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区闭坑矿山矿井水的多元动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66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1494.X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区闭坑矿山矿井水的多元动态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预定采空区范围内设置观测井,并通过水位观测计采集采空区积水数据和潜水层数据;通过雨量监测站获取降雨信息,通过水位观测计采集地表水数据;对降雨信息、潜水层数据、采空区积水数据和地表水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得到潜水层数据、采空区积水数据和地表水数据随降雨信息变化导致的同步与滞后关系;根据同步与滞后关系对采空区积水数据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结果超过预设安全高度时发出警告信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治理生态水环境提供了可靠详实的依据,对可能产生的矿井水灾害和污染进行监测和预警,提高了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废弃小型煤矿矿井井口污水组合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9243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1176909.2

    申请日:2017-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小型煤矿矿井井口污水组合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维护条件较好的废弃小型煤矿的矿井井口作为处理目标,废弃小型煤矿的矿井内有酸性废水溢出。在矿井井口内的巷道中设置可渗透反应墙进行前处理,利用可渗透反应墙的碱性中和材料中和并吸附废水中的总悬浮物、铁离子、锰离子及溶解氧含量;在矿井井口外部设置连续碱生产池,连续碱生产池自上而下包括水层、有机物层和碱度层,废水流入水层,依次经过有机物层和碱度层后排出;在连续碱生产池下游设置人工湿地段利用人工湿地段的土壤层吸附废水中的颗粒物,利用人工湿地段的微生物降解同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基建和运行费用低、工艺设备简单和维护方便的优点。

    一种中深层地热能井下开放式换热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078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24349.6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深层地热能井下开放式换热系统和方法,换热系统包括分布式测温光纤、两个水位观测管、混合器、地热专用管、抽水泵、除砂泵,热交换器、调节水箱;将地热专用管、抽水泵室和混合器下入到技术套管和护壁管中,地热专用管底部连接混合器,上部连接抽水泵室,抽水泵通过管路依次与除砂泵、热交换器、调节水箱连接,调节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冷水注入管,分布式测温光纤、二号水位观测管设置在地热专用管与技术套管之间,一号水位观测管设置在地热专用管内。本系统由于地热井热储层是开放的,通过地热专用管进行换热,不仅换热效率高,而且完全能够实现回水量等于抽水量,不消耗地下热水资源,不会因排放经利用的地下热水而导致环境污染。

    一种隐伏岩溶管道探测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320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59298.5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隐伏岩溶管道探测装置,涉及岩溶探测技术领域,包括:球状壳体,半球形的上壳和下壳拆卸连接;下壳内部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圆形放置板,放置板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空心管,第一空心管上端延伸至放置板上侧,下端延伸至下壳底部,贯穿下壳底部并与下壳固定连接;第一空心管上端连接第二空心管,第二空心管上端延伸至上壳顶部,贯穿上壳顶部与上壳固定连接;第一空心管外侧的固定板上安装有探测仪器;第一空心管侧面开设有进水孔,中心设有螺纹杆,驱动机构驱动螺纹杆带动螺纹杆外侧密封塞转动上升至进水孔上侧,水进入下壳内,使壳体下潜躲避障碍物行进,对溶洞进行测量。本发明探测装置通过下潜保证顺利行进,实现对溶洞的测量。

    一种用于探测岩溶管道的充电扇形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859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77552.5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探测岩溶管道的充电扇形探测方法,属于水文地质勘查技术领域;包括:在水域下游排泄点处钻孔,并放入供电电极A;在无穷远处放置供电电极B;以供电电极A为中心,向供电电极B一侧依次设置若干扇形的检测带;每层所述检测带包括若干钻孔并放入的接受电极。本发明通过供电电极A和供电电极B为接受电极供电,得到接受电极的电压;根据接受电极的电压,得到地下水岩溶通道的展布方向。本发明具有原理成熟、探查效果准确、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能够直观的获取地下水流向和通道位置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勘察等领域。

    一种中深层地热能井下开放式换热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0784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1124349.6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深层地热能井下开放式换热系统和方法,换热系统包括分布式测温光纤、两个水位观测管、混合器、地热专用管、抽水泵、除砂泵,热交换器、调节水箱;将地热专用管、抽水泵室和混合器下入到技术套管和护壁管中,地热专用管底部连接混合器,上部连接抽水泵室,抽水泵通过管路依次与除砂泵、热交换器、调节水箱连接,调节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冷水注入管,分布式测温光纤、二号水位观测管设置在地热专用管与技术套管之间,一号水位观测管设置在地热专用管内。本系统由于地热井热储层是开放的,通过地热专用管进行换热,不仅换热效率高,而且完全能够实现回水量等于抽水量,不消耗地下热水资源,不会因排放经利用的地下热水而导致环境污染。

    人工湿地表流池布水装置和人工湿地

    公开(公告)号:CN117326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01940.2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表流池布水装置和人工湿地,布水装置包括水流道,所述水流道的一侧沿水流道的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布水槽、第一沉淀池、第二布水槽、第二沉淀池、第三布水槽,所述第一布水槽的一端、第二布水槽的一端以及第三布水槽的一端均与水流道连接,第一布水槽与水流道的连接处设有三通阀门A,第二布水槽与水流道的连接处设有三通阀门B。采用本发明,通过三通阀门切换水流道中的矿井水流动路径,并与三个布水槽相互配合,实现了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的一用一备的工作模式;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沿水流方向布置,适合于在场地狭窄的山脉及湖泊地带建设,无需减小表流区沉淀池宽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