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265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8705.2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湖南工程学院
Inventor: 陈志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语言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文本数据、语音数据和图像数据;对所述文本数据、语音数据和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格式统一后的多源异构数据;将格式统一后的多源异构数据映射到统一语义表示空间中并进行语义标注,生成对应的语义标注结果;基于对比学习技术对齐不同语言的嵌入表示,将多语言的嵌入映射到统一语义空间,并更新语义标注结果;基于更新后的语义标注结果构建知识图谱,并基于增量更新算法对所述知识图谱进行实时更新。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复杂语义的精准解析和未见知识的高效标注,且实现了知识图谱的动态实时更新,显著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知识更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51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72103.4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氮碳量子点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掺氮碳量子点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多乙烯多胺类为氮源结合碳源,进行水热反应,完成碳量子点的制备;(2)在亲水化改性的高分子聚合膜中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或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即得掺氮碳点改性复合膜,将其浸泡在水中保存。掺氮设计使此类掺氮碳点复合膜在全氟化合物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捕获富集中具有较好效果,对于环境中新污染物的治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40153.4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航行器压差与摩擦减阻的旋转头部构型,包括涡轮盘体和叶片;涡轮盘体包括一体成型的轮毂头部尖端和轮毂;轮毂头部尖端位于轮毂的前端,轮毂的后端设有轮盘配合面;叶片设有若干,若干叶片周向等间距安装在轮毂外壁上;叶片包括叶片前缘面、叶片后缘面、叶片压力面和叶片吸力面;叶片前缘面靠近轮毂头部尖端设置,叶片后缘面靠近轮盘配合面设置;其中,轮毂为内凹弧线旋转形成的回转体结构;若干叶片沿轮毂外壁螺旋渐扩排布,叶片的高度、相邻两叶片的间距均沿螺旋方向依次增大。本发明可显著降低航行器受到的压差阻力与摩擦阻力,且相应降低了热载荷,有效改善了航行器的气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00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522417.8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气机内气流‑冰晶耦合作用的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飞机和发动机冰晶结冰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CFD方法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得到气流初场;所述气流初场包括压气机内空气的压力、速度、温度和切应力;基于所述气流初场,分别构建空气流场计算模型和冰晶粒子运动相变模型,并对所述空气流场计算模型和所述冰晶粒子运动相变模型进行耦合计算,得到冰晶粒子撞击特性结果;所述冰晶粒子撞击特性结果用于表示压气机内的气流‑冰晶耦合作用。本发明能够得到发动机结构内气流‑冰晶的耦合传热传质过程,有助于提高对冰晶在发动机内部运动时与空气之间的耦合传热传质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
公开(公告)号:CN11991589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97298.2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29/024 , G01N29/032 , G01N29/34 , G01N2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底孔隙介质地层气泡尺寸计算方法,涉及水底孔隙介质地层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待测水底地层的岩石物理参数;S2、在待测点部署声波发射换能器与接收器,所述声波发射换能器发射设置好的信号确定测量频率范围,接收器记录每个频点的声波速度及衰减系数;S3、判断是否存在相邻频点满足声波速度下降且衰减系数增加,若存在,重新测量并提取气泡共振特征对应的声波速度及衰减系数;否则记录无气泡特征次数,若次数未达阈值则继续调整频点个数后返回步骤2;S4、构建目标函数;S5、在角频率和声波速度已知条件下,求解使所述目标函数最小的自变量、气泡半径及气泡饱和度,确定最终的气泡尺寸与饱和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0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25003.3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美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C02F1/461 , C02F1/70 , C02F1/469 , G21F9/0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和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含铀废水处理和铀回收的电化学折流板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反应器箱体,反应器箱体被电折流板分隔成若干隔室,每个隔室内均有一对阴阳极电折流板,阴阳极电折流板分别通过一个电极槽防水固定。所述折流板将箱体分隔成多个隔室,隔室分为上流室和下流室,阴阳极电折流板通过导线连接可调电源。本发明以单室双电极电化学反应为基本单元,通过电极材料修饰、电极构型设计和电极排布优化,将功能化电极材料的特异性吸附与电化学原位还原功功能高效耦合,同时电极以矩阵式嵌入,兼具导流功能,实现对废水中铀离子的高效去除和资源化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1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95418.8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重庆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页岩气藏重复压裂改造位置优选的方法,包括:收集候选井的测井数据,计算可压性参数,构建地质特征参数;对可压性参数和地质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获得归一化后的可压性参数和归一化后的地质特征参数;基于归一化后的可压性参数和归一化后的地质特征参数,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可压性指数和地质特征指数,基于可压性指数和地质特征指数获得综合指数;计算初次压裂的工程指数;根据初次压裂的产剖测试,获得每米剩余可采储量;利用综合评价法对综合指数、初次压裂的工程指数和剩余可采储量进行赋值,实现对页岩气井重复压裂位置的优选。本发明提高了压裂成功率和页岩气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09128.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400MPa级别中锰钢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将中锰钢铸锭加热至1150℃~1250℃保温2±0.5小时,然后锻铸成板坯,空冷后,在1100℃~1200℃保温20分钟,进行多道次热轧变形,空冷后,加热至700℃~750℃并保温20分钟,然后在620℃~720℃进行温轧变形,空冷后,加热至700℃~750℃并保温至少20分钟,空冷后,即得1400MPa级别超低屈强比中锰钢。本发明以温轧方式进行轧制,并结合正火工艺,最终得到屈强比在0.3~0.306,屈服强度在270MPa~430MPa,抗拉强度在800MPa~1400MPa之间的超高强中锰钢。
-
公开(公告)号:CN1198405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03311.6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科达(西安)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压缩空气的低功耗车帮自动清扫系统,包括:主体支架,铁轨穿过主体支架,运载车厢设置在铁轨上;第一吹扫机构,第一吹扫机构包括高度调节组件、第一角度调节组件和第一吹扫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主体支架上,第一角度调节组件安装在高度调节组件上,第一吹扫组件安装在第一角度调节组件上;第二吹扫机构,第二吹扫机构竖向安装在主体支架顶端中间位置,第二吹扫机构包括升降组件、第二角度调节组件和第二吹扫组件;高度测量单元,高度测量单元设置在主体支架的前方,且位于铁轨的相对两侧;终端系统。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煤炭运输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8402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68097.8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蜂巢珊瑚状夹层热防护结构,包括:复合材料第一面板层;复合材料第二面板层;双层蜂巢珊瑚状夹层,双层蜂巢珊瑚状夹层设置在复合材料第一面板层和复合材料第二面板层之间,双层蜂巢珊瑚状夹层包括上蜂巢珊瑚层和下蜂巢珊瑚层,下蜂巢珊瑚层包括若干阵列在复合材料第二面板层顶面的下六棱柱架,若干下六棱柱架之间呈蜂巢状结构布置,上蜂巢珊瑚层包括若干不同比例大小或不同堆放方式的上六棱柱架,若干上六棱柱架呈蜂巢状布置在复合材料第一面板层与下六棱柱架之间;其中,上六棱柱架和下六棱柱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分散应力,避免应力集中,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