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其制冷设备
    8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8172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1741543.0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设备,涉及制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化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储液器以及至少两个室内换热器,除霜模式下压缩机的排气口能与待化霜的室内换热器相连通或者能同时与冷凝器和待化霜的室内换热器相连通,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均与储液器相连通且经由室内换热器化霜后产生的气液混合物能流至储液器内以与冷凝器流至储液器内的制冷剂液体混合,储液器内混合后的制冷剂液体能流入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中进行蒸发。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化霜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提高了化霜效率。

    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8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55219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22768102.0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机组及空调器,所述冷凝机组包括压缩机、连接到所述压缩机输出端的冷凝器、以及与所述冷凝器连接的蒸发器,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连接的气分管路,所述气分管路可对所述冷凝器输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将液态制冷剂传输给所述蒸发器,气态制冷剂保留在所述冷凝器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取部分冷凝的压缩机排气,可保证压缩机排气中大部分的热量用于蒸发器化霜,且经过气液分离后的液态制冷剂具有较大的换热系数,能在蒸发器中充分换热。同时经过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温度较气态制冷剂更低,可以避免过多热量进入库房,能保证库房内的温度不会出现较大波动。

    气体缓冲器、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6477740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636100.1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缓冲器、压缩机以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实现气体缓冲器不仅具有缓冲往复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体的作用,同时具有防止回流的作用。该气体缓冲器包括缓冲腔和设置在缓冲腔的弹性缓冲结构,气体缓冲器还包括阻挡结构、位置检测结构和控制器,位置检测结构以及阻挡结构与控制器相连接,当位置检测结构检测到弹性缓冲结构向复位的方向移动时,控制器能控制阻挡结构阻断进气通道,气体缓冲器还包括流向检测结构,当压缩机排气时,流向检测结构检测到气体的流向,流向检测结构将检测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阻挡结构打开进气通道,保证压缩机正常排气。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往复压缩机运行的安全性。

    化霜装置及空调
    8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09521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138985.2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化霜装置及空调,存储罐,存储蓄能液体,并通过霜管道连通空调换热器的制冷剂进出、液端;第一循环泵,设置在所述除霜管道上;阀门组件,设置在除霜管道上,以及设置在所述换热器连接空调其他部件的换热管道上,通过开关所述阀门组件可使所述换热器与空调的其他换热部件连通或与所述存储罐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阀门组件以及存储罐,使换热器可以切换连通空调的换热系统或存储罐。在需要化霜时将换热器与存储罐连通,使蓄能液体输送至换热器,通过蓄能液体的热量为换热器的换热翅片除霜。由于蓄能液体是直接通入换热器的制冷剂换热管道内进行除霜,可以使蒸发器的翅片化霜均匀,并通过太阳能给蓄能液体降低,降低运行成本。

    餐品供应设备
    8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232502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837145.8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餐品供应设备,包括:柜体(10);货架(20),设置在所述柜体(10)的内部空间中,被配置为存放餐品,所述货架(20)与所述柜体(10)的至少一侧内壁形成导流风道(FG);热风提供组件(30),位于所述货架(20)的下侧,具有与所述导流风道(FG)的下端相对的排风口(311);和导流板(40),与所述排风口(311)连接,并位于所述排风口(311)与所述货架(20)的下端之间,被配置为引导所述排风口(311)排出的热风流向所述导流风道(FG);其中,所述导流板(40)与所述货架(20)的下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g1),以便所述排风口(311)排出的热风部分经所述第一间隙(g1)流向所述货架(20)的下端。

    冷量利用装置以及冷库
    8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264689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22445984.7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冷量利用装置以及冷库,冷量利用装置包括:接水盘和风幕换热器,接水盘设于室内换热器的下方,风幕换热器设于室外风幕口中,风幕换热器的进口通过进水管路连接接水盘,风幕换热器的出口连接有出水管路,出水管路连接循环支路和/或排水支路,循环支路的出口接到进水管路上,排水支路的出口连通外部环境。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水盘收集室内换热器表面滴下的低温水,将其送至风幕口的风幕换热器中,降低风幕口的出风温度,实现冷量有效利用。

    一种控湿组件和制冷系统
    8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36797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3339782.0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湿组件和制冷系统,涉及制冷系统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控温来控制湿度,导致部分温度下湿度超出预设范围,无法起到精准控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控湿组件,包括重量检测组件和湿度调节组件,重量检测组件设置于待控制空间内并用于确定待控制空间内的水蒸气重量,湿度调节组件设置于待控制空间内,湿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待控制空间的湿度并使待控制空间内的水蒸气重量在第一预设水蒸气重量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组件,湿度调节组件基于待控制空间内的水蒸气重量来调节待控制空间的湿度,由于水蒸气重量的变化率不受温度的影响,因而可通过控制待控制空间内水蒸气的重量准确控制待控制空间内的湿度。

    换热系统
    8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900221U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22305278.2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成回路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阀和第二换热器,还设有可开断的第一输送管路,第一输送管路的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排液口,另一端连接在节流阀和第一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第一输送管路上设有动力泵。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换热系统通过增设第一输送管路将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换热不完全的液态冷媒、气液分离器中的液态冷媒送入第一换热器和节流阀之间的管路中,从而防止换热系统在制冷过程中压缩机吸气带液,同时转移后的液态冷媒还能经过节流阀的节流作用参与后续的换热过程,大大提高整个换热系统的换热效率。

    无霜型冷库
    8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809420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178523.3

    申请日:2021-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霜型冷库。所述的无霜型冷库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和设于所述蒸发器回风前端并与其并联的除湿换热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出口管路通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除湿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出口和所述除湿换热器出口的制冷剂混合后经吸气管路进入压缩机再循环。本实用新型通过除湿换热器的不断除湿可使冷库的蒸发器运行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不结霜。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化霜回路,可使机组边制冷边化霜,降低化霜对库温波动的影响。

    空调机组
    9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75443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312035.0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其中,该空调机组包括:室外机;冷媒支路,一端与第一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点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点位于室外机的冷媒出口的管路上,第二连接点位于第一连接点与室外机1的冷媒出口之间的管路上;室内机,室内机的冷媒入口与冷媒支路连接;流量调节阀,与室内机一一对应设置,位于室内机的冷媒入口与冷媒支路的连接处,用于调节进入室内机的冷媒流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拖多冷凝机组的多个内机同步化霜,导致化霜不合理的问题,使各个内机的冷媒流量与需求相适配,提高了整机的化霜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