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光纤型四分之一波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49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55879.X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新型高双折射光纤制作的全光纤型四分之一波片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CO2激光加热拉丝技术拉制了晶体衍生光纤,该光纤属于高双折射光纤,且拍长具有厘米量级。然后,将保偏光纤和超低双折射光纤分别作为器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光纤,截取晶体衍生光纤的四分之一拍长,调整熔接前保偏光纤和波片光纤的对准情况并观察输出端的偏振态,最终制得质量较好的四分之一波片。本发明制备的全光纤型四分之一波片在‑5℃至200℃的温度范围内都保持良好的圆偏振态,且其损耗低、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对恶劣环境下的光纤电流传感系统、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光纤通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近场扫描光纤探针的热反射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102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32354.4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场扫描光纤探针的热反射成像系统,包括由激光器和光纤耦合器构成的探测光源模块;由光纤探针与音叉构成的传感模块;由三维位移台、音叉反馈式原子力控制系统构成的反馈控制模块;由平衡光电探测系统、锁定放大系统构成的噪声抑制模块;由受调制光源构成的泵浦光源模块;该系统使用传感模块结合反馈控制模块对样品进行扫描完成温度成像,使用噪声抑制模块对接收的反射光进行降噪提高热反射信号的信噪比;最后使用泵浦光源模块加热样品结合锁定放大系统,进一步提高信噪比。本发明可以在电子芯片处于工作时,完成对芯片瞬时温度的测量,同时可以测量芯片不同微区的温度。

    基于压缩感知的锥形光纤单像素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886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81474.9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锥形光纤单像素成像系统及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的锥形光纤单像素成像系统及方法,包括:锥形多模光纤、二维微米移动台、成像模块、信号收集模块和点探测器;锥形多模光纤安装在二维微米移动台上,通过二维微米移动台调节锥形多模光纤的位置,激光光源经过锥形多模光纤传输后出射多模干涉散斑,用于照射并调制样品信息。锥形多模光纤的末端芯径可以控制在微米级,通过减小末端芯径来缩小散斑照明视场进而实现更小尺寸样品的成像并结合压缩感知技术实现计算超分辨成像。该方法的成像极限远高于普通多模光纤的成像极限。

    一种用于产生柱矢量光束的掺镱光纤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16598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2759.X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产生柱矢量光束的掺镱光纤激光器,激光器装置包括:泵浦光产生单元、空间链路单元、功能结构单元和光束监测单元。泵浦光产生单元用于产生泵浦光,并向空间链路单元发射所述泵浦光;空间链路单元用于接收所产生的泵浦光,对接收的泵浦光进行相关处理后经过光纤向功能结构单元传输;功能结构单元用于对所述待处理光线进行相位调制,满足一定的相位关系;光束监测单元用于对所述光束进行相位调整,以获得预设偏振分布的柱矢量光束,并通过光学器件进行监测显示。该光纤激光器实现了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产生柱矢量光束,具有结构稳定、产生光束纯度高和效率高等优点,在材料加工、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抗弯曲低串扰光子轨道角动量光纤波导

    公开(公告)号:CN11441528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067754.3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弯曲低串扰光子轨道角动量光纤波导,光纤从中心向外依次为第一芯层、第二芯层、第一包层、第二包层、和第三包层,其中第三包层最厚,第一芯层次之,第一包层最薄;第一包层的折射率最小,第二包层次之,第二芯层的折射率最大。本发明波导结构能够有效调控OAM轨道角动量不同模式输出,模式间有效折射率差大于2×10‑4,模式容易分离,便于复用与解复用。本发明波导OAM轨道角动量纯度高,模式间串扰小,适合光纤通信SDM空分复用系统的长距离传输,能够满足400G高速传输系统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

    芯片结温监测系统和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03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01356.8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结温监测系统和方法,可以对处于工况下的半导体器件进行实时的高速的温度场测量和传感,检测结果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监测系统包括:激光发出端,适于发出激光;参考光栅和探测光栅,布置在激光路径上,探测光栅位于待测芯片上,其中,激光在激光路径上行进后形成检测信号,检测信号携带待测芯片的温度传感信息;色散元件,色散元件的色散值配置为满足将检测信号的频域信息映射到时域上的需求值,且色散元件适于处理检测信号;以及数据处理终端,配置为通过光谱反演算法对经处理温度传感信息进行处理,以得到待测芯片对应的温度曲线。

    一种基于膜片振动耦合型波导微环超声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6067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26088.9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膜片振动耦合型波导微环超声传感器,属于光学微纳传感器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单模光纤、以及集成于单模光纤端部的支架、波导微环和振动膜片;振动膜片通过支架固定在单模光纤的轴线上,波导微环位于单模光纤与振动膜片之间,波导微环的光信号输入/输出端与单模光纤一端相连,波导微环距离单模光纤的最远端为水平段;振动膜片靠近波导微环的端面上设有与波导微环水平段平行的波导。外部声压作用于振动膜片使其发生形变,进而改变振动膜片与波导微环的间距,使得其耦合效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返回光的强度,通过检测光强的变化即可实现对超声波信号的探测;在振动膜片谐振频率处,该传感器灵敏度最高。

    一种在基于包层紫外光刻的光波导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11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08246.1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包层紫外光刻的光波导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板上制备下包层;对所述下包层进行预曝光,即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环境下对其进行大面积、低能量的紫外曝光;在常规空气环境下,对所述预曝光后的下包层进行紫外光刻;对光刻完成的下包层进行显影,获得光波导对应的凹槽;在显影后的下包层上制备芯层,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大面积曝光,紫外固化芯层;在固化的芯层上制备上包层,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大面积曝光,紫外固化上包层。本发明解决了直接紫外光刻过程中的氧阻聚问题,无需在紫外光刻过程中提供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氛围,降低了粗糙度,操作简单,制备效率高。

    一种基于光纤端超透镜的笔光刻系统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432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321468.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端超透镜的笔光刻系统和制备方法,属于光学微纳米结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单模光纤端面借助双光子激光直写技术制备超透镜,将制备的超透镜与其他光学器件结合搭建笔光刻系统。由于超透镜能够解决现有透镜技术中存在的灵活性差、尺寸受限、效率低等问题,并且能够实现对于光束相位、幅度、偏振完全控制,克服了传统笔光刻系统体积大、成本昂贵、效率低、难以集成等问题;本系统通过结合光纤端超透镜,能够在任意基底材料和制备环境下高精度地制备微纳器件,节约制备成本和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