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7811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17625.3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24
Abstract: 一种发电机组被动切机的剩余时间估算方法,包括:获取发电机组当前运行时间,以及在该运行时间内所积累的轴系扭振疲劳损耗;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积累的轴系扭振疲劳损耗,确定出损耗增长率;根据所述损耗增长率,确定该发电机组达到切机门限损耗触发切机操作的剩余时间。本发明通过发电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采集,估算出发电机组达到触发切机操作的剩余时间,将该剩余时间及其它运行参数反馈给操作人员,使操作人员可以知悉发电机组的运行情况,并且给操作人员提供一段时间对可能将要被动切机的发电机组进行主动调整,或者对发电厂送出网络的运行方式进行主动调整,降低被动切机给发电厂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对电网带来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04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18100.1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6 , H02J2003/365
Abstract: 一种基于次同步振荡分析的确定机组作用系数的方法,用于多直流送端系统,包括:将各条直流对第i个发电机组的作用系数中最大值对应的直流k的换流母线电压降低1%;获取其它直流换流母线的电压的变化率,并根据该变化率确定多直流相互作用因子;根据多直流相互作用因子,确定多条直流等效为一条直流k的等值容量;以得到的所述等值容量计算出所述各条直流对第i个发电机组的综合作用系数。采用多直流相互作用因子将多条直流等效为一条,再通过单回直流机组作用系数法获得多条直流对发电机组的综合作用系数,可靠性强,提升了多直流系统次同步振荡风险的分析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67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56673.8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发电在线接纳能力评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函数和各种约束函数,并以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建立评估模型,通过输入在线数据,计算出每个新能源发电站的电网接纳能力,以及电网消纳所有新能源发电站的能力总和。本发明建立的评估模型不仅仅考虑联络线功率上下限约束、机组出力上下限约束,还考虑到网架约束和调峰约束,并计算了以装机容量为最高限值的各个新能源发电站接纳能力,一方面满足全额消纳新能源发电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也考虑了电网的安全因素,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50830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818420.4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次同步振荡的自抗扰直流附加阻尼控制方法,针对送端电网大规模风电接入可能加剧火电厂次同步振荡的问题,首先利用TLS‑ESPRIT算法辨识得到系统各次同步振荡模式下的低阶传递函数,然后结合ITAE指标与极大极小值原理得到被控系统控制目标,并用改进遗传算法寻优确定多通道自抗扰控制器(ADRC)参数,最后在PSCAD/EMTDC上搭建含风电的测试系统模型,仿真验证表明,所设计的次同步附加阻尼控制器在送端电网各种运行方式和故障情况下,都能有效抑制汽轮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具有较强鲁棒性,且低阶ADRC亦具有较好控制效果,适合于工程实际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69721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710476279.4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随机集理论的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根据电力系统历史数据的收集及对未来短时系统运行状况的预测,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类量化,将每个变量表示为随机集形式;用蒙特卡洛法对每个变量的随机集焦元进行抽样,从而生成各类不确定因素影响下的系统运行状态;通过区间潮流计算,以判断是否存在支路潮流过载或节点电压越限,并对系统进行矫正,以消除支路潮流和电压越限;计算元件级和系统级运行风险指标,输出系统的运行风险指标,评估系统短时风险水平。本发明能够解决和处理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信息,综合反映不确定性因素对风险指标的影响及具体的概率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615639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510186090.2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根据双馈风电机组中的物理结构和设计参数,构建初始模型;对所述初始模型中辨析度高的模型参数进行实测辨识,对所述初始模型中辨析度低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辨识;根据所述实测辨识和拟合辨识的结果,构建最终模型。本发明解决了双馈风电机组缺乏与实际相符的计算模型参数问题,通过实测辨识和拟合辨识,可以得到当前系统的精确度高的模型参数,利用得到的模型参数再构建系统模型,系统模型可靠性高,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68116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510764420.1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安控仿真一体化平台及其仿真方法,包括:数据分发、合并计算模块、考虑安控策略行为的暂态稳定仿真模块、考虑安控策略行为的静态稳定仿真模块和安控策略仿真模块。仿真方法包括:数据分发、合并;暂稳仿真计算;静稳仿真计算;脚本解析和生成安控策略;利用本发明电网运行和调度部门可以逼真的仿真电网安控策略逻辑及其行为,分析故障稳定性,进而达到故障排除,故障集的修订,极大地提高了电网安控仿真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7848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510257644.3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一种光伏电站机电暂态模型的实测建模方法,包括:基于光伏电站的物理设备及其拓扑联机设备,进行简化并抽象提取计算模型;通过动态测试获取所述计算模型中的各项模型参数,构建最终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本发明解决了光伏电站缺乏与实际相符的计算模型参数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机电暂态程序在计算光伏电站特性时精度,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54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78930.7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直驱式风机次同步振荡的外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风机正常运行过程中,向直驱式风机并网点处注入小值的次同步频率电流,步骤二、测量风机并网点处的电压,并且经过滤波获得次同步频段的电压;步骤三、分析次同步频段电压和电流的幅值相位关系,求解出直驱式风机在次同步频段下的外阻抗特性;步骤四、计算出直驱式风机在次同步频段下呈现的负电阻值和容抗值,再结合系统中的电阻和电抗值,计算得到次同步振荡的频率;步骤五、改变注入的次同步频率,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分析得到直驱式风机发生次同步振荡的薄弱点。本发明对直驱式风机并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51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79404.2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网侧控制回路延时的直驱风电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包括:步骤一、在网侧控制回路中,通过电阻分压、电阻采样环节获得逆变器控制所需的Uabc、Iabc和Udc,计算此环节的具体用时;步骤二、对Uabc、Iabc和Udc进行滤波,得到有效的控制信号,计算此环节的群时延;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控制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以实现网侧控制,并计算此环节的具体用时;步骤四、将模数转换后的控制信号输入网侧控制回路,计算自输入网侧控制回路至输出网侧控制回路之间CPU的控制周期T;步骤五、综合上述四个步骤所需的延时,计算不同测量环节所需的具体延时。本发明能够分析次同步振荡现象产生机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