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7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661766.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3 , G06F18/23213 , G06N3/082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N5/01 , G06F16/2458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调度数据挖掘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通过基于混合密度和微簇聚合的密度峰值算法对第一电网调度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第二电网调度数据;通过Bray‑Curtis算法对第二电网调度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多个数据类型的第三电网调度数据;通过修剪树算法对第三电网调度数据进行信息挖掘,得到目标有效信息。本发明提高了电网调度数据挖掘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电网调度的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84601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582576.7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配网协同控制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属于调度及配电自动化领域。本发明方法利用EMS系统、DMS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营销系统对主配电网进行故障信息的收集。当故障信息为单馈线故障时,启动单馈线配网故障恢复模块分析故障信息,生成故障恢复策略并执行。当故障信息为多馈线故障时,启动大范围停电故障分析模块分析故障信息,启动事故恢复机制,形成恢复策略并执行。动态检测已发生的故障源是否排除,如果没有排除,则采用运行方式恢复模块生成恢复策略并执行,然后检测操作是否完成,并对故障信息和故障恢复操作信息进行存储。本发明为提高供电可靠率、提升配用电系统运行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2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582540.9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G06F17/507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目标导向的故障站点专题图自动生成方法,属于调度自动化及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含拓扑模型抽取、设备建模、自动布局及可视化展示等过程。通过拓扑模型抽取、设备建模、自动布局及可视化展示等过程地实施,实现故障发生后,按照“站-线-变-户”关系,自动生成相关厂站专题图及配网单线图,完成从电网模型到图形的无缝转变,以达到辅助电网调度员定位故障、掌握受影响区域和用户的目的,可以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快速复电。
-
公开(公告)号:CN10369993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469126.9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抽水蓄能电站的电力系统发电计划制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定检修计划,获取电力系统负荷曲线;然后在负荷平衡、机组出力与爬坡限制、系统旋转备用和抽水蓄能电站库容约束条件下,以调度周期内所有火电机组的发电成本与启停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模型,用混沌控制的基本粒子群算法求解。本发明有效克服了求解电力系统发电计划模型时收敛性不佳、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制定更合理的电力系统发电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6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64679.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电力调度中心多运行业务辅助校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集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功率的实时数据,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2:建立电力系统数学模型,以描述电力系统中各个组件的关系和特性;步骤3:利用建立的电力系统数学模型,计算电网中各节点的电压、功率的分布情况;步骤4:对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约束条件的检测,并生成相应的预警信息;步骤5:对于检测到的约束违反情况,进行校核分析,确认约束是否有效以及违反程度。本发明在综合性、实时性、准确性、灵活性、智能化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提高电网调度中心的运行效率和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648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64676.7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7/18 , G06F17/1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电网调度业务校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OMS系统的断面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从收集到的断面数据中提取特征数据,计算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以特征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历史故障频率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并通过交叉验证进行优化;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实际数据,并进行故障预测和断面转移系数的智能校核;将训练好的模型与OMS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与OMS系统断面数据的交互。本发明可以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与经济,同时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710582540.9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目标导向的故障站点专题图自动生成方法,属于调度自动化及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含拓扑模型抽取、设备建模、自动布局及可视化展示等过程。通过拓扑模型抽取、设备建模、自动布局及可视化展示等过程地实施,实现故障发生后,按照“站‑线‑变‑户”关系,自动生成相关厂站专题图及配网单线图,完成从电网模型到图形的无缝转变,以达到辅助电网调度员定位故障、掌握受影响区域和用户的目的,可以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快速复电。
-
公开(公告)号:CN107846011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0582576.7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配网协同控制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属于调度及配电自动化领域。本发明方法利用EMS系统、DMS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营销系统对主配电网进行故障信息的收集。当故障信息为单馈线故障时,启动单馈线配网故障恢复模块分析故障信息,生成故障恢复策略并执行。当故障信息为多馈线故障时,启动大范围停电故障分析模块分析故障信息,启动事故恢复机制,形成恢复策略并执行。动态检测已发生的故障源是否排除,如果没有排除,则采用运行方式恢复模块生成恢复策略并执行,然后检测操作是否完成,并对故障信息和故障恢复操作信息进行存储。本发明为提高供电可靠率、提升配用电系统运行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51225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502392.X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跌落故障下DFIG动态响应特性分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领域。该方法既包括常见的DFIG电气动态响应过程原理分析,同时也包括风机机械动态响应过程原理分析。机械动态响应过程原理分析包括建立空气动力学模型、轴系模型与桨距角控制模型以及机械响应过程分析;电气动态响应过程原理分析包括建立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转子侧变频器控制原理分析、低电压穿越特殊控制分析以及电气响应过程分析。本发明设计的电压跌落故障时DFIG动态响应特性分析方法可以更准确的反应双馈风机的故障暂态过程,具有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2233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48029.5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集群计算模式的小扰动稳定特征值快速分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适用于在采用隐式重启动Arnoldi算法进行小扰动稳定分析时,基于集群计算自动搜索指定区域所有特征值,满足特大型电网小干扰稳定在线分析对计算结论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根据空闲的CPU核数将复平面上指定的待搜索区域划分为多个正方形区域,选取正方形区域的中心作为隐式重启动Arnoldi算法的位移点;若搜索圆盘无法覆盖预先指定的正方形区域,则将该正方形区域划分为四个新的正方形区域并确定下一轮计算的位移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搜索区域被完全覆盖。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