岩体体积;根据垮落后的岩体体积与垮落前的岩体体积比值得到岩体碎胀系数;根据岩体碎胀效果对切顶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碎胀效果的定量评价方案。能够对岩体碎胀效果进行原位测试与评价。

    破碎岩体特性随钻测试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90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78022.5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碎岩体特性随钻测试与评价方法,所述破碎岩体特性随钻测试与评价方法采用破碎岩体随钻试验系统对破碎岩体进行室内钻进试验得到随钻参数,根据建立的岩体强度随钻测试模型得到破碎岩体等效抗压强度,并根据破碎岩体和完整岩体的等效抗压强度建立基于随钻参数的等效强度随钻弱化系数计算公式,进行现场钻进试验,根据得到的等效强度随钻弱化系数对现场岩体的破碎程度进行评价,同时根据随钻参数和等效抗压强度波动的范围和波动的程度,定量评价破碎岩体的破碎范围。

    工程岩体动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0298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01178.9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岩体动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该工程岩体动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包括底座、智能锚注装置、动力加载装置和静力加载装置;智能锚注装置包括锚注承载支架和智能注浆箱,智能注浆箱旋转连接于锚注承载支架,智能注浆箱开设有注浆口,以对注浆箱内的破碎岩体注入浆液形成锚注岩体;动力加载装置包括机架和连接于机架的落锤,落锤设置于智能锚注装置的上方,以使落锤落下时对锚注岩体的顶面进行动力加载;静力加载装置设置于锚注装置的一侧,以使智能注浆箱翻转90°后静力加载装置对锚注岩体的顶面进行静力加载。该工程岩体动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可以有效的测定破碎岩体与锚注岩体等工程岩体的静力加载、动力加载力学性能。

    煤矿动力灾害模拟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4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02294.2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动力灾害模拟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主体装置、动力加载装置、切顶释能装置、吸能控制装置和智能监控系统,主体装置包括模型体,模型体内设有巷道、采煤工作面、巷道顶板和采煤工作面顶板,动力加载装置包括近域冲击组件和远域冲击组件,近域冲击组件、切顶释能装置和吸能控制装置均设置于模型体的内部,远域冲击组件设置于模型体的外侧,切顶释能装置用于切断采煤工作面顶板,吸能控制装置用于支护巷道,智能监控系统用于监控动力加载装置、切顶释能装置、吸能控制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与模拟,真实还原煤矿现场动力灾害发生过程。

    岩体结构特征随钻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086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000427.6

    申请日:2022-01-04

    Inventor: 高红科 冯帆 王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结构特征随钻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岩体结构特征随钻测试装置包括模具装置、钻机装置、声波探测装置以及至少一个显示器,模具装置用于制作含裂隙岩体试件,且包括开口向上的半封闭式箱体、安装于半封闭式箱体上端的安装架以及安装于安装架上的至少一个钢片,半封闭式箱体的一侧壁设有可启闭的侧门,钢片位于半封闭式箱体的腔体内,以使钢片伸入岩体模型内产生缝隙,用于模拟岩体内的结构面,钻机装置设置于半封闭式箱体的一侧,钻机装置包括控制监测装置和钻进单元,声波探测装置设置于半封闭式箱体的开口上方,以监测钻进过程中的声波特征。本发明能够实现岩体试件结构特征参数的随钻实时获取与定量评价。

    深井巷道切顶卸压-支护吸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923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420501.X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井巷道切顶卸压‑支护吸能控制方法,属于煤炭开采安全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不能从根本上对灾害有效防治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切顶卸压‑支护吸能岩层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卸压‑支护吸能岩层力学分析模型得到切顶‑充填参数;根据由切顶‑充填参数确定的切顶后顶板围岩存储的弹性能和吸能支护件的吸能性能参数得到第一支护参数,根据单位面积巷道所需支护总强度和吸能支护件的力学性能参数得到第二支护参数;比选第一支护参数和第二支护参数,确定施工支护参数,根据切顶‑充填参数和施工支护参数进行切顶和吸能支护件的现场施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冒顶、冲击地压等灾害的有效防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