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引起下卧既有盾构隧道隆起变形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957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83061.5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引起下卧既有盾构隧道隆起变形的计算方法,首先明确基坑与下卧盾构隧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相关参数,合理建立坐标系统,由此构建计算分析模型;而后考虑盾构隧道发生纵向变形时既受弯又抗剪以及基坑土体开挖后地基参数沿隧道纵向的变化(开挖扰动效应),将盾构隧道等效为Vlasov地基模型中的Timoshenko梁,作用于隧道处的基坑开挖卸荷作用采用Mindlin解计算,由此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得到隧道在基坑开挖卸荷作用下的挠曲线微分方程;最后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下卧既有盾构隧道隆起变形。

    一种考虑列车长期作用的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203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0159201.X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列车长期作用的重载铁路隧道底部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相关规范及工程经验确定隧道底部结构设计参数的初始值,而后采用车‑轨‑隧一体化数值模型计算该设计参数条件下隧道底部结构的应力分布及应变比值,并采用基于损伤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得到单次列车作用引起的隧道底部结构的动力损伤,进而采用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计算隧道底部结构关键位置的累积损伤值,将计算得到的累积损伤值和隧道底部结构的临界损伤进行比较,当计算结果达到临界损伤指标时,即为隧道底部结构的设计参数,当差别较大时,调整设计参数,按以上步骤重新进行计算,直到得到最终的设计参数。

    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法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104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18557.6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降压减渗的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法,在强透水地层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在基坑四周设置不透水的围护结构,在基坑底部设置具有一定强度并能部分透水的、渗透系数为基坑底部原地层渗透系数1%~2%的降压减渗层来对地下水进行控制,允许部分地下水通过降压减渗层渗入基坑,降低作用于基坑底部降压减渗层的水压力。本发明施工难度小,工程造价低,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小,便于工程应用。

    一种水下隧道最小埋深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6350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94330.3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隧道最小埋深确定方法,考虑水下隧道设计过程中的加固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分块方案对隧道埋深的影响,首先根据水下隧道工程两端的接线条件以及线路的坡度初步确定隧道的纵断面,而后选定隧道的关键断面,计算加固条件下关键断面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最小埋深,同时计算隧道加固后运营期的渗水量,当计算所得渗水量小于隧道运营期渗水量控制标准时,所确定的埋深即为隧道的最小埋深。在确定隧道的最小埋深时整座隧道所有关键断面均需满足最小埋深的要求。本发明在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降低工程造价。

    多维减隔震支座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6332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046289.5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减隔震支座,所述隔震支座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设有可相对上盖板水平滑动的支座中板,该上盖板的下表面外缘处设有限位结构;所述上盖板与支座中板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腔室,在腔室装有剪切铅芯块,所述支座中板的侧端面与所述限位结构之间具有水平间隙,该水平间隙内装有形状记忆合金弹性元件;所述支座中板与下盖板之间通过多个铅芯减震组件相连;所述下盖板上装有第一铅芯以及包绕所述第一铅芯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顶端装有抗拔板,该抗拔板顶端与所述支座中板的下表面之间具有竖直间隙。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支座不能有效进行三维减隔震的问题,并实现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多重减隔震目的,同时具有抗拔、抗扭功能。

    高纯五氟化磷气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1760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43426.7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纯五氟化磷气体的方法,将五氧化二磷装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反应容器中,通入无水氟化氢,维持温度在-20℃~0℃之间;按化学反应计量,无水氟化氢过量50%~60%;反应3~5h。反应完成后,边搅拌边间歇式添加60%发烟硫酸,发烟硫酸用量比理论值大35%~40%。将反应中间产物120℃~150℃下加热分解产生五氟化磷;产物经导入冷凝器冷却除杂,得到高纯度的五氟化磷。本发明得到的PF5主含量大于99.9%,杂质含量低,含水量小于10ppm,HF含量小于50ppm。且工艺设备相对简单,有利于产业化实施。

    基坑开挖引起下卧既有盾构隧道隆起变形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95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811383061.5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引起下卧既有盾构隧道隆起变形的计算方法,首先明确基坑与下卧盾构隧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相关参数,合理建立坐标系统,由此构建计算分析模型;而后考虑盾构隧道发生纵向变形时既受弯又抗剪以及基坑土体开挖后地基参数沿隧道纵向的变化(开挖扰动效应),将盾构隧道等效为Vlasov地基模型中的Timoshenko梁,作用于隧道处的基坑开挖卸荷作用采用Mindlin解计算,由此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得到隧道在基坑开挖卸荷作用下的挠曲线微分方程;最后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基坑开挖引起的下卧既有盾构隧道隆起变形。

    隧道开挖及爆破荷载作用下邻近埋地管道的力学分析模型及振速控制标准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328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811383113.9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开挖及爆破荷载下邻近埋地管道的力学分析模型及其振速控制标准确定方法,力学分析模型包括隧道开挖卸荷和爆破扰动两种工况下的管道横、纵向力学模型,其振速控制标准通过力学分析模型的计算值与管道失效的理论值对比分析确定。其中,隧道开挖卸荷影响下的管道横向力学分析模型中埋地管道被视为土体弹性介质中的弹性圆环;隧道开挖卸荷影响下的管道纵向力学分析模型中管道被视为支撑于土体的Winkler地基梁;隧道爆破扰动影响下的管道被视为支撑于土体的粘弹性地基梁;管道失效理论值依据vonMises屈服准则确定。本发明实现了隧道开挖爆破对管道影响的定量分析,使得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管道的材料性能,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孔距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525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28483.7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孔距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工程经验初步确定双液注浆的初始参数,建立考虑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黏度时空效应的柱形渗透扩散理论模型;将相关初始参数代入到理论模型中,计算不同注浆压力下浆液的扩散半径,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注浆压力‑浆液扩散半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的变化情况选择最佳的注浆压力和浆液扩散半径;判断所选择的注浆压力是否满足现场的安全施工要求,若不满足,则调整注浆设计参数重新计算,若满足,则可以根据此注浆压力对应的浆液扩散半径进行钻孔间距的设计;采用两序次注浆方法,Ⅰ序孔间距采用浆液扩散半径的两倍,Ⅱ序孔内插于Ⅰ序孔,对目标区域进行补充注浆,其间距采用浆液扩散半径值。该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双液浆的黏度时空效应,可以对隧道周边围岩进行有效加固,实现隧道的安全开挖。

    隧道开挖及爆破荷载作用下邻近埋地管道的力学分析模型及振速控制标准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328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83113.9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开挖及爆破荷载下邻近埋地管道的力学分析模型及其振速控制标准确定方法,力学分析模型包括隧道开挖卸荷和爆破扰动两种工况下的管道横、纵向力学模型,其振速控制标准通过力学分析模型的计算值与管道失效的理论值对比分析确定。其中,隧道开挖卸荷影响下的管道横向力学分析模型中埋地管道被视为土体弹性介质中的弹性圆环;隧道开挖卸荷影响下的管道纵向力学分析模型中管道被视为支撑于土体的Winkler地基梁;隧道爆破扰动影响下的管道被视为支撑于土体的粘弹性地基梁;管道失效理论值依据vonMises屈服准则确定。本发明实现了隧道开挖爆破对管道影响的定量分析,使得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管道的材料性能,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