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204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15166.6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405 , H01R13/502 , H01R13/648 , H01R43/02 , H01R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尺寸连接器线缆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线缆组件包括绝缘安装座、安装在绝缘安装座内的A面高速端子wafer片和B面高速端子wafer片,A面高速端子wafer片和B面高速端子wafer片相对设置;A面高速端子wafer片和B面高速端子wafer片均包括wafer片和固定设置在wafer片上的高速端子;A面高速端子wafer片和B面高速端子wafer片中的wafer片均包括L型连接部,且L型连接部相互卡接在一起后形成一U型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体组件尺寸偏大、尾部焊线位置需要折弯线缆的技术问题,保障了整体线缆的高速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21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18051.6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无锡大普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芯片信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时钟相位调节方法、以太网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时钟相位调节方法包括:通过获取对端芯片(PHY芯片或MAC芯片)的链路状态以及工作传输速率,进而设置计数器初始值与计数翻转条件,当计数器的值达到所述计数翻转条件时,生成具有相位偏差的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用于PHY芯片或MAC芯片的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输出。本发明使得RGMII接口能够适配各种MAC芯片与PHY芯片的互联场景,提升网卡芯片兼容性,解决RGMII接口数据采样出错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53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85069.8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40 , H01R13/631 , H01R43/20 , H01R4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动板对板连接器及方法,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互相适配的公端组件和母端组件,公端组件包括公端插座和若干成对的公端信号端子,公端信号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臂和刚性接触臂,母端组件包括母端基座、母端插座和若干成对的母端信号端子,母端信号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臂、浮动臂和弹性接触臂,公端插座下端可插接在母端插座内,第一连接臂与弹性接触臂位于同一轴线上,弹性接触臂一端设有V型接触部,第三插接槽一端设有与V型接触部配合设置的让位槽,解决了目前的板对板连接器由于存在加工和装配公差,导致的信号端子发生位置偏移,多个板对板连接器对接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0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90966.8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9 , H01R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解锁结构及高速连接器,解锁结构包括分别用于设置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上的锁紧钩和锁合单元,所述锁紧单元用于固定安装在连接器公端侧面;所述锁合单元包括底座、支撑台、推拉杆和外框架,所述底座用于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安装在连接器母端侧面;所述支撑台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推拉杆一端交铰接在支撑台上;外框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推拉杆,使得外框架与转轴转动连接;外框架上滑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连接有推板,连接杆上套装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推板连接,另一端与外框架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后缺少预紧力,导致连接容易出现松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14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6421.7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接口电接功能的导向微矩形电连接器,包括插座、插头、多个调节件和两个限位件,插座一端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底端开设有多个插针安装孔;插头一端插接在安装腔内,且插头上设置有与插针安装孔对应的插针插接孔;多个调节件间隔排布在插座的相对两面,且调节件的活动端活动插接在插针安装孔内,调节件的活动端为插座的插针,当调节件的调节端移动时,调节件的活动端插入插针插接孔或收回到插针安装孔内;两个限位件分别安装在插座的另外相对两面,按压限位件时,限位件的限位端依次插接在插座和插头的侧面,并完成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能够满足大部分型号或样式的插头安装需求,使用安全且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3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77315.4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R13/6473 , H01R13/647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结构及其高速信号传输阻抗的补偿方法,将所述触发组件设置在连接器的触点区域;由所述触发组件的接头端子和所述高速信号传输端子共同作为所述阳性接触件,通过阳性接触件和阴性接触件进行配合连接,通过所述触发组件在所述触发组件的接头端子与所述阴性接触件接触时改变所述变阻组件的阻值;其中,所述高速信号传输端子先于所述触发组件的接头端子与所述阴性接触件进行配合连接。从而解决了现有的连接器在使用时,其公端区域、母端区域和公母配合区域的阻抗一致性较差,回波和插入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78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13323.2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R13/426 , H01R13/648 , H01R13/6581 , H01R12/71 , H01R12/77 , H01R12/79 , H01R13/639 , H01R43/20 , H01R43/26 ,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太网连接器及装配方法,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以太网连接器包括线端和与线端可拆卸连接的板端,线端包括线端外壳、安装在线端外壳上安装槽内的线端导体组件、一次锁紧组件和二次锁紧组件,一次锁紧组件安装在线端外壳上用于实现对线端导体组件的一次锁紧,二次锁紧组件可拆卸设置在线端外壳上用于实现对线端导体组件的二次锁紧;板端包括板端外壳、屏蔽体、第一绝缘体、中心插针和屏蔽隔板。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线端中线端导体组件不易拆卸、检修不变、容易造成损坏以及以太网连接器板端结构中屏蔽体制造成本较高且前端套筒轮廓度不佳,信号传输过程中前端套筒易发生跳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2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30773.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9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扣压合式数据连接器,包括公母互配的连接器本体和线端连接器组件,连接器本体一端插入线端连接器组件内,与线端连接器组件插接,连接器本体与线端连接器组件之间通过锁定扣件固定;锁定扣件包括盖板和弹性件,还公开了一种锁扣压合式数据连接器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高速连接器采用轴向插入依靠线缆端弹性元件复位锁定和依靠拉带拉动线缆端弹性元件形变解锁的方式,在主板布局局限的情况下,存在线端与板端之间存在插入和解锁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1805.1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R13/502 , H01R13/506 , H01R13/514 , H01R13/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连接器及方法,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包括安装座、外壳、针脚壳体以及针脚;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针脚壳体以及针脚设置在第一安装部的内部;外壳套设在第二安装部的外部,且外壳上还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穿过安装座与母头连接;母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母头的另一侧设置有线缆连接端,在母头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与连接部连接。通过本发明中的装置及方法,连接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灵活组合和配置,提高了连接器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母头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槽,可以方便地固定公头与母头,避免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松动。提高了安装效率和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80327.0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成都速易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398 ,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985 , G06N3/006 , G06F1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连接器快速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PCB差分过孔模型;步骤S2,对各项参数进行批量仿真实验;步骤S3,初步提取出影响过孔信号传输特性的因素;步骤S4,将提取的因素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特征,步骤S5,设计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步骤S6,动态调整输入参数;步骤S7,选出对应的输入参数值;步骤S8,确定仿真模型的结构;步骤S9,结束。在本发明中,通过设定特性阻抗、插入损耗、回波损耗作为衡量信号完整性的性能指标。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特性对影响信号传输性能的因素与反应信号完整性的性能指标进行建模,从而根据输入参数的变化来预测信号完整性的性能变化,实现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性能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