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与三胺尾气直接碳化法生产纯碱或小苏打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6058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87173.X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氢氧化钠与三胺尾气直接碳化法生产纯碱或小苏打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三胺尾气分离能耗高、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工艺以过量的烧碱液为原料,先直接在以液相为连续相的1#碳化塔中吸收三胺尾气中的CO2,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同时分离出三胺尾气中的氨气;混合溶液再直接在以液相为连续相的2#碳化塔中与CO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浆,进一步处理得到高品质纯碱或小苏打产品。本发明利用过量的离子膜烧碱液,以液相连续相反应,固定三胺尾气中的CO2,从而分离出三胺尾气中的氨气使其成为副产品,固定的CO2转化为高品质纯碱或小苏打产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和工业推广价值。

    一种碳一乙炔绿色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4130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07426.8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一乙炔绿色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乙炔装置,乙炔装置与氧化装置之间设有乙炔炭黑输送装置,第二氧气管与氧化装置连通,有机废液总管与氧化装置连通,有机废液产生装置与有机废液总管连通,乙炔装置通过乙炔尾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连通,氧化装置通过粗合成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系统增加设置氧化装置,处理乙炔炭黑和碳一乙炔产业链中各装置排放的有机废液,得到的合成气在产业链中进行综合利用,有效利用乙炔炭黑和有机废液,减少了碳排放和能耗。

    基于新能源和回收烟道CO2的废盐无害化制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48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87061.4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新能源和回收烟道CO2的废盐无害化制碱方法,属于新能源耦合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为从烟道气中捕获收集二氧化碳,以新能源发电所得电能电解水制氢气并将所制氢气与氮气加压催化生产绿氨,将上述二氧化碳和绿氨为原料与工业氯化钠废盐无害化制备绿色纯碱和氯化铵产品。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以风电、光伏和光热等绿色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与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加压催化生产绿氨,采用膜分离、化学溶剂吸收法或变压吸附法从烟道气中捕集二氧化碳,以上述绿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与工业废盐生产纯碱和氯化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进行绿色低碳纯碱生产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一种碳一乙炔绿色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260689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705973.3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一乙炔绿色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统,包括乙炔装置,乙炔装置与氧化装置之间设有乙炔炭黑输送装置,第二氧气管与氧化装置连通,有机废液总管与氧化装置连通,有机废液产生装置与有机废液总管连通,乙炔装置通过乙炔尾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连通,氧化装置通过粗合成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系统增加设置氧化装置,处理乙炔炭黑和碳一乙炔产业链中各装置排放的有机废液,得到的合成气在产业链中进行综合利用,有效利用乙炔炭黑和有机废液,减少了碳排放和能耗。

    用于联碱生产余热利用与氯化铵结晶的冷热能量耦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071045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2662912.2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联碱生产余热利用与氯化铵结晶的冷热能量耦合装置,属于联碱法纯碱生产节能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煅烧炉气余热利用系统和蒸汽凝液余热利用系统,煅烧炉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热量回收器、溴化锂机组、氯化铵预冷析外冷器、氯化铵预冷析结晶器,热量回收器连接有高温煅烧炉气输入管和低温煅烧炉气输出管;蒸汽凝液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品位热制冷机、氯化铵冷析外冷子系统、氯化铵冷析结晶器,低品位热制冷机连接有高温蒸汽凝液输入管和低温蒸汽凝液输出管;氯化铵预冷析结晶器与氯化铵冷析结晶器通过预冷析母液输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联碱生产余热,与联碱的氯化铵生产过程所需的冷量耦合,节约能耗、降低年操作费用,同时还可以生产工业氯化铵。

    氢氧化钠与三胺尾气直接碳化法生产纯碱或小苏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214874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027154.0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氢氧化钠与三胺尾气直接碳化法生产纯碱或小苏打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三胺尾气三胺尾气分离能耗高、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碳化塔、第二碳化塔、稠厚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制碱设备和凉碱器;第一碳化塔顶部连接有氢氧化钠溶液输送管,第一碳化塔底部连接有三胺尾气输送管,第二碳化塔底部连接有CO2气体输送管,第一碳化塔顶部连接有氨气外输管,第一碳化塔和第二碳化塔均为液相连续相反应器。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其能够合理并低能耗回收利用三胺尾气以生产出高品质纯碱或小苏打产品,并有效分离出其中氨气作为副产品。

    一种面向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碳铵生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214871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0942763.2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面向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碳铵生产系统,解决现有技术碳铵生产时原料二氧化碳浓度适应范围窄,导致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生产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主碳化塔、预碳化塔、稠厚分离机构、稠厚分离液处理系统、以及从预碳化塔接出的尾气洗涤塔;主碳化塔和预碳化塔的冷却水箱独立设置为冷却换热模块或/和冷冻换热模块。本实用新型可回收利用20%‑99%vol不同浓度范围的CO2气源,实现CO2减排并进行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碳酸氢铵生产成本;可通过调整进气压力和冷却与冷冻换热模块的比例,实现不同浓度CO2气体直接进入系统生产碳氨产品,同时减少惰气加入量,提高设备生产效率,降低尾气排放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