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51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1418401.0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耦气象要素和植被动态对水文要素影响的方法,包括S1、收集并处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输入数据;S2、将植被动态数据集成到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对其进行改进;S3、对改进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S4、基于气象要素数据、植被动态数据和分布式水文模型输出的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并输出各潜在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本发明改进了分布式水文模型,让动态的植被指数数据参与计算,使模型充分考虑植被的时空动态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解耦气象要素、植被动态、水文要素之间的影响,对理解复杂水文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且对管理部门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而制定合理的用水分配方案提供科学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417469.7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N7/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不同覆盖度雨养、灌溉林的生态补水量空间展布方法,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及覆盖度进行识别,可以计算不同覆盖度的雨养林、灌溉林的日、月及年实际需水量以及日、月及年生态补水量,并进行空间展布与展示,使林业管理人员明确该区域的林地需水量以及生态补水量的同时,知道哪一个月、哪一部分林地需要灌溉、灌溉水量是多少,从而制定更合理的灌溉制度,对于保证植被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09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26113.9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尺度区域多河流出水口自动提取方法及系统,属于水文学及水资源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研究区边界矢量文件为剪裁图形或掩膜形态,得到研究区内土地利用水体的文本数据;得到水流方向和汇流累积数的文本数据;根据所述研究区内土地利用水体、水流方向和汇流累积数的文本数据,得到流域多河流出水口的文本数据。本发明充分考虑现阶段遥感解译的已成熟的土地利用数据,该流域出口更接近所处空间内真实河流出口位置;考虑了多种汇流累积数情况下的流域出水口生成,更好的满足水文模型可能存在的出水口变更需求;本方法明显降低了出水口人为判断的错误率,显著提高了多河流出水口位置准确性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30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26108.8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尺度区域水资源分区的编码方法,属于水文学及水资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常规水文分析方法获得大尺度区域流域划分,依据设定的流域识别特征对大尺度区域内流域进行识别编码,构建形式为特征定位编号与其所含流域数目的组合;进一步通过设定的水资源分区阈值条件对大尺度区域各特征流域进行判断,按所规定要求分级分块进行编码。编码原则:编码自河流上游至下游依次增大;考虑拓扑关系,以奇偶数进行区分支流或汇水区间;未满足阈值要求时,若流域邻近且连续组合面积超过一定阈值则按照所处阈值条件进行顺序编码。本发明解决了大尺度区域编码信息不直观,支流汇水区间区分不显著,水资源分区面积不可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32486.7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6/29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河道反向溯源确定方法,属于水文学研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流域矢量边界文件,提取流域范围内数字高程模型,再依次计算流向格网和汇流累积量格网,以此找到汇流累积量最大的单元,将其设定为流域的出水口,根据出水口点的数值和坐标,结合逆向判别窗口,寻找唯一流入点,直到找不到新的流入点为止,完成流域边界内的河道反向溯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定位河流源头,导致水文模拟误差增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6066.8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流域快速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区域的矢量边界文件中数字高程模型,得到流向格网;S2、根据流向格网得到流域格网,结合八方向判别法得到流向格网中的出水口点;S3、基于流向格网中的出水口点,根据逆向判别窗口得到出水口点的流域;S4、基于每个出水口点的流域,循环所有出水口点完成所有流域的生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流域快速生成方法利用ArcGIS平台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提取流域内流向格网,结合八方向判别法和逆向判别窗口,准确定位出水口点。通过循环迭代出水口点,能够实现基于不同精度下的数字高程模型的流域快速生成,有效地提升了水文模拟前期准备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9364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41681.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16B30/00 , G16B40/00 , G16B50/00 , G06F17/18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坡耕地垄沟布局对微生物影响机理的识别方法,属于土壤微生物学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坡耕地垄沟布局参数;布设实验小区和对照小区;进行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得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相关指数和土壤碳氮循环过程功能基因丰度数据;确定对所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相关指数和土壤碳氮循环过程功能基因丰度数据产生影响的坡耕地垄沟布局参数的主次顺序;构建线性回归方程;对所述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完成对坡耕地垄沟布局对微生物影响机理的识别。本发明选择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垄沟布局参数,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垄沟布局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识别坡耕地垄沟布局对土壤微生物影响机理,为制定合适的坡耕地垄沟布局方式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15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17469.7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不同覆盖度雨养、灌溉林的生态补水量空间展布方法,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及覆盖度进行识别,可以计算不同覆盖度的雨养林、灌溉林的日、月及年实际需水量以及日、月及年生态补水量,并进行空间展布与展示,使林业管理人员明确该区域的林地需水量以及生态补水量的同时,知道哪一个月、哪一部分林地需要灌溉、灌溉水量是多少,从而制定更合理的灌溉制度,对于保证植被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82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707606.7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识别多孔材料对土壤持水性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设定土壤容重,于实验箱体内分层填充土壤,同时将多孔材料安装在实验箱体中心位置,在多孔材料的周围以预定间隔布设土壤水分传感器,设立实验组,进一步,除了未安装多孔材料之外,按照上述S1步骤设立多个对照组;预降雨,使实验箱体中的土壤水分饱和;设定时间间隔,连续记录各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数据;设置网格精度,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相同时刻,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计算多孔材料不同距离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确定多孔材料对土壤持水性的有效影响范围和影响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1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901469.7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枯落物调节作用的坡面单元产流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坡面单元的总蒸发蒸腾量;S2、计算冠层截留量;S3、计算坡面单元的穿透雨量;S4、计算坡面单元的枯落物截留量;S5、根据Green‑Ampt模型计算土壤入渗量;S6、根据坡面单元的总蒸发蒸腾量、穿透雨量、枯落物截留量和土壤入渗量,计算地表填洼量;S7、根据地表填洼量,计算坡面单元的产流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一种对枯落物覆盖的坡面产流量精确计算的方法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