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超越功能的水解酸化和生物反应合建处理池

    公开(公告)号:CN11176287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54876.3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越功能的水解酸化和生物反应合建处理池,包括水解酸化池和生物反应池,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生物反应池的结构合建,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生物反应池共用一个底板,所述水解酸化池的顶板略高于所述生物反应池,所述顶板的过渡段设置有踏步,所述水解酸化池和所述生物反应池分别为两格以上并延对称轴线左右对称布置。本发明将水解酸化池、生物反应池、超越渠进行合建,节约用地,减少工程投资;超越渠可根据进水水质的情况,实现进水对水解酸化池的全部或部分超越,提高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和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利用率,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改善处理后的出水水质。

    具备初期雨水与旱流混接污水截流功能的合建式雨水泵房

    公开(公告)号:CN1114562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80220.7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初期雨水与旱流混接污水截流功能的合建式雨水泵房,包括雨水泵房本体,所述雨水泵房本体上设置有水池内垫层和出水箱涵,所述雨水泵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所述第一集水池和所述第二集水池的进水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箱涵和粗格栅,所述第一集水池和所述第二集水池内底坡处分别设置有横截沟,所述第一集水池和所述第二集水池的底坡一侧分别设置有流槽;本发明将截流设施设置在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之间的合建式雨水泵房,可实现对初期雨水与旱流混接污水进行截流、提升,具备构造集成度高、节约用地、投资较省等诸多优点。

    混凝沉淀调蓄池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208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23109.1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沉淀调蓄池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设备间和混凝沉淀调蓄区,所述设备间位于混凝沉淀调蓄区的上部,所述设备间内包含进加药装置和鼓风机,所述混凝沉淀调蓄区包括进水箱、进水格栅井、冲洗室和集水沟,所述进水箱与进水格栅井相连,所述进水格栅井位于冲洗室上部,所述冲洗室将混凝沉淀调蓄区划分成若干廊道,每个廊道中间设有分隔墙,所述冲洗室上安装有冲洗拍门,所述集水沟位于混凝沉淀调蓄区的另外一侧,所述集水沟内设有冲洗水排空泵和净化水排空泵,所述设备间通过供气管与混凝沉淀调蓄区联通,所述供气管靠近混凝沉淀调蓄区的一端设有穿孔曝气管。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沉淀调蓄池占地紧凑,效率高,且能提高出水水质。

    水池自动液压底阀清淤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1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01911.3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池自动液压底阀清淤装置及清淤方法,调蓄池包括蓄水区,冲洗室设置于调蓄池的其中一内侧部,跌水台阶设置于蓄水区的内部并与冲洗室相邻,调蓄水池进水管与冲洗室的上部相通,调蓄水池出水管与连通于调蓄池的另一底部,冲洗室通过液压底阀与蓄水区连通,冲洗室的底部设置有冲洗室泄水口,液压底阀和液压杆均安装于冲洗室泄水口,液压杆固定于液压底阀。本发明在调蓄池排空后,液压底阀打开,冲洗室中的冲洗水进入水池并带走蓄水池中的污泥;液压底阀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结构,倾斜面坡向蓄水区,减少冲洗室泄水冲洗时的水头损失;冲洗室的泄水口底部四周安装密封橡胶圈,确保液压底阀关闭时,冲洗室的密封性。

    多功能污泥泵房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0741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0032502.1

    申请日:2016-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污泥泵房,至少包括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剩余污泥泵房以及配水井以同心圆方式一体化集中布置;同心圆包括中心圈、中圈和外圈,中间提升泵房、回流污泥泵房以及剩余污泥泵房分别设置于外圈,外圈与二沉池出水管相连通;回流污泥集水井、剩余污泥集水井分别设置于中圈并分别与相应的泵房相连通,中圈与二沉池回流污泥管相连通;配水井设置于中心圈,配水井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生物池相连通,配水井的另一端通过配水管与二沉池相连通。本发明的一体化组合式设计,占地面积较小、工程投资较低、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

    节能型内回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7532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482680.0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内回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节能型内回流系统包括回流泵、水平穿墙管、直角弯头、立管和止回升降阀;该使用方法包括启动回流泵,止回升降阀中的止回碗位于下部,止回碗的顶部标高低于缺氧池的液位,好氧池内的水通过回流泵提升到缺氧池内;关闭回流泵,由于缺氧池的液位高于好氧池内的液位,缺氧池内的水将通过内回流系统流入好氧池末端,止回碗内的液位将低于缺氧池的液位;当回流泵需再次启动时,好氧池内的水通过内回流泵的提升从止回碗顶部溢出。本发明通过在内回流系统中设置止回流升降阀,可以有效降低内回流系统的能耗,当回流泵正常运行时,无需克服传统止回装置的阻力,回流泵的扬程将降低30%以上。

    全地下式垂直螺旋格栅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5621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80356.8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下式垂直螺旋格栅井,至少包括格栅井、进水管、出水管和垂直螺旋格栅,所述格栅井的一侧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格栅井的另一侧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垂直螺旋格栅安装在所述格栅井的内部,所述垂直螺旋格栅上的进水孔通过所述格栅井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垂直螺旋格栅,格栅井无需倾斜安装,从而减少了格栅井的占地尺寸;提升段采用密封圆筒结构,可防止臭气外泄;压榨段采用渐缩管结构,在渐缩的过程中对栅渣进行压榨,进一步降低栅渣的含水率,减少栅渣的体积,从而降低栅渣的运输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