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807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82970.4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长的装配式建筑单元,涉及装配式建筑,包括多个伞单元;伞单元包括预制柱基础、预制结构柱、预制梁体系和屋面,预制柱基础中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预制承台,预制结构柱插接在安装孔中,并与预制承台相连接;预制承台与预制结构柱之间预置有电线管,预制结构柱中预埋有雨水管;预制结构柱的顶部设有预制钢结构,预制梁体系安装在预制钢结构中,且通过现浇混凝土完成钢制梁与预制钢结构的固定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生长的装配式建筑单元的建造方法。本发明单元化可生长性设计,实现了建筑的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优化了建筑的承重性能和稳定性,实现了管线、雨水收集、照明设施等功能的深度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6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010023331.2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同网同源四管制供冷供热系统,包括冷热源系统、制冷制热系统、输配系统及用户接入系统;其中,冷热源系统为制冷制热系统提供所需冷量及热量来源;制冷制热系统利用冷热源系统提供的冷量及热量并制取用户所需冷冻水及热水,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含蓄能系统;输配系统将制冷制热系统所制取的冷热水输送并分配至用户,经热交换后送回制冷制热站;用户接入系统将输配系统所输送的冷热水与用户末端系统进行冷热交换;所述冷热源系统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本发明利用热泵系统实现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利用四管制系统解决管网冬夏季输送流量差异过大问题,且有条件实现冬季同时供冷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1401660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523542.3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主次梁钢企口刚性组合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预制构件领域。本发明公开了预制混凝土主梁和预制混凝土次梁的连接节点包括顶部现浇叠合层、钢企口连接节点和底部连接节点,预制主梁顶部现浇叠合层和预制次梁顶部现浇叠合层形成预制主次梁的顶部现浇叠合层,在预制主梁连接处现浇区,预制次梁预埋的钢企口和预制主梁预埋的钢企口承压板及锚固筋组成预制主次梁的钢企口连接节点,在预制次梁底部现浇区,预制次梁伸出段、主梁预埋次梁底筋和套筒组成预制主次梁的底部连接节点。本发明通过钢企口连接和使用套筒将主梁预埋次梁底筋和预制次梁底筋伸出段进行连接,使得预制主次梁连接处整体性好,抗弯、抗剪和抗扭承载力强,达到等同于现浇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88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82970.4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长的装配式建筑单元,涉及装配式建筑,包括多个伞单元;伞单元包括预制柱基础、预制结构柱、预制梁体系和屋面,预制柱基础中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有预制承台,预制结构柱插接在安装孔中,并与预制承台相连接;预制承台与预制结构柱之间预置有电线管,预制结构柱中预埋有雨水管;预制结构柱的顶部设有预制钢结构,预制梁体系安装在预制钢结构中,且通过现浇混凝土完成钢制梁与预制钢结构的固定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生长的装配式建筑单元的建造方法。本发明单元化可生长性设计,实现了建筑的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优化了建筑的承重性能和稳定性,实现了管线、雨水收集、照明设施等功能的深度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13270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1002137.6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ython算法的园林造景三维工艺深化方法,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对异形假山的概念模型进行分析,确定深化控制要素;所述控制要素分为图形类的原始数据和数据类的原始数据;在荒料立面的行、列数均确认的前提下,结合异形假山的概念模型核心参数,生成切割立面,并构建grasshopper参数化深化框架,将切割立面输入到grasshopper参数化深化框架,得到切割立面图;输入切割立面图,对山体模型刨除内部结构体后,进行异形假山模块的数据整合与形体优化;实现自动化导出深化模型及出图;封装以上算法为数据可视化插件;利用自动化出图材料,结合后续正向建模软件,配合厂家工艺进行打样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707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94559.2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塔通风系统内通风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由循环神经网络训练获取相应的通风系统控制模型,由传感器网络在隧道内进行数据采集,并在采集数据存在异常时,由通风系统控制模型对通风设备的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并依据报警指令发出的时间构建报警频度,若报警频度超过预期,由训练后的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对通风设备进行故障预测,若由预测数据生成的故障系数超过预期,在对预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后,由通风设备维护知识图谱为通风设备给出相应的维护方案,依次对存在故障风险的通风设备进行维护。可以判断通风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对通风设备的故障预测,在通风设备可能存在故障时,能够提前发现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5368.5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82 , G06Q50/08 , G06F111/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碳公共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AN和GA的夏热冬暖地区低碳建筑设计决策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确定低碳公共建筑的第一设计参数,根据所述第一设计参数获得低碳公共建筑数据集;构建改进GAN模型的网络结构,生成初始低碳公共建筑设计模型;根据所述低碳公共建筑数据集对所述初始低碳公共建筑设计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GA算法进行优化,获得目标低碳公共建筑设计模型;基于所述目标低碳公共建筑设计模型,对新的低碳公共建筑的设计参数进行评估优化。本发明通过集成多任务循环一致生成对抗网络(GAN)与遗传算法(GA),创造了一个闭环的优化建筑生成系统,能自动生成设计方案,实时评估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07749.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加固结构及方法,所述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被加固对象、设置在被加固对象下方的预应力张弦自平衡结构以及支座;被加固对象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被加固对象与预应力张弦自平衡结构通过连接板连接,在对预应力张弦自平衡结构施加预应力时,由于整个预应力张弦自平衡结构一端铰接于支座,另一端滑动铰接于支座,并且连接板对自平衡压杆进行了部分释放,自平衡压杆可以产生轴向的压缩变形和连接板处的转动,因此预应力拉索产生的轴力不会向被加固对象传递,也不会向支座传递,仅有向上的反力通过竖向撑杆和连接板向被加固对象传递,目的是提高被加固对象的承载能力,减小被加固对象的竖向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04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810139783.X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B1/24 , B23K37/06 , E02D33/00 , B23K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快速组装的叠合钢梁;主要由箱梁、下梁连接件和上梁连接件组成,其中箱梁包括顶板、底板、加劲板和腹板;顶板和底板的两侧设有腹板,顶板和底板之间间隔设有多个加劲板;箱梁分为两个,分别是上箱梁和下箱梁,上箱梁底板上间隔焊接下梁连接件,下箱梁顶板上间隔焊接下梁连接件;下梁连接件和上梁连接件上下交替错开,组装后下梁连接件和上梁连接件刚好两两嵌合,相互之间没有空隙;从而保证两个箱梁在施加荷载时可共同作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受力合理、灵活组合可重复使用、节省钢材、造价低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4409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810352419.1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建筑物内设的排风井和新风井,所述的排风井的顶部有与大气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的建筑物的顶部设有铺设在建筑物顶部的用于吸收建筑物顶部的热量的循环水管网,所述的循环水管网的进水端与一循环水箱连接,所述的排气通道为中间细两端粗的烟囱状结构,所述的排气通道的表面缠绕有盘管,所述的循环水管网的排水端与盘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的盘管的出口连接至循环水箱,所述的循环水箱内设有用于调节水体温度的冷却器,所述的新风井的进风端设有空气净化单元。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通风和节能予以有效结合的建筑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