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265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12806.3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膝下血管支架及使用方法,血管支架包括若干沿支架长度方向呈螺旋形状的支架分体,所述支架分体包括若干分体单元,所述分体单元沿血管支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相邻的分体单元在血管支架的圆周方向上按照相同的间隔角度相互错位设置,同一支架分体的分体单元之间通过伸缩件相连接,共同组成螺旋状结构;相邻支架分体的分体单元之间,处于同一圆周位置上的分体单元端部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扣进行连接组装形成完整的闭环结构;本发明支架分体拼接形成血管支架结构,在组装完成和植入后,能够在血管内进行血管支架的外形调整最后再进行定型固定,可以根据血管形态对应进行调整,保证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503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1062536.7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LGA复合口腔屏障膜,包括PLGA超声喷涂膜和PLGA静电纺丝膜,PLGA超声喷涂膜和PLGA静电纺丝膜之间通过冷压的方式形成具有双面结构的复合口腔屏障膜,PLGA静电纺丝膜的纤维直径范围为900~3500nm,纤维间孔隙范围为25~92μm,厚度为350~500mm,本发明使用的PLGA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被人体自然水解,降解时间为3个月,与口腔术后修复时间相吻合,相比于使用的其他高分子可降解材料拥有更好的适配性;拥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能够发挥屏障作用,防止软组织长入骨再生区域,提供骨组织再生所需的空间,促进成骨组织的充分再生,提高骨再生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6428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1066438.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及制备方法,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包括逐层依次设置的PLA致密膜、PLGA微孔膜与PLA‑PCL静电纺丝膜,通过冷压的方式形成复合防粘连膜;本发明的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其屈服应力为8.3~9.0MPa,降解周期为3个月能在腹腔湿润环境下满足术后软组织修复的需求;面向腹壁的一层PLA‑PCL静电纺丝膜,孔隙范围大于人体纤维细胞的尺寸,适合细胞长入并适合血液流通;PLA致密层表面光滑致密,具备疏水性,能够防止组织粘附,其能够发挥屏障作用,防止内部脏器与腹壁发生粘连。
-
公开(公告)号:CN116274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08013.6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薄壁微管的调直方法及镁合金薄壁微管,方法包括将镁合金薄壁微管置于以调直密封腔,还包括在镁合金薄壁微管内部设置可取出的支撑装置,以及在镁合金薄壁微管表面涂敷石墨油或涂敷石墨油与氧化铝混合物或涂敷石墨油与氮化硼混合物;还包括在调直密封腔内通入0.2‑0.5MPa氩气后依次加热以及保温定型的步骤。调直模具包括可拆卸并且贴合连接的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贴合面分别设有内凹的上凹槽和下凹槽围成调直密封腔;以在调直密封腔内加热、保温以及自然冷却的镁合金薄壁微管使用。上述方法和调直模具的使用,在保证镁合金薄壁微管的管材直线度的同时,使其外部光滑、圆度好,消除了其内部应力作用,提升了其强度以及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36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94076.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IPC: A6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左心耳封堵器及展开方法,包括用于封堵的封堵盘,用于锚定左心耳封堵器位置的锚定杯以及用于连接锚定杯和封堵盘的连接筋,锚定杯为呈半球形的双层结构,包括外层的收缩锚定层以及内层的支撑层,收缩锚定层的远端通过远端集束管进行收束,支撑层的近端与收缩锚定层的近端连接,远端与连接筋连接,在收缩锚定层和支撑层近端连接处的编织密度大于收缩锚定层和支撑层的编织密度,在收缩锚定层上设有端部突出收缩锚定层表面的锚钩;本发明使用双层结构的锚定杯,配合锚钩能够适应不同内径尺寸的左心耳壁面,并且封堵盘能够与左心耳口紧密贴合,封堵效果好,降低血栓外溢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642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66438.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及制备方法,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包括逐层依次设置的PLA致密膜、PLGA微孔膜与PLA‑PCL静电纺丝膜,通过冷压的方式形成复合防粘连膜;本发明的可吸收复合防粘连膜其屈服应力为8.3~9.0MPa,降解周期为3个月能在腹腔湿润环境下满足术后软组织修复的需求;面向腹壁的一层PLA‑PCL静电纺丝膜,孔隙范围大于人体纤维细胞的尺寸,适合细胞长入并适合血液流通;PLA致密层表面光滑致密,具备疏水性,能够防止组织粘附,其能够发挥屏障作用,防止内部脏器与腹壁发生粘连。
-
公开(公告)号:CN11123138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0064401.9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IPC: B29D23/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医用薄壁管连续成型设备及聚乳酸薄壁管连续成型方法,挤出机有氮气保护通道,母料加料口,母料经过挤出机加工成管坯,缩口模具内安装缩口芯棒,两者之间有可调节的缝隙,管坯被缩口模具缩径拉伸;缩径后的管坯通过牵引机送入到加热池中预热;加热池的后侧是扩口模具,扩口模具内有扩口芯棒,两者之间有缝隙,缩径后的管坯进入到扩口模具和扩口芯棒之间的缝隙,进行扩径拉伸;在牵引机二的拉伸下得到成品。首次将模具拉伸方法引入到对温度和湿度敏感医用聚乳酸微管中,并结合挤出拉伸对聚乳酸薄壁管进行2次双向拉伸,拉伸强度得到极大提高,聚乳酸薄壁管的拉伸强度提升2~3倍。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24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064461.0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血管支架的两步抛光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镁合金血管支架放入乙醇、丙酮和石油醚混合溶液中超声脱脂除油;②将脱脂后的血管支架放入酸洗液中酸洗处理;③采用电化学抛光液进行多次电化学抛光处理;④采用化学抛光液进行化学抛光处理;⑤清洗后吹干,置于离心管中用真空袋密封保存。本发明还提供所用的电化学抛光液和化学抛光液。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抛光液不含有毒铬酐,对环境污染小。2.工艺简单,没有复杂的前处理,电化学抛光过程温和,易于控制各项参数。3.抛光后的支架内外表面平整光亮,尺寸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308117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89774.5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IPC: A61B17/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网兜式取栓支架,包括牵引导丝以及网兜单元,自近端至远端网兜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且每两个相邻网兜单元之间分别通过若干根连接筋连接;而且每一个所述网兜单元与其对应的连接筋在制造时,使用激光切割机在管材上切割得到一体式多网兜式取栓支架。多网兜取栓系统包含上述多网兜式取栓支架。本发明的取栓支架及系统,体结构简单、激光一体化成型、制备工艺简单;多个网兜单元最大程度抓捕血栓,同时设置有不同尺寸的网孔以及不同形式的结构:大网孔渗透、汇聚固定血栓,小网孔切割及抓捕血栓碎片;远端覆膜避免碎血栓在撤回过程中逃逸;显影结构在内部,不会损伤血管壁,贴壁性好,提高了支架捕获血栓以及血栓碎片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7209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59907.2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泰州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薄壁微管的成型方法,所述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棒材挤压成型:将金属铸锭经热挤压后形成圆棒,再将圆棒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棒材A;S2.外圆精加工:将S1中的棒材A经机械加工其外圆面,得到精加工后的棒材A1;S3.粗管坯成型:以精加工后的棒材A1的外圆为基准,进行管材内孔与外圆的粗成型,得到粗管坯B;S4.内孔研磨:对粗管坯B进行研磨抛光,去除内孔的氧化膜或毛刺,得到粗管坯B1;S5.外圆减壁磨:将粗管坯B1再次精磨外圆,即得金属薄壁微管。本发明主要成型过程为冷加工,尺寸精度高,加工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