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9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7712.3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性别和年龄的检验项目参考区间构建系统,其包括:从实验室信息系统中获取健康体检者检验数据的集合;对所述健康体检者检验数据的集合进行去重并进行数据纳排以得到备选健康体检者检验数据的集合;基于年龄和性别对所述备选健康体检者检验数据的集合进行数据分组以得到分组结果;对所述分组结果中的各个备选健康体检者检验数据的数据子集进行离群值处理和数据分布描述;利用大数据算法确定各个所述备选健康体检者检验数据的数据子集的参考区间以得到多个参考区间;以及,基于所述多个参考区间,构建连续参考区间。这样,基于真实世界的检验数据来构建检验项目参考区间,提高了可行性并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89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48983.6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16H10/40 , G16H50/70 , G16H50/30 , G16H10/60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宜性评估系统。所述医学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宜性评估系统通过预设参考区间和基于体检数据的集合计算获得的参考区间,评估参考区间的异常率和检验结果的异常等级分布,还评估预设参考区间与该检验项目的文献参考区间之间的一致性,进而生成每一项检验项目的预设参考区间的适宜性评估结果。这样,所述医学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宜性评估系统能够对预设的参考区间的适宜性进行评估,对价值医疗具有重要意义。所述医学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宜性评估系统提取的数据来自真实世界的检验数据,不需要额外招募受试者进行检测,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评估参考区间适宜性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5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77300.5
申请日:2025-02-18
Applicant: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1/7048 , A61K36/8968 , A61P17/06 , A61K125/00
Abstract: 一种小分子化合物麦冬皂苷D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生物药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下调KLF3表达的试剂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下调KLF3表达的试剂包括小分子化合物麦冬皂苷D,结构式为:C44H70O16。本发明通过抑制KLF3的表达用于小鼠皮肤上可以缓解银屑病的皮损,减少褶皱及鳞屑,减轻皮损处表皮增厚情况,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为银屑病损伤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对银屑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00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1753.0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高帧率采集系统,包括:探头,用于向目标区域发射超声波和接收目标区域返回的回波信号;线性发射模块,用于配置具体的发射条件和生成不同的超声电信号以及发射扫描控制指令发送至探头;接收硬件模块,用于对探头采集到的接收回波信号进行前端预处理;算法处理模块,用于将前端预处理后的接收回波信号进行超声数字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生成医学超声图像。本系统实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医学超声成像,给临床医生同时提供清晰可靠的人体心脏的组织灰度、冠状动脉微血管、频谱多普勒的高质量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29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1565876.1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Q1/6886 , A61K45/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胃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新型circRNA标志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标志物为环状线粒体RNA Mito‑circRNR2,其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发现一种新的线粒体基因编码的环状RNA,Mito‑circRNR2,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同时可通过抑制氧化磷酸化、促进糖酵解介导胃癌细胞能量代谢重编程,同时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促进胃癌的发生。本发明公开的Mito‑circRNR2标志物可以有助于胃癌的分子诊断,同时抑制其表达可能为新的胃癌靶向治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2725.3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预测系统。本发明利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探索文献报道与LAGC患者NCT疗效相关临床因素,构建基于一般临床特征的LAGC患者的NCT疗效预测模型,并利用真实世界的大样本LAGC患者队列进一步验证,本发明为NCT疗效的预测和LAGC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为LAGC患者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38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152196.6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任务心肌组织特征定量成像方法和装置,涉及图像技术领域。上述方法包括:确定多任务磁共振成像技术MTT序列;基于所述MTT序列,利用MTT和膈肌导航,在扫描过程中实时调整成像平面,对心肌组织进行自由呼吸式的扫描和图像重建,得到多序列图像,所述多序列图像用于指示心肌组织的损伤,所述多序列图像中的每种序列图像所指示的机体损伤类型不同。本公开可以通过多任务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心肌组织,得到多序列图像,从而有助于通过序列图像,对各种心肌损伤进行准确判断,以辅助临床医生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92802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70799.5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1/519 , A61P35/00 , A61P13/10 , A61P35/04 , A61K33/243 , G01N33/573 , G01N33/574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抑制剂AG270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具体应用于:1)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作为分子靶点在膀胱癌患者顺铂耐药的前期筛查中的应用;2)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作为分子靶点及其抑制剂AG270在治疗膀胱癌中的应用;3)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抑制剂AG270用于增加顺铂的敏感性,并减轻对顺铂的耐药反应。本发明通过将首次发现的膀胱癌患者中的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的蛋白表达量增高的情况,作为使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抑制剂AG270应用在膀胱癌的检测或治疗中的依据,进而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药物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31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0698821.2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33/58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诊断抗MDA5阳性皮肌炎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一种分子标志物在制备用于诊断抗MDA5阳性皮肌炎的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的分子标志物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实验证明皮肌炎患者ICAM‑1、VCAM‑1水平较正常人升高,并且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血清二者水平高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ICAM‑1和VCAM‑1作为诊断抗MDA5阳性皮肌炎的标志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MDA5抗体的检测方法复杂,试剂盒制作、标准品选择困难,免疫沉淀法操作复杂,无法在临床应用中普及的问题。早期发现升高的黏附分子水平有利于诊断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有利于指导下一步治疗,减少皮肌炎患者疾病恶化及死亡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9682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28342.9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6V10/774 , G06V10/26 , G06V10/82 , G16H30/20 , G16H50/30 , G16H50/5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癌症风险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癌症风险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样本对象的样本数据,样本数据包括第一样本影像数据、样本临床数据以及对应的癌症风险标签;对第一样本影像数据进行影像分割,得到只保留肿瘤影像区域的第二样本影像数据;采集第二样本影像数据中的部分样本切片图像,并基于部分样本切片图像提取第一影像组学特征;将部分样本切片图像、第一影像组学特征以及样本临床数据作为输入特征,将癌症风险标签作为训练标签,执行对癌症风险预测模型的迭代训练过程,直至癌症风险预测模型的交叉熵损失小于预设阈值,判断癌症风险预测模型训练完成。本申请能够提高癌症风险预测精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