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烟气循环烧结质-热耦合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257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0631038.2

    申请日:2017-07-28

    Inventor: 王淦 王浩 余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测烟气循环烧结质热耦合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烧结机内烧结料层的料层热耦合过程的二维非稳态数学模型;(2)依据均相反应模型和非均相反应模型求解烧结过程中各物质的热效应,再求解数学模型控制方程中的质量源项和热量源项;(3)依据传热传质参数、料层几何结构参数计算控制方程中的对流项和扩散项;(4)计算得到烧结料层内的混料温度及气体温度、底部出口烟气温度及成分;(5)将步骤(4)中的得到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确定经验系数的取值;(6)进行优化仿真,对实际生产中的热工参数和操控参数进行模拟分析,以优化烟气循环烧结工艺。

    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00957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0551085.0

    申请日:2018-05-31

    Inventor: 余波 王浩 王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熔铝炉节能燃烧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炉体,该炉体包括竖直的熔化炉和横向的保温炉;燃烧系统,包括第一燃料喷嘴、点火烧嘴以及空气喷嘴,空气喷嘴用于将预热的空气作为助燃气体引入保温炉内;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以及换向装置,实现一侧蓄热室对熔化炉燃烧产生的余热进行蓄热,另一侧蓄热室对保温炉助燃气体进行预热,并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交替进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熔化炉和保温炉余热回收效率不高,且余热回收难度大,以及熔化炉内燃烧温度较高致使当以空气作为助燃气体容易产生热力型NOX的问题,降低了燃烧系统整体的能耗,且有效平衡了系统烟气、提高了余热回收的效率。

    脱硫活性焦解析烟气资源化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7991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782632.7

    申请日:2016-08-30

    Abstract: 本发明脱硫活性焦解析烟气资源化利用方法,为解决现有方法效率低等问题而发明。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利用活性焦解析塔解析出富二氧化硫烟气;(2)对解析出的富二氧化硫烟气进行预处理;(3)对预处理后的富二氧化硫烟气用氨水喷淋进行清洗后得到贫二氧化硫的净烟气和亚硫酸铵溶液;(4)对亚硫酸铵溶液进行氧化后通过结晶制得硫酸铵。该方法可以将解析烟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经济价值高,方便存储运输的硫酸铵产品,用来解析二氧化硫的氮气在系统内循环利用,无气体外排,不产生二次污染。

    简易测定微生物菌剂中生物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244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60236.6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简易测定微生物菌剂中生物量的方法。所述简易测定方法具体测定步骤为:(1)取待测样品分成若干等份分别进行培养;(2)每隔一预定时间段取出其中一个培养后的样品,置于4℃下保存;(3)培养完毕,测定各份样品在600nm处的吸光度(即OD值);(4)提取并测定各份样品的总蛋白质的浓度;(5)建立总蛋白质浓度与OD值的线性回归方程;(6)测定各份样品中的生物量,建立OD值与测定的生物量的线性回归方程;(7)将总蛋白质浓度代入总蛋白质浓度与OD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以及OD值与细菌数的线性回归方程中,计算出该菌剂细菌数。本发明操作简单、耗时短暂、结果直观可信,针对解决多批次微生物菌剂产品的质量控制问题,对国内微生物菌剂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种高效焦炉上升管热交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81714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87959.2

    申请日:2018-10-31

    Inventor: 余波 王浩 吕冬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焦炉上升管热交换装置。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包括设置在内壳与外壳之间的换热介质流动空间;在所述的换热介质流动空间内设置有分流器、阻流环和/或导流装置。分流器将进入换热介质流动空间的换热介质沿圆周方向进行分布,换热介质经分流器和阻流环均布后,进入上部导流换热空间,由导流装置作用使得换热介质在该区间具有较高的湍动能,经过吸热的换热介质进入上部阻流环和分流器,经出口流出换热器,完成热量交换。该换热器可有效提高夹套换热器换热面的使用率,减少流动死区,提高夹套换热器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