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系统、履带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18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403140.7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系统、履带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以解决履带车辆的制动系统重量大、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该制动系统包括依次流体连接的供油子系统、第一比例电磁阀、差动增压器、第一电磁阀和用于操纵制动器的作动器,差动增压器与作动器之间通过第一油路连接;制动系统还包括通过第二油路连接于第一油路位于第一电磁阀与作动器之间部分的第一蓄能器;当制动系统处在行车制动模式,差动增压器与作动器流体连接,第一蓄能器与第一油路流体断开;当制动系统处在驻车制动模式,差动增压器与作动器流体断开,第一蓄能器与作动器流体连接。本发明的制动系统用于履带车辆的制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

    一种行车制动控制方法、制动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97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403139.4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制动控制方法、制动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制动系统包括依次流体连接的供油子系统、第一比例电磁阀、差动增压器、第一电磁阀和用于操纵制动器的作动器,差动增压器与作动器之间通过第一油路连接;制动系统的第一蓄能器用于给作动器在驻车制动时保持第一预设压力;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行车制动意图;基于制动系统的油压信息以及电流信号信息,确定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当制动系统正常,差动增压器与作动器流体连接,第一蓄能器与第一油路流体断开,控制器基于作动器所需油压大小,调节第一比例电磁阀的开度;当制动系统异常,控制器根据故障模式的类型执行相应的行车制动模式。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简单,可靠性高。

    一种弹子加压制动器制动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366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415986.4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子加压制动器制动方法,属于车辆制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弹子加压制动器不能自动适时调整制动间隙,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行车制动方法和驻车制动方法,所述行车制动方法包括:发出车辆行车制动指令,启动行车制动;行车制动操纵臂转动完成行车制动;发出车辆行车制动解除指令,解除行车制动;所述驻车制动方法包括:发出车辆驻车制动指令,启动驻车制动;驻车制动操纵盘转动完成驻车制动;发出车辆驻车制动解除指令,解除驻车制动。本发明实现了行车制动过程中自动适时调整制动间隙,使制动间隙保持最优状态,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有人无人可选履带车辆制动控制的冗余操纵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5963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7044.X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人无人可选履带车辆制动稳定性控制的电液线控冗余制动操纵系统。该系统包括供油系统、两侧独立的线控制动阀组、线控制动切换开关阀、机械液压制动阀、梭阀、制动缸和制动管路。其中,所述两侧独立的线控制动阀组分别与左右制动缸连接,用于实现左右制动力的解耦线控制,从而满足制动稳定性控制的需求;同时,该系统还保留了机械液压制动回路作为冗余,当线控系统发生故障时,机械液压制动阀能够通过梭阀输出制动压力,实现可靠制动;通过上述设计,该电液线控冗余制动系统实现了履带车辆左右制动力线控解耦、制动稳定性控制,并保证了故障情况下的制动可靠性,从而大幅提高了履带车辆行驶安全性。

    一种行车制动解耦驻车制动耦合的线控冗余制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45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6108.9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操纵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车制动解耦驻车制动耦合的线控冗余制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制动泵源、制动阀控制器、驻车制动比例阀、左行车制动比例阀、右行车制动比例阀、驻车制动压力传感器、左行车制动压力传感器、右行车制动压力传感器、左制动缸以及右制动缸;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行车制动解耦驻车制动耦合的线控冗余制动系统能够在实现车辆两侧制动力线控解耦独立控制的同时保证故障情况下车辆的制动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