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承渔线轮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6038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0905811.X

    申请日:2017-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在能够向前方放出钓线的双轴承渔线轮中,能够迅速且顺利地进行拇指控线操作。双轴承渔线轮(100)具有渔线轮主体(1)、卷线筒(2)和手柄(3)。渔线轮主体具有:第一主体部(6);第二主体部(7),其在轴向上与第一主体部隔开间隔而配置;和拇指托(8),其形成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的后方且形成于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之间。卷线筒具有:第一凸缘部,其在卷线主体部的第一主体部侧形成为直径比第一主体部小;和第二凸缘部,其在卷线主体部的第二主体部侧形成为直径比第二主体部小。第一主体部具有缺口部(9),该缺口部通过使接近拇指托的外缘以接近卷线筒的第一凸缘部的外缘的方式而形成缺口。

    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65645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610138150.4

    申请日:2006-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555

    Abstract: 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能够以简单的操作立即找出最合适的抛投条件。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制动装置(25)具备卷线筒制动单元(40)、设定旋钮(44)、调整旋钮(43)以及卷线筒控制单元(42)。卷线筒制动单元(40)设置在卷线筒(12)和渔线轮主体上,能够通过电控来制动卷线筒。设定旋钮(44)以可动的方式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能够操作为多个第一操作位置。调整旋钮(43)以可动的方式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能够操作为多个第二操作位置。卷线筒控制单元(42)按照设定旋钮的操作位置和调整旋钮的操作位置,通过电控来控制卷线筒制动单元。

    钓鱼用渔线轮、钓鱼信息显示装置和钓鱼信息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672507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510058989.2

    申请日:2005-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97/12 A01K89/01555 A01K89/0192 A01K8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钓鱼用渔线轮,其可使与钓鱼者不在一处的驾船者能切实把握钓鱼状况。钓鱼用渔线轮(100)具有信息通信部(74),该信息通信部(74)能将鱼饵组件的水深信息、卷线轴的转速信息、以及作用在钓鱼线上的张力信息,输出至设置在钓鱼用渔线轮之外的钓鱼信息显示装置(80)的信息通信部(86)。钓鱼信息显示装置(80)具有显示部(85),该显示部(85)可显示从信息通讯部(74)获得的钓具的水深信息、卷线轴的转速信息和作用在钓鱼线上的张力信息、以及从鱼群探测器(90)的信息通信部(91)获得的鱼群探测信息。

    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953329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29223.7

    申请日:2010-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绕线轮的变速操作机构,其能够对锁定板和操作捏手顺畅地进行操作。在变速操作机构(7)中,锁定部件(30)的主体部(30a)配置成在其与手柄臂(4a)的表面之间产生间隙,锁定部件(30)的摆动操作部(30b)设置成:封闭主体部(30a)与手柄臂(4a)的表面之间的间隙,并且在摆动操作部(30b)与手柄臂(4a)的表面之间产生间隙。这里,在锁定部件(30)的主体部(30a)与手柄臂(4a)的表面之间产生大间隙,在锁定部件(30)的摆动操作部(30b)与手柄臂(4a)的表面之间,产生能够进行摆动操作的程度的小间隙。

    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53328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29284.3

    申请日:2010-07-14

    Inventor: 生田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获得操作部件的咔嗒感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发音装置。卷筒发音机构(8)具有:与卷筒(3)联动地旋转的凹凸部件(60);在与凹凸部件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装配的操作部件(61);摆动自如地装配于操作部件的发音部件(62);对发音部件向凹凸部件的方向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63)和第二施力部件(64);以及装配于第一盖部件(12a)的长孔(12f)的轴环部件(65)。轴环部件(65)是具有第一孔部(65a)和第二孔部(65b)的弹性部件制成的部件,该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以两端部的外形沿着长孔的外形的方式分别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以大致圆形部分在中央部(65c)重叠的方式连通。

    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
    8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38803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10084119.6

    申请日:2004-05-12

    Abstract: 一种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在保证尺寸精度和绝缘性能的同时,防止钓鱼用品的大型化。卷线盘控制组件(42)为配置在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上的组件,其具备电路基板(70)、多个电气元件以及成型绝缘面膜(90)。电路基板为至少在其表面上有印刷电路(72)的基板。诸多电气元件包括,由控制程序控制钓鱼用渔线轮的微型机(59),为以与印刷电路的电连接的方式配置在电路基板上的元件。成型绝缘面膜(90)是,采用将树脂原料注入安置有已装有电气元件的电路基板的金属模具(101)中的热熔融模压成型法成型的、将形成电路基板的印刷电路的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电气元件一起覆盖的合成树脂制的面膜。

    两轴承渔线轮及应用于其上的线辊制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50704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510005222.3

    申请日:2005-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5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轴承渔线轮及应用于其上的线辊制动装置,在更换为制动特性不同的线辊制动装置的场合,可易于确认制动特性。该两轴承渔线轮具有渔线轮本体、线辊(12)、线辊制动装置(25)和把手本体(73),其中,渔线轮本体具有手柄,并安装于钓竿;线辊(12)用于缠绕渔线。线辊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上述渔线轮本体,并可由上述手柄旋转。线辊制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更换地安装于上述渔线轮本体,用于制动上述线辊。在安装于上述渔线轮本体的状态下,装置识别机构可识别上述线辊制动装置。

    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
    8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9834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410037898.6

    申请日:2004-05-12

    Abstract: 一种钓鱼用品的电子电路装置,在保证尺寸精度和绝缘性能的同时,防止钓鱼用品的大型化。卷线盘控制组件(42)为配置在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上的组件,其具备电路基板(70)、多个电气元件以及成型绝缘面膜(90)。电路基板为至少在其表面上有印刷电路(72)的基板。诸多电气元件包括,由控制程序控制钓鱼用渔线轮的微型机(59),为以与印刷电路的电连接的方式配置在电路基板上的元件。成型绝缘面膜(90)是,采用将树脂原料注入安置有已装有电气元件的电路基板的金属模具(101)中的热熔融模压成型法成型的、将形成电路基板的印刷电路的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电气元件一起覆盖的合成树脂制的面膜。

    旋转绕线轮的发声机构
    8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6930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410087781.9

    申请日:2004-10-28

    Inventor: 生田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

    Abstract: 一种第二发声机构包括第一构件、在圆周方向上隔开形成在第一构件的内周表面上的多个凹入/凸出部分、不可转动地安装在卷筒轴上的第二构件、布置在第二构件上以便枢转并与凹入/凸出部分接触的拨爪构件以及布置在拨爪构件两侧上并通过在其两侧上加压将拨爪构件压迫到中央位置的一对压迫构件。拨爪构件的尖端布置成与凹入/凸出部分接触,并且凹入/凸出部分反复接触拨爪构件以便在卷筒转动时产生声音。在旋转绕线轮的发声机构中,卷筒可平稳转动,同时获得清脆的声音。

    用于旋转绕线轮的转子
    9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29974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410078492.2

    申请日:2004-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89/01

    Abstract: 转子包括圆柱形部分、前壁以及第一和第二转子臂。前壁靠近其前端形成在圆柱形部分的内周上。第一和第二转子臂在圆柱形部分的侧部相对布置。前壁包括连接部分和盘部分。当卷筒位于最前面位置时,连接有连接部分的圆柱形部分的外周通过卷筒覆盖。盘部分整体连接到连接部分上。连接部分包括环形部分和锥形部分。环形部分在其前端连接到圆柱形部分的内周上。锥形部分连接到环形部分的内周上并成锥形,使其直径向后减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