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因特网络协议第六版实现汽车标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84926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46038.9

    申请日:2004-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和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利用因特网络协议第六版实现汽车标识的方法。利用通信网络中的通信节点IP地址标识,用IPv6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汽车提供一个唯一的电子标识,从而不仅实现了对汽车身份的认证,还可以让人们在汽车中通过计算机、相关电子设备和该标识连接上互联网络。该标识除了能提供汽车定位和网络浏览外,还能有效防止汽车被盗,便于车管部门对车辆的有效监管。步骤S1:在汽车电子设备中加入支持IPv6的网络卡;S2:由车管部门向网络卡写入电子标识;S3:判断写入的电子标识是IPv6地址否;S4:将其作为网络域名和识别汽车的唯一标识;S5:将其作为汽车唯一的电子标识,提供给用户访问互联网。

    利用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实现汽车三维网络跟踪定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2675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32558.4

    申请日:2004-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和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利用通信网络中的IP地址标识网络,IPv6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汽车首先通过移动漫游获知汽车的地理方位,然后通过自组织通信获得单跳范围内相邻节点间的距离;其次利用已精确定位的节点坐标,通过坐标变换精确三维定位。步骤S1,在汽车中嵌入支持有线无线IPv6网络的电子设备;S2,分配IPv6地址;S3,将车辆信息及其IPv6地址向通信网络中的服务器注册;S4,启动汽车网络跟踪定位,S5,判断汽车当前是否是与通信基站注册登记,S6,对汽车所处理地理位置的大方位确认,S7,接收到汽车无线信号的非注册基站建立辅助三维坐标系,S8,根据汽车在各辅助三维坐标中的方位、各基站在全局坐标。

    数据网络流量在线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5245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14343.2

    申请日:2003-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网络流量在线预测方法。本方法分为两个部分:流量模型在线学习算法和基于该流量模型的流量预测算法。利用简单、易于实现的流量模型,并通过在线学习的方法获得准确的模型参数,提高了流量预测的精度。由于采用的模型具有动态实时特性,因此基于该流量模型的流量在线预测算法更具实际意义。方法中采用的周期性流量模型通过分析WAN/LAN流量数据集合获得,它把网络数据分为时间相关分量和时间无关分量,时间相关分量是时间的周期可列函数,时间无关分量通过函数拟合的方法获得。理论及实验都显示该模型能够合理刻画流量特征。本发明可用于短期内在线流量预测,实际流量结果分析显示了其预测结果的可信性。

    一种分布式网络主动测试结果存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0929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200310104718.7

    申请日:2003-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测试与监控技术领域的分布式网络主动测试结果存储方法。分布于网络各处的测试探针运行时,动态建立树状结构存储测试结果。该结构的每一个叶子节点对应一种性能指标,分别定义实现了性能指标结果存储的统一的属性和方法,具体测试结果保存在叶子节点的子节点中并动态刷新,出现新的性能指标可通过增加新的叶子节点来扩展该树状存储结构,对测试结果的读取和设置使用SNMP网络管理协议完成。与基于文件存储方法比较,测试结果的分布式树状结构存储降低了测试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了测试探针的可靠性,并与已有网络管理系统相兼容。方法可应用于大规模高速网络的测试监控系统,并可无缝集成到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中。

    计算机网络协议测试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0892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200310104793.3

    申请日:2003-11-03

    Abstract: 一种用于计算机网络协议测试的传输方法,采用通信实体和网络接口相结合的方式,测试组件中测试数据的发送/接收不再直接与下层协议和实际的网络交互,而是通过与被测协议相关网络接口调用下层通信实体来实现。对测试集的设计者屏蔽了被测协议实现的下层协议类型,对测试人员屏蔽了测试系统特征,使测试集和测试系统能够通用。测试组件的功能通过网络接口对象来完成,其对测试组件的接口相当于一个被测协议PDU类型的输入/输出队列。每一个网络接口对象中都嵌套一个下层协议通信实体对象,完成测试数据的封装/发送和返回数据的接收/解封装功能。通过在网络接口中定义适当的标识信息,可以用有限的系统资源模拟并发测试所需的所有测试组件。

    一种IP网络协议转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29480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200310100719.4

    申请日:2003-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领域,一种IPV6报文穿透IPV4NATs方法是一种IPV4和IPV6共存时期的网络协议转换技术,该方法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为位于一个或多个IPV4 NATs后面的IPV6/IPV4双协议主机提供通用IPV6地址配置、支持IPV6/IPV4双协议主机之间、IPV6/IPV4双协议主机和IPV6主机之间的IPV6报文通信。为了穿透IPV4NATs,IPV6报文被封装在IPV4-UDP(IPV4-UDP,IPV4 User DatagramProtocol,IPV4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方法的特点:1.分配的IPV6地址为通用IPV6地址,不需要在IPV6地址中包含捕获的主机外部IPV4地址和外部端口参数,也不需要向IANA申请特定的前缀。2.通过WEB方式获取IPV6接入路由器的IPV4地址。3.支持IPV6报文穿透各种类型IPV4 NATs。

    因特网络中端到端通信的动态主动式域名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94273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3159744.0

    申请日:2003-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利用终端主机名和动态域名分配技术来共同实现IPv6终端域名的分配,为用户提供主动式动态主机域名分配服务,从而实现端到端的基于域名的用户终端间的相互通信。在未来的IPv6网络时代,每个用户持有的每个终端都将可以拥有至少一个全球唯一的IPv6地址,这使得终端用户可以在全球自由漫游并访问因特网,同时其它用户也可以访问到该终端用户。这种访问可以是基于IPv6地址的访问,也可以是基于域名的访问。本发明提出主动式动态域名分配方法可以让用户终端根据自身的主机名从所连接网络获取本机域名。从而在终端间可直接利用域名实现端到端的访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