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31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63591.9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IPC: H10K50/844 , H10K59/12 , H10K59/124 , H10K59/131 , H10K59/80 , H10K71/00 , H10K102/00
Abstract: 提供EL器件及制造方法。有机EL器件(100)具有基板(1)、驱动电路层(2)、第一无机保护层(2Pa)、有机平坦化层(2Pb)、有机EL元件层(3)及具有第一无机阻挡层(12)、有机阻挡层(14)和第二无机阻挡层(16)的TFE结构(10)。从基板的法线方向观察时,在形成有第一无机保护层的区域内形成有有机平坦化层,在形成有有机平坦化层的区域内配置EL元件,TFE结构的外缘与引出配线(32)交叉且在有机平坦化层的外缘与第一无机保护层的外缘之间,第一无机保护层与第一无机阻挡层在引出配线上直接接触的部分,第一无机阻挡层的与引出配线的线宽方向平行的截面的形状的侧面的锥角θ(12)小于90°。有机平坦化层具有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0nm以下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28233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880097977.6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7 , G02F1/1333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液晶显示面板(10)、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背面的背光源装置(20)。背光源装置(20)具备:底座(24)、配置于底座(24)且至少沿一个方向上排列的多个LED单元(22)以及与多个LED单元(22)的背面热结合的冷却结构(30A)。冷却结构(30A)具有多个密闭空间(30S),多个密闭空间(30S)的每一个包括在室温下液相(34)与气相(36)共存的制冷剂,多个密闭空间(30S)的每一个与至少沿一个方向排列的多个LED单元(22)的至少1个LED单元(22)对应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886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880089732.9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Inventor: 岸本克彦
IPC: H10K59/124 , H01L29/786 , H10K71/00
Abstract: 基板(10),具有表面,该表面形成有包含TFT(20)的驱动电路;平坦化膜(30),通过覆盖驱动电路使基板(10)的表面平坦化;有机发光元件(40),具有:第一电极(41)、有机发光层(43)及第二电极(44),第一电极(41)形成在平坦化膜(30)的表面上,并与驱动电路连接;有机发光层(43)形成在第一电极(41)上;第二电极(44)形成在有机发光层(43)上。并且,平坦化膜(30)由两层结构构成,两层结构为层叠在TFT(20)上的无机绝缘膜(31)和有机绝缘膜(32),并且在接触孔(30a)的内部埋入包含钛层(411)和铜层(412)的导体层(410),第一电极(41)与导电层(410)电连接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38496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80095519.9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胁志朗
IPC: G09G5/00 , G02F1/13 , G02F1/1368 , G09G3/20 , G09G3/36
Abstract: 灰度级电压级输出部(2,3,4)对于具有断线部位的信号线(20),基于断线部位的位置和信号线(20)的布线电阻(R),将被校正为低于要输出到信号线(20)的灰度级电压(V)的第一灰度级电压(V1)输出到第一信号线部(20a),并且基于断线部位的位置、信号线(20)的布线电阻(R)和预备布线(30)的布线电阻(R3)将校正了应输出到信号线(20)的灰度级电压(V)的第二灰度级电压(V2)输出到第二信号线部(20b)。由此,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沿着有断线部位的信号线(20)的亮度偏差的显示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88653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880091336.X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 夏普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7 , G02F1/1343 , G02F1/1368
Abstract: 液晶显示面板具备第一基板部,该第一基板部具有第一基板及像素电极(102)。像素电极(102)具有:第一狭缝形成区域(111),形成有在与第一取向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位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狭缝(112A~112G);第二狭缝形成区域(121),形成有在与第二取向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方位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狭缝(122A~122H);边界区域(131),设在第一狭缝形成区域(111)与第二狭缝形成区域(121)之间。在边界区域(131)的第一、第二端部(131a、131c)并未形成狭缝,另一方面,在边界区域(131)的中央部(131b)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三狭缝(132)。
-
公开(公告)号:CN111599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11345016.5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IPC: G09G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图像信号修正方法。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扫描线驱动部,其将扫描线信号输出;数据线驱动部,其将数据线信号输出;以及图像信号修正部,其对根据像素要具有的透过率而决定的灰度值进行修正。图像信号修正部进行第一修正,在上述第一修正中,将第一灰度值以第一修正量接近第二灰度值,上述第一修正量基于根据多个像素中的第一像素要具有的透过率而决定的第一灰度值、以及根据继第一像素而选择的上述多个像素之中的第二像素要具有的透过率而决定的第二灰度值的差异状态来决定。第一修正是用于将第二像素的透过率接近与第二灰度值对应的透过率的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047619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780088911.6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川英俊
IPC: G09F9/30 , G02F1/1368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300),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了多个开关元件(303)的显示区域(301);多个供给电路(10),在所述显示区域(301)的周围配置成沿着第一个方向排列并将扫描信号供给到所述开关元件(303);多条第一信号线(11、12、13、1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并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并用于将规定的信号供给到所述供给电路(10);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40、41),将所述第一信号线(11、12、13、14)与所述供给电路(10)进行连接,并用于将所述规定的信号供给到所述供给电路(10)。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40、41)中的一部分在其与所连接的所述第一信号线(12、13、14)发生重叠的部分具有弯曲的曲折部(4a)。
-
公开(公告)号:CN11390633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80038734.2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B5/02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聚光型的背光源(1);液晶面板(2),其具有供来自背光源(1)的光入射的第一线性偏光器(21)和出射该光的第二线偏光器(23);光散射膜(3),其与第二线性偏光器(23)相对;以及第三线性偏光器(4),其与光散射膜(3)相对,光散射膜(3)具备功能层(30),该功能层(30)包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32)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32)所含有的光散射粒子(31),第三线性偏光器(4)具有与第二线性偏光器(23)的偏光轴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偏光轴。
-
公开(公告)号:CN11105220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780094119.1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Inventor: 岸本克彦
Abstract: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在具有挠性的基板上形成多个显示元件而形成显示面板,沿着上述显示面板的外缘而在上述外缘的局部或者全部设置与上述显示面板的外周部卡合的保持部件,准备具有用于供上述显示面板的上述基板载置的表面的支承部件,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载置上述基板,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接合上述保持部件,以比上述保持部件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之间的粘合强度弱的强度使上述基板紧贴于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956398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680088327.6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佐木智雄
IPC: F21V7/09 , F21Y115/10 , F21V7/00 , F21V7/08 , G02B5/08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反射元件具有第一反射面(157)和第二反射面(160),第一反射面(157)对来自光源(151)的出射面(S)的光进行反射,第二反射面(160)将经过第一反射面(157)反射的光朝向光在出射面(S)上的出射方向反射,在含有光源(151)的光轴(L)在内的平面上,第一反射面(157)中的两个椭圆(E1)、(E2)各自的一部分在光轴(L)处相连,椭圆(E1)、(E2)的第一焦点(F1)在第二反射面(160)上,在光源(151)配置为椭圆(E1)、(E2)的第二焦点(F2)在出射面(S)上的情况下,所述平面上光源(151)的光轴(L)与第二反射面(160)上的反射光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9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