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171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80097424.7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模块,包括衬底堆叠和框架。衬底堆叠包括:电池单元衬底、布置在电池单元衬底上的至少一个光伏电池单元、后衬底以及接线盒。电池单元衬底和后衬底彼此接合,至少一个光伏电池单元位于电池单元衬底与后衬底之间,并且后衬底包括切口部分,切口部分布置在后衬底的边缘处。接线盒的形状和大小与后衬底的切口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接线盒布置在后衬底的切口部分内,并且在接线盒的第一表面上,接线盒与电池单元衬底粘连,在接线盒的第一侧表面上,接线盒与后衬底粘连。框架仅布置在衬底堆叠的后侧上并与衬底堆叠的后侧粘连。

    一种一窑多线的流液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58589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538323.1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窑多线的流液道结构,应用于浮法玻璃生产线上;所述流液道结构的入口与玻璃熔窑的冷却部连通,所述流液道结构的出口与主线锡槽、支线锡槽连通;所述流液道结构包括主线流液道和支线流液道,所述主线流液道包括主线入口段、主线调量段、主线控量段、以及主线出口段,所述玻璃熔液从玻璃熔窑的冷却部依次通过主线入口段、主线调量段、主线控量段、主线出口段进入到主线锡槽中;所述支线流液道包括支线横通段、支线控量段、以及支线出口段,所述支线横通段与主线调量段的出口端连通。本发明中一个主线和多个支线生产的玻璃质量无区别,主线、支线的玻璃液均由冷却部流出,质量一样。

    具有复合型石墨内衬的锡槽边墙、锡槽及热态更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189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1471708.0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玻璃热工设备,提供一种具有复合型石墨内衬的锡槽边墙、锡槽及热态更换方法,包括:边墙砖,边墙砖的内侧壁上设有呈L型的内衬嵌设槽;内衬组件,内衬组件包括固定式内衬、填补式内衬以及压杆,固定式内衬和填补式内衬均由石墨材料制成,固定式内衬的横截面呈L型并且填补式内衬的横截面呈矩形,固定式内衬包括竖衬部以及垂直连接于竖衬部底端的横衬部,固定式内衬的横衬部卡设于内衬嵌设槽的横槽部,固定式内衬的竖衬部卡设于内衬嵌设槽的竖槽部并且给填补式内衬预留出一个空缺区域,填补式内衬通过压杆安装于边墙砖以填充所述空缺区域。本发明极大降低了锡槽边墙的内衬检修成本,使锡槽石墨内衬能够满足长期保障生产安全的要求。

    一种带有边缘保护的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82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80104427.4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带有边缘保护的光伏组件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透明模块衬底,所述透明模块衬底的第一表面上设有薄膜太阳能组件;b)在所述薄膜太阳能组件上施加至少两个侧母线;c)在所述薄膜太阳能组件上放置第一封装箔;d)在所述第一封装箔上放置透明后衬底;e)在所述透明模块衬底的第二表面上放置第二封装箔;f)在所述第二封装箔上放置透明前衬底;g)层压通过执行步骤a)至f)形成的衬底叠层;h)在所述衬底叠层的边缘放置压力模具;i)向压力模具注入边缘保护材料;j)沿衬底叠层的边缘移动压力模具以形成周边缘保护,以及带有边缘保护的光伏组件。

    一种柔性CIGS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73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67231.5

    申请日:2022-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CIGS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提供透明柔性衬底,形成Mo电极或Cu电极;通过卷对卷的蚀刻工艺将Mo或Cu电极刻蚀成多个单元的底电极线路,每个单元的底电极线路包括边缘主栅线和内部细栅线;形成多个通孔,在通孔中沉积导电材料形成背面电极;沉积透明铜铟镓硒层光吸收层、缓冲层以及前电极层;印刷顶电极栅线;切割成多个分离的CIGS太阳电池单元;采用导电胶粘接形成串联的CIGS太阳电池组件。本发明的Mo或Cu电极和底电极线路工艺过程适合卷对卷方式连续生产,再采用裁剪叠拼的方式形成柔性组件,组件的形状大小可以通过蚀刻线路设计,组件面积形状设计灵活性高,可实现零“死区”。

    特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用边封装置、制备方法及锡槽

    公开(公告)号:CN117510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1352.2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用边封装置、制备方法及锡槽,针对置于锡槽右侧间隙处的边封装置,包括处于锡槽内且左端和右端均开口的内侧箱体,内侧箱体上设有多个气体交换孔,内侧箱体的左部内设有耐热层且右部内设有保温层,耐热层的右侧面与保温层的左侧面紧密贴合,耐热层和保温层的外周面均与内侧箱体的内壁紧密贴合,耐热层的耐受温度高于保温层,耐热层靠近锡槽的锡液且保温层远离锡液,内侧箱体的右端与处于锡槽外的外侧封板的左侧面密封固定连接。本边封装置在特种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高温条件下能保持良好的结构强度,对硼硅玻璃生产线中易挥发的含硼化合物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且保温性及密封性良好,满足生产使用要求。

    薄玻璃钢化过渡装置及过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6105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911026164.0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玻璃钢化过渡装置及过渡方法,薄玻璃钢化过渡装置位于加热炉和钢化风栅之间,所述薄玻璃钢化过渡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的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所述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之间具有过渡间隙,所述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分别用于与玻璃的上下表面相接触。在玻璃钢化过程中,玻璃从加热炉出来后将进入上传动辊和下传动辊之间的过渡间隙,下传动辊与玻璃的下表面相接触、并将对玻璃起到支撑作用,且上传动辊与玻璃的上表面相接触、并将限制玻璃产生抖动等,从而保证玻璃能顺利、平稳地进入钢化风栅,并有效防止在该过程中玻璃产生变形,进而保证玻璃的加工质量更高。

    具有复合型石墨内衬的锡槽边墙、锡槽及热态更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1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71708.0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玻璃热工设备,提供一种具有复合型石墨内衬的锡槽边墙、锡槽及热态更换方法,包括:边墙砖,边墙砖的内侧壁上设有呈L型的内衬嵌设槽;内衬组件,内衬组件包括固定式内衬、填补式内衬以及压杆,固定式内衬和填补式内衬均由石墨材料制成,固定式内衬的横截面呈L型并且填补式内衬的横截面呈矩形,固定式内衬包括竖衬部以及垂直连接于竖衬部底端的横衬部,固定式内衬的横衬部卡设于内衬嵌设槽的横槽部,固定式内衬的竖衬部卡设于内衬嵌设槽的竖槽部并且给填补式内衬预留出一个空缺区域,填补式内衬通过压杆安装于边墙砖以填充所述空缺区域。本发明极大降低了锡槽边墙的内衬检修成本,使锡槽石墨内衬能够满足长期保障生产安全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