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8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3535.9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鲁进亮 , 孟若轶 , 李业勋 , 时蓓玲 , 费晓璐 , 郑维尧 , 金震天 , 周睿熠 , 干诗沁 , 姚人臣 , 严昇 , 陈曦灵 , 曹琪竑 , 徐嘉遥 , 姚艳 , 朱卉 , 毛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模拟的施工项目可视化管理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涉及项目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使用BIM搭建施工可视化模型;进行场景仿真,并获取进程阶段点以及跨域阶段点;获取施工进度模型以及项目工人的待优化点;构建协作平台,并进行实时共享;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施工项目的可视化管理方法中,无法有效对施工场地内项目工人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在项目工人的施工行为出现异常时,无法基于可视化的施工模型对异常行为进行排查,进而使施工项目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605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60852.0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海上光伏支架的吊具,包括吊架,两根长、短吊杆,四条吊臂,四套吊臂转动机构和四个抱箍。吊架为由两根长、短主杆构成的矩形框架;该吊架的顶面四个角部各自固定一个上耳板;两根长、短吊杆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吊架的两根长主杆的两头底面上;吊臂包括套管、垂直地连接在套管的底部的水平杆、连接在水平杆的外端顶面与套管的顶部外表面之间的斜撑杆和安装在水平杆的外端底面上的下耳板;四条吊臂各自通过套管一一对应地套装在两根长、短吊杆的下部;四套吊臂转动机构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四条吊臂的底部;四个抱箍各自通过挂环一一对应地悬挂在四条吊臂的下耳板上。本发明能保持光伏支架的倾斜状态,确保光伏支架的精准吊装。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6819.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0631 , G06Q50/08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建模的施工项目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施工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使用BIM建模将施工场地放置在空间坐标系内,获取所有施工项目对应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获取施工限制空间以及获取施工冲突空间;建立规划时间轴,对施工冲突空间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获取冲突时间并进行施工调整;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的用于施工项目管理的方法中,无法有效对施工项目的冲突发生的时间以及位置进行有效预测,导致施工项目会因占地冲突干扰正常的施工进程,从而影响整体施工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96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6418.0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F16/25 , G06F18/22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文件数据对齐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施工文件数据对齐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所有施工文件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确保数据类型统一;使用数据对齐算法,将不同数据源的施工文件数据进行匹配和对齐;将对齐后的施工文件数据进行整合和合并,从中筛选出一份基准数据作为整合的基础;以基准数据为标准,生成一个统一的数据集,并剔除其中的重复数据;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的施工文件数据对齐技术还存在对重复数据的判断以及去除不够精准,导致施工文件易出现数据缺失以及重复数据过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103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3433.7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鲁进亮 , 孟若轶 , 李业勋 , 时蓓玲 , 费晓璐 , 郑维尧 , 金震天 , 周睿熠 , 干诗沁 , 姚人臣 , 严昇 , 陈曦灵 , 曹琪竑 , 徐嘉遥 , 姚艳 , 朱卉 , 毛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的施工三维模型数据标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施工模型数据标记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基于BIM构建施工三维模型;用户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构件进行单次数据标记;对所有建筑构件自动标记尺寸信息;将用户标记的建筑构件命名为已标记构件,提取建筑构件以及已标记构件的三维模型,通过图像识别以及尺寸信息对建筑构件以及已标记构件进行匹配;通过匹配确定建筑构件的构件类型,再对建筑构件进行完整数据标记;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的施工模型数据标记技术还存在过度依赖人工标记,导致对于施工模型的数据标记易出现错误以及出现遗漏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