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铁芯振动噪声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9549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709102.0

    申请日:201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铁芯振动噪声分析方法,包括:采集基础数据;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拟合得到经验公式;构建硅钢片的等效磁致伸缩模型;构建弱耦合模型;根据硅钢片的等效磁致伸缩模型,得到模型中各个节点处所受的等效磁致伸缩力大小,使得对变压器磁致伸缩变形的模拟更接近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变压器铁心振动以及由振动引起噪声提供依据。本发明有益效果:通过建立了铁芯硅钢片的等效磁致伸缩力模型,可以在求得变压器铁芯中磁通密度分布的前提下,得到各个节点处所受的等效磁致伸缩力大小,使对变压器磁致伸缩变形的模拟更接近实际情况,进一步正确分析变压器铁心振动以及由振动引起噪声的基础。

    一种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实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091483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341677.1

    申请日:201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实训系统,包括指挥平台学员机、指挥平台教员机及位于配网生产指挥中心的指挥平台教员机均与培训交换机通信,培训交换机与主干交换机相连,所述主干交换机与位于系统机房内的应用服务器、管理工作站、数据服务器及接口服务器通信,所述接口服务器通过隔离装置与外部系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相连;充分利用已有系统和现有系统的外部接口,分析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实训需求,模拟配网故障、95598、PMS在实际生产中与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数据交互关系,动态模拟满足教学、练习、考试的实训系统。满足电力生产配网标准化抢修作业的需求。

    智能配电网运维仿真培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09148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340035.X

    申请日:201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配电网运维仿真培训系统,包括配电自动化系统和配网混合仿真系统,所述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馈线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及配电仿真信息系统;所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用于配电调度运行维护仿真培训;所述配网混合仿真系统包括配电一次设备、配电二次设备、配电网实时仿真器、数字物理接口装置、二次回路故障模拟装置以及培训工位机,所述配网混合仿真系统用于模拟电网故障时,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开关的开合状态;本申请以真实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为核心,应用仿真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电自动化仿真主站和真实配电自动化一次、二次设备、通信系统系统集成,实现配电自动化从终端到系统的全面真实的培训环境。

    一种绝缘子串清扫工具
    8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56795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40317.2

    申请日:2014-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串清扫工具,通过在两个固定刷框架上并排设置多个固定刷,并将框架架设在可转动轴上,再用弹簧连杆和螺杆将可转动轴进行立体架设,形成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在需要对绝缘子串进行清扫时,在螺杆处打开两个并排的固定刷框架,将工具架在绝缘子串上,使得每个固定刷分别置于两个绝缘子之间,再利用可调节螺母将螺杆进行固定,交替拉动两根绳索即可实现利用本发明中的清扫工具同时对每个绝缘子进行清扫,不仅操作简单,且无需逐个对每个绝缘子用抹布进行清扫,明显提高清扫效率。

    变电站35kV电容器放电线圈运行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2934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33076.9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35kV电容器放电线圈运行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含有机壳,所述机壳内安装有智能电压表,所述智能电压表设置有低位、中位和高位三个静触点,所述三个静触点分别与不同颜色的指示灯连接,所述指示灯安装在所述机壳的面板上,所述智能电压表的指针作为动触点,所述智能电压表的接线柱与放电线圈二次瓷套接线柱连接。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空腔,该空腔能够套住二次瓷套。所述中位静触点还与电铃连接。本发明能够及时提醒变电站运维人员实时监控电容器和放电线圈的运行状态,消除变电站对电容器内部轻微故障和放电线圈断线的监控盲区,提高电力电容器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防止人身触电危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