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448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279695.8

    申请日:2011-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炼钢步骤、连铸步骤、加热步骤、热连轧步骤和卷取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炼钢后的钢水成分为:0.05-0.08重量%的C,≤0.35重量%的Si,0.8-1.5重量%的Mn,≤0.025重量%的P,≤0.015重量%的S,0.03-0.08重量%的V,0.01-0.08重量%的Nb,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精轧终轧温度为800-900℃;所述卷取温度为580-680℃。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得的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本发明方法成功生产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的高强度高韧性且焊接性能良好的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热轧产品结构。

    双相钢中组织含量的控制方法及双相钢

    公开(公告)号:CN1192209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0830.7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钢中组织含量的控制方法及双相钢,属于炼钢技术领域。本发明为实现双相钢中铁素体、马氏体含量的精准控制,提供了一种双相钢中组织含量的控制方法,所述双相钢的成分为:C0.05%~0.07%,Mn0.55%~1.15%,Si0.10%~0.30%,P≤0.020%,S≤0.010%,Als0.030%~0.050%,Cr0.50%~0.70%,Nb0.010%~0.030%,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采用低成本Mn‑Cr‑Nb微合金化思路,优化加热温度、在炉时间、轧制及层流冷却工艺,并调节Mn含量和空冷时间,实现了铁素体、马氏体含量的精准控制,保证双相钢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Si-Cr系590MPa级抗弯管起皱用热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19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44673.1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i‑Cr系590MPa级抗弯管起皱用热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中,热轧钢板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组成:C 0.04%~0.06%、Si0.40%~0.50%、Mn 1.35%~1.45%、P≤0.020%、S≤0.005%、Nb 0.03%~0.04%、Cr 0.40%~0.50%、Als:0.010%~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方法为依次进行铁水脱硫→转炉冶炼复合吹炼→……→连铸→板坯加热→高压水除鳞→粗轧→热卷箱卷取→精轧→层流冷却→……→入库。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合金成分和生产工艺设计,在实现产品优良焊接性能和抗弯管起皱性能的同时,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综合性能优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利用Si、Mn固溶强化作用和Cr的强淬透性以及Nb能细化晶粒,有利于提高强度。

    一种700MPa级别高强工程机械用热轧钢带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29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72965.7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700MPa级别高强工程机械用热轧钢带及其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铁水经过冶炼和连铸得到钢坯;(2)将钢坯送入加热炉,入炉温度<400℃,出炉温度为1220‑1260℃,在炉时间为200‑300min;(3)经过再加热的钢坯送入粗轧机进行多道次粗轧,单道次轧制变形量≥20%;(4)粗轧后的钢板送入精轧机进行多道次精轧,开轧温度≤980℃,出口温度为850‑900℃;(5)精轧后的钢板进行层流冷却,采用10‑20℃/s的速率将钢板冷却至终冷温度≤650℃,随后空冷至550‑600℃进行卷取;所述钢带为Nb‑Ti‑Cr复合微合金化成分体系,厚度大于等于8mm,小于10mm,或者为Nb‑V‑Ti‑Mo复合微合金化成分体系,厚度为10~16mm。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轧钢带生产存在的成本较高,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改善带钢心部带状组织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9996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88287.9

    申请日:202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带钢心部带状组织的生产方法,属于热连轧板带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生产带钢时包括如下步骤:a、轧制过程中控制精轧终轧温度高于Ar3温度20℃~30℃;b、轧制后的层流冷却段采用后段冷却方式,带钢在精轧结束后经过10s~15s空冷后再进入水冷。本发明通过在轧制后的层流冷却段采用后段冷却方式,在空冷阶段使大量奥氏体充分相变为铁素体,从而使水冷阶段残余的少量奥氏体已难以连接成带状,因此相变后显著降低了心部带状组织的程度;同时,通过控制精轧终轧温度高于Ar3温度20℃~30℃,使铁素体晶粒细化,从而有效避免了采用后段冷却方式时,带钢在高温停留时间过长造成的组织粗大问题。

    510MPa级热冲压用桥壳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7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61334.0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10MPa级热冲压用桥壳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C 0.17~0.25%、Si 0.15~0.30%、Mn 1.30~1.50%、P≤0.020%、S≤0.008%、Ti 0.010~0.030%、N≤0.008%、Als 0.015~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公开了510MPa级热冲压用桥壳钢的制备方法,按照510MPa级热冲压用桥壳钢的成分冶炼成板坯,然后依次进行热轧、卷取和冷却的步骤后得到成品。采用本发明的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510MPa级热冲压用桥壳钢的厚度方向组织均匀性良好;其屈服强度≥345MPa,抗拉强度≥510MPa,断后伸长率≥24%,180°弯曲试验D=a,体现了良好的强塑性匹配和焊接性能,生产方法简单、合金成本低、综合性能优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