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1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7630.7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光bopyin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该染料以七元氟硼二吡咯的衍生物和苯甲醛的对位衍生物为原料,经哌啶、醋酸催化缩合而成,合成方法简单,分离提纯方便,产率较高。芳环取代基的引入,使分子共轭性增加,吸收和发射光谱红移,可监测混合溶液中粘度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8908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08654.7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腐植酸磷铵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聚磷酸和矿源腐植酸有机复合,同时氨化接枝成为一种复盐,成为聚合态腐植酸磷铵。并通过尿素、硫酸铵复合活化助剂进一步改性活化,充分激发腐植酸的的活性官能团,并陈化稳定聚磷酸铵的骨架结构,得到一种全新的改性性聚腐植酸磷铵。本发明充分活化了腐植酸,并提高了聚磷酸铵的活性;在养分释放和吸收上,减缓了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提高了磷肥的利用率;协同螯合中微量元素,充分活化了土壤中的不可被作物吸收的养分;为复肥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肥料增效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2966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628096.6
申请日:2021-06-0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101/00 , C08L83/08 , C08F255/02 , C08F283/12 , C08F21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穿网络型双疏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将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环硅氧烷、乙烯环硅氧烷等按比例混合,在碱胶作用下制备氟硅生胶;将氟硅生胶、全氟烷基乙烯、塑料母粒、硫化剂、抗氧化剂胺比例通过高速共混机中加热共混,随后熔融造粒制备互穿网络型双疏塑料母粒。所述双疏塑料母粒各组分质量比为:氟硅生胶,全氟烷基乙烯,塑料母粒,硫化剂,抗氧化剂。该方法在塑料粒子表面原位熔融聚合,形成互穿网络立体结构,制备含氟硅聚合物改性塑料母粒,克服传统物理共混相容性差、添加量大、影响塑料机械及力学性能等缺陷,在家电、特殊流体输送管材、3C产业、日常消费品及化妆品、运动器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9347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711334.5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密度、高相变焓值的形状稳定相变储热(蓄冷)材料,解决了相变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易泄露和不耐形变的缺点。本发明分为两部分:一方面对现有胶凝材料进行重新设计,采用低成本的自身模板法,以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作为胶凝材料,制备高负载量的形状稳定相变材料,从而实现相变材料具有较大的相变焓值;另一方面,采用具有“栅格”且耐迁移的复合包装材料装载上述相变材料,进一步提高相变材料体系的耐迁移和抗形变特性,从而整体上实现相变储热(蓄冷)材料的轻量化和高相变焓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46739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810302014.7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D409/14 , C09D163/10 , C09D183/07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引发剂含双咔唑的噻吩二甲酮肟乙酸酯的制备方法。咔唑与1‑溴丁烷在氢氧化钾、DMSO体系中反应得到中间体Ⅰ;中间体Ⅰ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得到中间体Ⅱ;在三氯化铝催化作用下,中间体Ⅱ与2,5‑二(氯甲酰)噻吩发生Friedel‑Crafts反应得到中间体Ⅲ;在混合溶剂甲醇‑水的条件下,中间体Ⅲ与盐酸羟胺反应得到中间体Ⅳ,最后中间体Ⅳ与乙酸酐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光引发剂含双咔唑的噻吩二甲酮肟乙酸酯。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工艺先进,溶剂可回收利用,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42966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28096.6
