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减阻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

    公开(公告)号:CN10641657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11099461.4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仿生减阻马铃薯收获机挖掘铲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为入土铲齿、触土铲面Ⅰ、铲柄、触土铲面Ⅱ和凹陷面的一体结构,铲体呈弧形,其中触土铲面Ⅰ和凸起面位于挖掘铲正面,触土铲面Ⅱ和凹陷面位于挖掘铲反面,凸起面设于触土铲面Ⅰ的中部,凹陷面设于触土铲面Ⅱ的中部,入土铲齿位于挖掘铲前端;铲柄位于挖掘铲末端,铲柄顶端为长方形,以圆弧过渡至底端,并与触土铲面Ⅰ和触土铲面Ⅱ的顶端固接;铲柄上设有呈三角形排列的3个沉头螺钉孔,挖掘铲的入土楔角α范围为:[20°,45°],入土铲齿铲刃的间隙角θ范围为:[3°,6°]。本发明适用性强,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挖掘铲的入土能力和减阻脱附性能,比传统的马铃薯挖掘铲减阻性能提高30%以上。

    一种具有减黏功能的螺旋钻具

    公开(公告)号:CN1111018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96878.5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黏功能的螺旋钻具,包括钻具本体,所述钻具本体上设有减黏结构,所述减黏结构用于扰动土壤以破坏土壤表面的水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不规则的棱条结构,可增加对土壤的扰动,破坏泥泞土壤表面的水膜,从而减少螺旋叶片表面的土壤黏附量,提高机具作业效率。

    一种气动变刚度软体机械手

    公开(公告)号:CN11109832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09770.8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变刚度软体机械手,包括:基座;多个机械手指总成,其分别固定安装在基座上;其中,机械手指总成包括:掌指关节安装座,其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掌指关节安装座的内部具有容置空腔;支架,其一端设置在容置空腔内,并且与掌指关节安装座的底板球铰连接;两个伸缩机构,其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两个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分别靠近支架的另一端设置,并且分别位于支架的两侧;机械手指,其一端与支架的另一端及两个伸缩端分别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多个驱动气囊,其围绕支架布置;驱动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掌指关节安装座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上;其中,驱动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气源。

    农机触土部件振动减阻降耗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7623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368143.0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农机触土部件振动减阻降耗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十个步骤实现。农机触土部件与土壤相互作用时,土壤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农机触土部件与土壤接触时阻力的大小,不同的土壤类型,农机振动触土部件设计参数也不同。本发明之设计方法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及土壤理化性质,设计出不同振动频率及振幅的农机振动触土部件,且从理论角度论证了有效振动参数的设定与土壤性质及拖拉机能耗的关系,利用小型激振器对农机触土部件触土区域进行有效振动,避免过大的激振能耗。优化的振动参数不仅能够减小触土部件的工作阻力,且能有效地降低拖拉机能耗。

    一种果园环状除草机械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6881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705704.1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果园环状除草机械,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液压系统、平行四边形仿地形装置、环状避让装置和除草装置组成,机架能将本机械与拖拉机挂接,并为液压系统提供保护空间;液压系统是本机械的主要动力来源;仿地形装置主要由平行四边形调整架与仿地形轮组成,在仿地形轮随地形上下运动时调整架也会跟随着运动,进而带动环状避让装置中的“C”字型刀架上下运动,使机械能够适应各种地形;除草装置上安装有动力旋耕耙,并连接在缓冲减震装置上,使除草装置能够保持贴合地面,降低土壤阻力对机械的冲击;避让装置使本机械能够绕树干旋转,达到一次性除草的目的。

    基于土壤粒径分布的多尺度仿生减阻表面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394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51526.7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土壤粒径分布的多尺度仿生减阻表面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十一个步骤实现。机械触土部件与土壤相互作用时,土壤的理化性质决定了机械触土部件与土壤接触时阻力的大小,土壤类型不同时,机械触土部件阻力影响因素也不同。本发明可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设计出不同的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且从理论角度论证了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高度与两结构间间距,以及机械触土部件运动速度的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大幅度缩短仿生设计周期,且在仿生非光滑减阻表面设计上能更加优化减阻效果,获取十分优异的仿生非光滑减阻表面。

    一种连杆式可折叠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99111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36979.5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连杆式可折叠扑翼微型飞行机器人,属于微型飞行器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右机翼和左机翼是关于机身中心线的对称结构,右机翼中摆杆Ⅱ的j孔经螺栓与机头装置中右摆杆Ⅰ的带孔耳对Ⅱ活动连接;左机翼中摆杆Ⅱ的j孔经螺栓与机头装置中左摆杆Ⅰ的带孔耳对Ⅰ活动连接;右机翼中的右滑轨与尾翼装置中的右舵机侧面固接;左机翼中的左滑轨与尾翼装置中的左舵机侧面固接;机头装置中的机身杆与尾翼装置中的垂直尾翼左端的p孔固接;本发明的可折叠扑翼在飞行结束后收拢折叠,能减少机翼暴露的面积,便于运输和储存。

    仿蚁狮振动及结构耦合减阻深松铲通用铲尖

    公开(公告)号:CN1098920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64349.9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仿蚁狮振动及结构耦合减阻深松铲通用铲尖,为克服深松机工作阻力大、深松作业成本高以及深松能耗大的问题,其包括结构仿生深松铲铲尖及振动仿生部件;结构仿生深松铲铲尖中的铲尖基体为等厚度的三角形的曲面板结构件,铲尖基体横截面轮廓曲线是由蚁狮背部横截面轮廓曲线仿生反求并经简化的圆弧形几何轮廓线,简化后圆弧轮廓线的外径尺寸为400mm~500mm,轮廓线内径尺寸比外径尺寸小两倍铲尖基体厚度,其厚度为6mm~10mm,铲尖基体的背面设置有与振动仿生部件中的底座安装孔、主盖板底座安装孔与副盖板基座孔相对正的螺纹孔;振动仿生部件通过其中的主盖板、振动电机固定架与副盖板并采用螺栓固定在铲尖基体的背面。

    竹鼠及蚁狮耦合仿生减阻深松铲

    公开(公告)号:CN10987441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50556.6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竹鼠及蚁狮耦合仿生减阻深松铲,包括铲柄、铲尖和连接体;铲柄包括铲柄连接件、铲柄基体、仿竹鼠爪趾肋条、铲尖过渡件和铲尖连接体;铲尖包括铲尖基体及铲尖破土件;连接体包括深松机安装板、铲柄安装板及连接体加强肋。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深松铲的工作阻力可减小20%以上,进而减小拖拉机牵引力,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运动方向为铲柄在竖直平面的投影方向,深松作业时铲柄对土壤的作用力仅为切应力,因而可大幅度减小深松阻力。本发明的铲柄基体内侧曲线由竹鼠爪及掌部曲线拟合所得,适用于土壤挖掘,与传统偏柱型深松铲相比,可有效减阻15%~20%。

    一种适用于流体介质的仿生减阻表面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14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27266.3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流体介质的仿生减阻表面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通过设计一种由多个减阻界面周期排列组成的仿生减阻表面结构,并且所述减阻界面包括:底层和设置在底层上的多级结构,所述多级结构包括多级凸起结构,从而实现当固体在流体表面运动时,所述仿生减阻界面使流体的运动状态从层流变成湍流,从而减小固体与流体之间的阻力,且所述仿生减阻表面结构使流体在与其表面接触时形成稳定流动,不仅减小流动阻力,且流体的流动更加稳定,有效减少固体与流体之间的阻力所消耗的能源,减少了由于摩擦所导致的材料磨损,为物体表面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