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8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74677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10431654.6

    申请日:2011-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蜗壳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蜗壳包括蜗壳本体(10);进风侧(30)和出风侧(33);蜗壳的出风侧(33)具有风叶放置部(20),和与风叶放置部(20)连通的出风通道(40),蜗壳还具有朝向出风通道(40)方向延伸的扩压部(50),蜗壳还包括:回流风通道(60),其入口端(61)位于扩压部(50)朝向出风通道(40)的侧壁上,回流风通道(60)的出口端(63)连通蜗壳的进风侧(30)。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蜗壳出风不稳定而造成蜗壳喘振的问题。

    空调器及其出风结构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0262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01243.8

    申请日:2015-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出风结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两个风道,且一个风道具有两个出风口;可转动地设于出风口处以控制出风口开闭的挡风板;位于风道内的风机。本发明公开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具有至少四个出风口,又由于出风口处设有控制出风口开闭的挡风板,则可通过挡风板调节可出风的出风口数目,从而调节出风量,较现有技术仅通过一个出风口来调节出风量相比,有效降低了出风口数目对出风量调节的限制,增多了出风量的级别数,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性能;同时,将挡风板设于出风口处,方便了挡风板的安装和拆卸,提高了该空调器的出风结构的安装效率。

    空调器
    8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0716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34533.0

    申请日:2015-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08 F04D29/44 F24F13/20 F24F1/0014 F24F1/0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底壳,具有相对设置的上侧和下侧,底壳上设置有由上侧向下侧延伸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对称设置,第一风道具有对应于上侧的第一上出风口以及对应于下侧的第一下出风口,第二风道具有对应于下侧的第二上出风口以及对应于下侧的第二下出风口,第一上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上蜗舌,第一下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下蜗舌,第二上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上蜗舌,第二下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下蜗舌,其中,第一下蜗舌和第二下蜗舌分别朝彼此靠近的方向凸出,第一上蜗舌和第二上蜗舌分别向背离的方向凸出;第一离心风机,设置在第一风道内;第二离心风机,设置在第二风道内。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制热速度较快。

    空调器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9191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33924.0

    申请日:2015-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底壳,底壳上形成有风道;风道盖板,与底壳配合并盖设在风道上,风道盖板具有与风道连通的导流口;离心叶轮,离心叶轮设置在风道内并与导流口对应,离心叶轮与风道盖板之间具有配合间隙;防漏风结构,防漏风结构设置在配合间隙处以降低配合间隙的漏风量。由于在配合间隙处设置有防漏风结构,因而对二者配合间隙处起到有效的阻挡作用,避免或减少进风由配合间隙处溢散,保证了进风的可靠性,保证了能够有足够的进风量吹入离心叶轮内,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能效和换热效果,并且有效降低了因气流紊乱而导致振动和噪声。由于从根本上避免了凝露的产生,因而消除了凝露对电器部件形成的安全威胁、消除了安全隐患。

    导风板配合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

    公开(公告)号:CN10445689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416177.5

    申请日:2013-0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F24F13/14 F24F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板配合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导风板配合结构包括导风板及外壳,导风板通过转动轴连接于外壳出风口,导风板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具有与外表面相交的第一外边缘及与内表面相交的第一内边缘,第一外边缘在导风板所在平面的投影线位于第一内边缘在导风板所在平面的投影线外侧,第二端面具有与外表面相交的第二外边缘及与内表面相交的第二内边缘,第二内边缘在导风板所在平面投影线位于第二外边缘在导风板所在平面投影线外侧;出风口具有与第一端面配合的第三端面及与第二端面配合的第四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的连接处与转动轴对应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导风板配合结构,提高了密封效果,降低外界灰尘进入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