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68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294841.3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酸锂微米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锰酸锂微米片材料为由锰酸锂尖晶石结构晶体纳米颗粒紧密排列而成的二维片状结构,其厚度均匀,连续性好,稳定性高。制备方法为:将富氮/氧共价有机聚合物与锰盐、锂化合物、掺杂金属盐均匀混合后,熔融煅烧,得到锰酸锂微米片材料。将富氮/氧有机聚合物和锰盐、锂化合物、掺杂金属盐等金属源均匀混合,干燥;然后在活性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锰酸锂微米片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锰酸锂微米片材料具有大的连续的二维片层结构,导电性高、比容量大;同时微米片中掺杂的少量金属如Al和Ni等进一步使其稳定性改善,抑制结构型变,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容器储能、电化学提锂及锂离子吸附。
-
公开(公告)号:CN110540216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910743214.0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H01G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基普鲁士蓝类似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含过渡金属元素的碳材料置于含金属氰根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浸泡,浸泡之后在溶液中加入酸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水洗、干燥,得到碳基普鲁士蓝类似物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相比于传统的普鲁士蓝类似物材料,具有高的容量,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和稳定性。合成的复合材料中普鲁士蓝类似物内外稳定均匀分布且颗粒较小,增强了普鲁士蓝类似物的利用率及电化学性能,而作为载体的碳材料更可以大幅度改善电极的导电性,因而作为电极材料对离子很有极高的容量。因此作为电池或电容器时,在储能和离子吸附中具有很高的容量,可广泛应用于储能和离子吸附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75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34033.8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聚多巴胺和银纳米颗粒包覆在聚苯乙烯纳米纤维表面,采用层层自主装调节银/聚多巴胺厚度,利用高温碳化直接去除聚苯乙烯纤维模板制得。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银纳米颗粒分布均匀,制备出的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富氮多孔,管壁厚度可控,该复合材料是制备活性电催化剂用于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前途。
-
公开(公告)号:CN10434285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581855.8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孔碳纳米纤维毡及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纤维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高分子聚合物和造孔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聚合物溶液;第二步: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将上述聚合物溶液纺成纳米纤维毡;第三步:将第二步的纳米纤维毡在空气气氛下完成预氧化过程,将预氧化后的纳米纤维毡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经高温碳化得到多孔结构的碳纳米纤维毡。所述的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多孔碳纳米纤维毡,将多孔碳纳米纤维毡直接附在集流体上即构成电极。本发明选用廉价可回收利用的二甲基砜为造孔剂,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12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07667.0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2F1/4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9 , C02F1/4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吸附脱盐用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多孔碳材料在水中超声分散,加入Nafion溶液和粘结剂,机械搅拌共混制备浆液,浆液静置过夜,除去上清液后,经烘干形成絮状混合物,将混合物用乙醇润湿辊压在惰性导体上,得到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或者,包括步骤b:将多孔碳材料在水中超声分散,加入粘结剂,机械搅拌共混制备浆液,浆液静置过夜,除去上清液后,经烘干形成絮状混合物,将混合物用乙醇润湿辊压在惰性导体上形成多孔碳电极,利用高压电场将Nafion溶液喷涂于多孔碳电极表面,得到Nafion/多孔碳复合电极。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电容脱盐过程中相同离子的排斥效应,提高电流效率,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325716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40942.5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硅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和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机硅纳米粒子修饰电极是表面修饰巯基或氨基功能化的有机硅纳米粒子的电极。以含有机官能团的硅烷物质为硅源,在适量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在室温下得到均匀的超细有机硅纳米粒子;进一步通过原位组装或缩合的方法在电极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有机硅纳米薄膜,由此得到含不同功能基的有机硅纳米粒子修饰电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该修饰电极组装的传感器件,该器件可用于痕量重金属的检测。由于制备中采用单一的功能有机硅作为硅源,因此纳米表面的功能基含量丰富。利用此纳米粒子作为传感界面将大大提高被分析物如痕量重金属(Pb,Hg、Cu等)在该传感器中的高灵敏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793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2465.9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捕获CO2及回收锂电池中锂离子的疏水选择性透过膜、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疏水选择性透过膜包括钴基二维导电金属有机框架疏水支撑层及离子液体聚酰胺锂离子选择层。本发明将废旧电池正极中锂离子选择性回收和CO2捕获相结合,实现了同步回收‑减碳的效果,并将传统的金属浸出回收前处理,优化为电化学直接回收,将传统的TMC水相界面聚合优化为TMC‑离子液体界面反应,结合导电MOF材料静电纺丝技术,简化了回收过程,实现绿色环保且可重复使用的回收方式,提高了锂离子的回收选择性和回收效率,同步实现了碳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04820008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173242.5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G01N27/3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锌纳米管/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1)将高分子聚合物和盐类化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聚合物溶液;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将上述聚合物溶液纺成纳米纤维原丝;(2)将上述的纳米纤维原丝在空气气氛下完成氧化过程得到氧化锌纳米管;(3)将活性石墨烯颗粒与氧化锌纳米管复合得到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液,并涂敷于电极上即可得到氧化锌纳米管‑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电极。本发明制得的产品由于其制作方便,成本较低,稳定性好,其电极修饰材料氧化锌纳米管比表面积大,表面富含羟基可与重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吸附在其表面的石墨烯更增加了其导电性,因而作为传感电极在测定水体中痕量重金属铅离子浓度时具有灵敏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659666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44225.2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8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氧化锆/碳纳米复合纤维修饰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修饰电极为多孔氧化锆/碳纳米复合纤维负载在电极表面。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含锆盐的纳米纤维,经过稳定化,预氧化及碳化得到多孔氧化锆/碳纳米复合纤维后,将多孔氧化锆/碳纳米复合纤维分散于溶剂中,加入全氟磺酸Nafion后超声得到悬浮分散液,然后滴涂在电极表面,即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该修饰电极对有机磷高灵敏测试的传感器件。本发明制作方便,成本低,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氧化锆/碳纳米复合纤维富含多孔,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且在纤维表面及内部,氧化锆分布均匀,粒径约为3‑6纳米,所得的氧化锆以四方相晶体为主,活性高,对有机磷检测灵敏。
-
公开(公告)号:CN10554076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73872.X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C02F1/4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91 , C02F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吸附脱盐用分子筛/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分子筛结构材料与多孔碳材料的质量分数比10~40%:60~90%。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孔碳材料和分子筛结构材料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分散液,加入粘合剂,得到混合液,搅拌,烘干,得到复合材料,润湿,辊压压覆在惰性导体上,即得。本发明将多孔碳材料与分子筛结构化合物掺杂复合制备成电极,所掺杂的分子筛可有效提高电容器的电荷效率,改善脱盐性能,在电容脱盐方面拥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可广泛用于苦咸水与海水的淡化,硬水软化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