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智能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407752.9

    申请日:2023-04-17

    Inventor: 洪明煌

    Abstract: 一种电池智能控制方法,用于由一控制器所控制的供电模块,其中该供电模块包含至少第一型电池组或第二型电池组的多个电池组,该方法包括:通过该控制器检查所有该多个电池组的状态是否处于可放电的正常状态,而且均为该第一型电池组,若成立,该供电模块以第一放电模式进行放电;否则,略过所有该多个电池组中处于异常状态的电池组,并对其余电池组形成一组以上的电池组串联单元,该供电模块以第二放电模式进行放电;通过该控制器计算所有电池组的电能,并比较个别电池组串联单元的电能,排程出放电的优先级。

    具有可变谐振槽设计的LLC谐振电源转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7691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269884.1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变谐振槽设计的LLC谐振电源转换器,包括:一开关电路电性耦接一输入直流电压,用以将该直流电压转换为切换信号;一可变谐振槽电性耦接该开关电路,用于接收该切换信号以提供一次侧电流;一变压器电路具有一次侧绕组以及二次侧绕组;以及一整流滤波电路,用于整流滤波二次侧电流,以提供输出电压;其中,可变谐振槽电性耦合开关电路以及变压器电路,其包含可变激磁电感、可变谐振电感及可变谐振电容串联在一起,根据输出电流的需求动态地调整LLC谐振电源转换器的增益曲线。

    电源插头装置
    3.
    发明公开
    电源插头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417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071401.0

    申请日:2022-01-21

    Inventor: 张浚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头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电路板、电线组以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上壳主体、穿孔及内盖。上壳主体内设有容置部,穿孔穿设于上壳主体的侧边,内盖固定于容置部之内,内盖内设有容置槽,且穿孔连通容置槽。电线包含芯线,芯线穿过穿孔与容置槽,使芯线容置于容置部内,且容置槽内适于容置胶体以固定芯线而具有防水效果。此外,通过双超声波来让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合更具防水效果。

    具有可替换式电源插头的电动车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486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222514.3

    申请日:2020-11-05

    Inventor: 许仕欣 阮宪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替换式电源插头的电动车充电装置,其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充电线组件、具有电动车辆充电控制箱,其第一端电连接至第一充电线组件和其第二端电连接至电动车,该电动车辆充电控制箱的第一端包括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端子和识别组件,第二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识别装置,设置为与多个导电端子和识别组件配合,以建立电连接并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形成识别‑传感器对。

    具导热结构的磁性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9946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186203.X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导热结构的磁性装置,包含:金属外壳,包含上外壳与下外壳,将磁性装置的组件加以固定,并储存磁性装置运作时的能量;线圈,置于线圈架上,具有不同层数的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导热铜管,由线圈内延伸至线圈外,设置于上述线圈的空隙处,将线圈运作时产生的热量导至磁性装置外部;以及,导线,电性连接于线圈上,传输磁性装置运作时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

    具有防水结构的电源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5509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280835.X

    申请日:2019-04-09

    Inventor: 陈星光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电源连接装置,包含:电源模块,设置有端口与第一橡胶垫圈;其中,端口上分别具有第一纵柱与第二纵柱;连接线,包含连接线外壳;以及,连接头,设置在连接线外壳前端,其连接线外壳前端的表面上并设有第二橡胶垫圈,当电源模块与连接线电性耦接时,藉由第二橡胶垫圈与第一橡胶垫圈互相挤压咬合固定住电源连接装置,藉以提高连接的密封性。

    定电流模式的充电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7025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10002174.5

    申请日:2017-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电流模式的充电方法,包括步骤:借由中央监控模块与充电电池通信,取得充电电池充电时所需的第一电流及第一电压;中央监控模块传送第一电流输出指令与第一电压输出指令至第一充电模块与第二充电模块;第一充电模块与第二充电模块接收第一电流输出指令与第一电压输出指令;第一充电模块输出第二电压与第二电流至充电电池,并传送第二电压输出值与第二电流输出值至中央监控模块,第二充电模块输出第三电压与第三电流至该充电电池,并传送第三电压输出值与第三电流输出值至该中央监控模块;中央监控模块侦测第二电压输出与第一电压之差小于电压预定值,中央监控模块传送比第一电流小之电流预定值的第四电流输出指令至第一充电模块。

    电池充电器的常温降流及高温脉冲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48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984423.4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充电器的充电方法,包括:提供充电器电路;测量充电器内部组件的温度;测量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测量充电器的输出电流;若温度大于或等于一温度预设值且持续第一时间段,停止对电池充电持续第二时间段;若输出电压小于第一电压临界值且持续一第三时间段,以第一定电流值对电池充电;若该输出电压介于第一电压临界值与第二电压临界值之间且持续一第四时间段,以第二定电流值对电池充电;若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电压临界值,以定电压模式对电池充电;及若该输出电流小于第一电流预设值且持续第五时间段,则进入浮动充电。

    具可调整安装高度及方位的电性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932690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710757906.1

    申请日:2017-08-29

    Inventor: 施家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可调整安装高度及方位的电性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一绝缘基座,具有复数个连接端子电性的连接至第一电路板;一TYPE‑C万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设置于绝缘机座上,具有一开口及24个连接端子;及一第二电路板,具有24个接点以及复数个转接接点用于电性连接TYPE‑C万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与绝缘基座,其中绝缘基座相对于第一电路板之高度可调整,使得TYPE‑C万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相对于第一电路板的高度亦为可调整,设置于绝缘机座上的TYPE‑C万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开口与第一电路板平面的法线的相对方位透过绝缘基座上复数个连接端子之配置方式使相对方位为可调整。

    缆线固定组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82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39929.2

    申请日:2013-03-21

    Inventor: 陈星光

    Abstract: 一种缆线固定组件包含缆线以及固定板。缆线的线头包含应力释放部、结合部以及卡合体。应力释放部的一端连接于线体的末端,结合部的一端设置于应力释放部的另一端的表面上,卡合体设置于结合部的另一端的两相对侧上,并从其延伸。固定板包含结合孔、逆止块以及勾部。结合孔形成贯穿固定板,且其形状与结合部及卡合体的整体形状相匹配,逆止块形成于固定板上且邻近结合孔,逆止块包含引导斜面及逆止面,勾部设置于固定板上,用以固定线体中的传导芯线。结合部及卡合体穿置于结合孔并旋转一角度,卡合体于引导斜面上移动并卡掣于逆止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