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8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377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580047762.X

    申请日:2015-09-02

    Abstract: 正电极混合物层(12)包含具有主表面MS的第一层(12a)和形成为比第一层(12a)更靠近正电极集流体(11)侧的第二层(12b)。第一层(12a)的体积相对正电极混合物层(12)的体积的比率为20体积%至75体积%。第一层(12a)包含磷酸铁锂(LFP)(1)和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NCM)(2)。LFP(1)的质量相对第一层(12a)中LFP(1)和NCM(2)的总质量的比率为大于0质量%且为80质量%或更少。第二层(12b)包含NCM(2)。LFP(1)的质量相对正电极混合物层(12)中正电极活性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7.5质量%至20质量%。第一层(12a)的最大孔隙尺寸为0.50μm至0.70μm。

    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8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2533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185059.1

    申请日:2016-03-29

    Abstract: 本发明制造方法包括:制备包含正极混合物层的正极、包含负极混合物层的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过程;和将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容纳在电池盒中的过程。非水电解质包含硫酸锂。另外,当负极混合物层的BET比表面积称为X(m2/g)且硫酸锂的添加量相对于非水电解质的总量称为Y(质量%)时,满足以下关系:3≤X≤4.3;0.02≤Y≤0.1;和Y/X≤0.023。

    锂离子二次电池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58725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843174.3

    申请日:2016-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别是谋求对于高速率充放电的耐久性的提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性碳材料,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至少一部分具有石墨结构的石墨系碳材料,所述导电性碳材料与该石墨系碳材料不同,且包含导电性的无定形碳。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体积密度为0.5g/cm3以上且0.7g/cm3以下,BET比表面积为2m2/g以上且6m2/g以下。所述导电性碳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4g/cm3以下,BET比表面积为50m2/g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