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27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12925.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8 , F24F1/46 , F24F1/48 , F24F11/30 , F24F11/38 , F24F11/52 , F24F13/08 , F24F11/89 , B08B3/02 , B08B5/02 , B08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机空调器,包括:机体组件;出风组件,设于所述机体组件的上方,所述出风组件用于使机体组件内外气体进行交换;抬升组件,连接所述机体组件和所述出风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带动所述出风组件相对于所述机体组件抬升分离或下降接合。通过在设置在机体组件上方的出风组件连接抬升组件,在抬升组件的作用下实现对出风组件和机体组件之间的抬升分离和下降接合,使得出风组件和安装出风组件的机体组件内部能够拥有足够的清洁操作空间,从而更容易地进行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18687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18411.5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1/65 , F24F11/79 , F24F13/14 , F24F11/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风装置、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导风装置设置在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导风装置的上端设置有上工作位、所述导风装置的下端设置有下工作位;所述出风口具有上边界和下边界,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导风台,所述导风台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导风台向上滑动至所述上工作位时,所述导风台与所述上边界接触,所述导风台与所述下边界之间形成第一下出风部,所述导风台向下滑动至所述下工作位时,所述导风台与所述下边界接触,所述导风台与所述上边界之间形成第一上出风部,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导风板转动设置在出风口导致的气流紊乱、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515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145395.5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室内光照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光线发射装置发出光线,并控制光线接收装置检测光照强度,其中,所述过滤装置的一端设有所述光线发射装置且另一端的相同位置设有所述光线接收装置;根据所述室内光照强度和所述光照强度检测所述过滤装置的堵塞状态。本申请根据室内正常环境光照和发射光线后的光线强度来检测过滤装置的堵塞状态,提高了过滤装置堵塞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95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072812.8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壳体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顶壁和侧壁围设成一个风腔;所述顶壁形成对所述风腔的向上封闭结构;所述外壳设有上风孔,所述上风孔设置在所述侧壁靠近顶壁的上部;所述侧壁至少在靠近所述上风孔的部分风腔段形成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使所述风腔内的风在沿着所述风腔由下向上流动时,从所述上风孔吹出时可以形成斜向上吹风。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外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顶盖的侧面上设置出风口,并且配合使用离心风叶,防止从出风口进灰尘和水导致内部电器盒与散热器等设备出现故障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0801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910438794.2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00
Abstract: 一种过线管及设有所述过线管的空调装置,所述过线管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过线通道,其中上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下壳体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上壳体的第一端连接于下壳体的第三端,第一端与第三端的连接处形成连接部,上壳体可通过所述连接部相对下壳体旋转,从而使所述过线管可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过线管通过上、下壳体的相对旋转,具有方便打开与闭合的效果。通过在空调室外机上设置本发明的过线管,可方便线缆的安装,固定,方便以后线缆的维护,能有效保线缆。具有所述过线管的空调室外机的外壳结构无需预先集成设置过线管,给外壳结构预留了充足的空间,可有效减少风阻。
-
公开(公告)号:CN10919536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1102655.4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器盒组件、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该电器盒组件,用于空调器室外机中,包括电器盒主体,所述电器盒主体构造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各自具有的开口的开口方向相背。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器盒组件、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通过相背设计的两个独立容纳腔,保证了对主板、滤波板的单独安装,使每个容纳腔的引出线缆线束较少,能够一定程度地防止飞虫进入,保证了电器盒组件的结构紧凑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23716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010131337.1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及制冷设备。本发明提供的减振装置的第一弹性件、基脚、第二弹性件以及底盘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预压紧组件的上端与第一弹性件的上表面相抵接,预压紧组件的下端与底盘相连接,预压紧组件能使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沿竖直方向均处于预压紧状态。当基脚沿竖直方向有振动外力时,同等振动条件下本发明的减振装置提供的缓冲力更大,应用该减震装置的压缩机在竖直方向的振动幅度更小,有效降低管路的振动及管路的应力。另外,第二弹性件与基脚相互作用,可以对压缩机的水平方向振动进行减振。采用该减振装置的压缩机,可以有效的对压缩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振动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减振。
-
公开(公告)号:CN10867972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810974048.0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扫风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位置可变地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具有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第一叶片,倾斜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第一叶片用于导风;第二叶片,倾斜设置在第二转轴上,第二叶片用于导风;其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切换为第一连接状态或第二连接状态,以改变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之间的夹角。通过上述设置可分别通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导风,而且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之间的夹角可改变,这样可通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配合实现在两个不同方向导风或在相同方向导风,因此能够提高对风向的调节范围。而且,此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0454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58752.8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52 , F24F11/526 , F24F11/63 , F24F11/64 , F24F110/10 , F24F110/12 , F24F110/20 , F24F11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康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该健康空调包括控制装置、信息采集模块和显示装置;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风道灰尘浓度;控制装置设有计算模块,根据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室内相对湿度、风道灰尘浓度计算室内空气质量评估指数V并提供给显示装置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分析模块,分析模块用于对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风道灰尘浓度、室内空气质量评估指数V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控制所述显示装置以对应的显示方式对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室内空气质量评估指数V进行显示。通过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室内空气品质的智能评估和可视化,提升了用户的空调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27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70249.2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7 , F24F1/0076 , F24F8/20 , F24F8/26 , F24F8/30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8 , F24F110/6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限定出风道,风道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道内设有风机,壳体上还限定出杀菌通道,杀菌通道与风道连通;杀菌模块,杀菌模块可活动地设于杀菌通道内,杀菌模块可沿逐渐远离风道和逐渐靠近风道的方向移动;驱动部,驱动部通过传动组件与杀菌模块传动连接,以驱动杀菌模块移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能够通过控制杀菌模块与风道的距离来控制风道中净化物质的浓度,从而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环境质量来匹配需要的净化物质的浓度,能够满足空气质量的改善速率要求,提升了空气质量改善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