申请日:2021-06-0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8L23/12 , C08L101/00 , C08L83/08 , C08F255/02 , C08F283/12 , C08F21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穿网络型双疏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将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环硅氧烷、乙烯环硅氧烷等按比例混合,在碱胶作用下制备氟硅生胶;将氟硅生胶、全氟烷基乙烯、塑料母粒、硫化剂、抗氧化剂胺比例通过高速共混机中加热共混,随后熔融造粒制备互穿网络型双疏塑料母粒。所述双疏塑料母粒各组分质量比为:氟硅生胶,全氟烷基乙烯,塑料母粒,硫化剂,抗氧化剂。该方法在塑料粒子表面原位熔融聚合,形成互穿网络立体结构,制备含氟硅聚合物改性塑料母粒,克服传统物理共混相容性差、添加量大、影响塑料机械及力学性能等缺陷,在家电、特殊流体输送管材、3C产业、日常消费品及化妆品、运动器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51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950137.9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7C67/307 , C07C69/62 , C07C69/003 , C25B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盐酸副产物生产氯代脂肪酸甲酯的方法,盐酸副产物管道与电解槽连接,电解槽上部与氯化塔连接,氯化塔上部与吸收塔连接;氯化塔下部与脱挥塔连接,脱挥塔连接至氯代脂肪酸甲酯储罐。其方法是将盐酸副产物与氯代脂肪酸甲酯副产盐酸混合,通入到盐酸电解槽中,逸出的氯气中及夹带氯化氢和水蒸气,混合气体经冷凝;将脂肪酸甲酯从氯化塔塔顶泵入,冷凝后的混合气体从氯化塔塔底引入,塔温50-120℃下进行反应;将反应得到的氯代脂肪酸甲酯通入脱挥塔,在真空下5-20KPa,温度为50-120℃,脱除氯代脂肪酸甲酯中残余气体后即得氯代脂肪酸甲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副产盐酸的滞销问题,消除氯代脂肪酸甲酯生产中氯气和副产盐酸的制约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19590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88790.7
申请日:2020-08-28
IPC: B32B27/32 , B32B27/30 , B32B27/08 , B32B15/20 , B32B15/085 , B32B27/06 , B32B27/36 , B32B15/09 , C09K5/06 , B65D33/02 , B65D33/00 , B65D8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耐迁移、抗形变的柔性相变材料封装袋及其制备方法,该封装袋是由复合膜(2、3)加工形成的柔性扁长袋(1)和夹粘在中间的分隔膜(4)构成,其中扁长袋(1)的一端端口或两端端口开放,夹粘其中的分隔膜(4)至少为两条,均沿柔性扁长袋(1)的长度方向平行排列,以构建形成封装袋内部的长条栅格。本发明巧妙设计的长条栅格分隔膜不仅有效的赋予了柔性封装袋抗形变的特性,以弥补现有柔性包装袋内相变材料分布不均的缺陷,且因轻质、阻隔性好,使其获得的储热蓄冷体系具有较大的相变焓值,可实现相变蓄冷材料的轻量化和低成本化,在食品、医药品等冷链运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4936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2999.8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C09J7/10 , C09J183/04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29/04 , C09J175/04 , A41D1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口罩密封贴合性高分子条状薄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硅凝胶、水凝胶、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硅凝胶由107硅胶、硅油、固化剂制成,水凝胶由水、甘油混合物、聚乙烯醇制成,聚氨酯由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醚、聚丙二醇、聚酯二元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小分子扩链剂合成。所制得的材料具有高度自粘性,能在皮肤水性、油性情况下拥有很好的黏贴性,一面高度紧密地贴合于使用者面部,另一面与口罩主体的周缘紧密贴合,解决口罩佩戴时口罩面部的密封性,尤其是鼻梁处的贴合性。本发明的自粘性高分子材料与口罩的无纺布具有粘结性,同时与人体皮肤具有粘性,容易从皮肤上撕下来,不残留,可耐环氧乙烷消毒。
-
公开(公告)号:CN1112176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43185.X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虾稻共养生态肥,该虾稻共养生态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各组分:水溶性聚磷酸铵20-50份、氯化钾10-20份、尿素10-25份、活化腐植酸2-10份、改性过碳酸钠1-10份,改性过氧化尿素1-10份、生物活性钙1-5份。本发明针对“虾稻共作”模式下大量施用常规复合肥导致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水质恶化、龙虾病害、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提供一种虾稻共养生态肥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改善土壤环境,改水增氧,增强肥料肥效期,促进虾稻对营养的吸收,起到增产增收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