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8927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0559599.2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6F30/27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大功率激光装置输出能量预测方法,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功率激光装置的应用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物理模型仿真模拟无法对光路输出能量进行准确预测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提取测量数据及其配置数据;以输入能量及其对应的配置数据组合成一个向量,将该向量作为输入数据集,以输出能量作为输出数据集,建立输入输出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剔除,并按比例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使用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对训练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集成,将测试数据集输入最优解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预测输出能量。有益效果为预测准确度提高10%。
-
公开(公告)号:CN1112211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010198674.2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27/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激光偏振匀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束偏振匀滑的系统,包括:用于实现目标焦斑轮廓及强度分布匀滑的连续相位板、用于实现偏振分离的双轴晶体和聚焦透镜,连续相位板、聚焦透镜和双轴晶体沿光束入射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经过连续相位板匀滑之后的光束在聚焦平面实现不同偏振态焦斑的空间分离,然后引入特殊角度的双轴晶体实现偏振调控,实现非相干叠加,可以进一步降低焦斑分布的对比度,实现光束匀滑的效果。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束偏振匀滑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2894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67363.7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庞加莱光束产生装置及方法,包括外框;透明窗口,透明窗口为以预设直线为对称轴的中心对称结构;透明窗口包括光学表面和非光学表面;接触材料,接触材料覆盖在透明窗口的非光学表面上;加载元件,与外框连接,加载元件用于对接触材料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器,位于加载元件和接触材料之间,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加载元件施加的压力;计算机,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计算机的信号,以根据计算机的信号,调节加载元件对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的大小。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调制装置透射损耗高、制造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8058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184212.1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光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属于自适应光学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全光神经网络解算器、光伏转换阵列和高压放大器,本发明采用由光学衍射板构成的全光神经网络解算器对目标光束进行解算调制,转换为驱动变形镜的光信号,替代传统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波前传感、信号解算、数模转换等器件,其响应带宽可达到KHz量级,能够满足非合作目标场景下的高带宽波前控制要求,同时,由光路取代了传统的电路,以极低功耗和极高的响应速度实现目标光束至变形镜驱动电信号的运算,达到实时波前校正的效果,可应用于军事等对光束波前校正有高响应带宽要求的场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92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82863.4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2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束扫描方法及系统,包括在入射光路中引入用于扫描的扫描光栅对和用于补偿色差的补偿组件;扫描光栅对相向旋转,不断改变出射光的指向,形成扫描;基于扫描光栅对的旋转角度,整体相向旋转两个补偿组件,使得补偿组件中的光栅,预补偿扫描光栅对的色差,而不改变入射扫描系统的光的指向。本申请的扫描系统采用两个相向旋转的平板透射光栅,实现在空间一定角度内的光束扫描,节省空间,有利于和光学平台共形;同时,本申请引入了含有光栅及配套反射镜的整体旋转的补偿组件,适用于宽带光,使经过补偿组件的出射光仅具有和后级的扫描光栅对相匹配的色差,而无偏转角,实现了色差预补偿,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出射光实现无色差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119169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77818.X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光谱合成系统,该系统包括若干个能够发射不同中心波长的激光的光纤光源、用于反射光纤光源发出的激光的抛面反射镜和用于反射抛面反射镜反射出的激光的光栅,光栅为反射型衍射光栅,光纤光源发射出的若干束激光入射至所述抛面反射镜上并经抛面反射镜反射的同时被准直为平行光,经抛面反射镜反射出的若干束激光按各自波长对应的衍射角入射至所述光栅上的同一位置上并经光栅反射实现激光光谱合成。本系统不需要使用透镜或其他透射元件进行激光的扩束和准直,避免了透射元件对高功率激光的吸收,使用一个抛面反射镜同时实现对激光的扩束、准直和入射角匹配,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84324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77322.2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B23K26/382 , B23K26/064 , B23K26/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离焦控制技术的激光纵向钻孔方法,属于激光钻孔技术领域,激光经导光光路传输后入射至聚焦透镜,聚焦透镜将激光聚焦至工件上,完成钻孔,聚焦至工件上的焦斑沿着Z向往复移动且沿着X-Y平面移动,本发明采用离焦波前控制技术促使焦斑Z向往复移动,实现kHz的波前调控频率,完成纵向快速切削,提高加工频率,同时,焦斑沿着X-Y平面以相对较低的频率扫描移动,激光运动以孔深方向为主,产生的纹理方向沿孔深方向,对于导流型孔相较环切扫描具有较好的导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6055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69741.0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远距离目标超分辨成像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物和与目标物同属一类的其余物体的高分辨率图像和低分辨率图像,并利用所获取图像建立图像数据集,基于预先训练成熟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所建立的图像数据集进行迁移学习,得到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当前目标物成像得到的低分辨率图像,利用训练完成的神经网络模型处理所获取的当前目标物低分辨率图像,构建得到当前目标物高分辨率图像。本发明图像处理由深度学习得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成,取代了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超过成像系统光学分辨率和像素分辨率的成像,达到超分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2113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98674.2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27/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激光偏振匀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束偏振匀滑的系统,包括:用于实现目标焦斑轮廓及强度分布匀滑的连续相位板、用于实现偏振分离的双轴晶体和聚焦透镜,连续相位板、聚焦透镜和双轴晶体沿光束入射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将经过连续相位板匀滑之后的光束在聚焦平面实现不同偏振态焦斑的空间分离,然后引入特殊角度的双轴晶体实现偏振调控,实现非相干叠加,可以进一步降低焦斑分布的对比度,实现光束匀滑的效果。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光束偏振匀滑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83999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32058.2
申请日:2017-04-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B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三维场景测量的激光扫描装置和激光扫描方法,包括光源、激光相位调制器、光栅、反射镜、透镜、测距受光部和成像受光部组成;所述激光相位调制器和光栅组成激光偏转部对激光进行调制,取代了传统的转镜偏转的方法,可以实现高频的激光扫描。本发明采用激光相位调制器和光栅的组合取代转镜,对光束进行偏转扫描,扫描频率只受限于相位调制器的调制频率,可达到GHz量级,且偏转部件不存在机械运动,一方面避免了部件惯性带来的启动延迟,另一方面避免了运动摩擦对装置寿命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