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保藏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30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12539.6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污泥保藏方法,包括使用保藏溶液多次清洗厌氧氨氧化污泥,置于保藏容器内,保藏温度为4℃,保藏容器内为缺氧环境;保藏期间将保藏溶液周期性替换为人工模拟废水,升高保藏温度至第一温度,以强化厌氧氨氧化污泥性能,反应结束后重新使用保藏溶液替换人工模拟废水,并将保藏温度降低至4℃。本发明通过设置保藏温度、保藏溶液组成及代谢强化周期等参数,以经济、便捷、长期、有效地保藏厌氧氨氧化污泥,为厌氧氨氧化污泥菌种资源库的构建奠定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提供菌源保障。

    双控智能型截流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58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29261.8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控智能型截流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能同时实现拦渣、截污、防倒灌等功能的双控智能型截流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控智能型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具有井室,井室内经隔墙分隔形成前室和后室,所述前室连通合流雨水管和截流管,所述后室连通溢流管;所述隔墙上设有连通前室和后室的连通孔,对应连通孔设有能控制连通孔开闭的可调堰;对应截流管在前室内设有能控制截流管开闭的限流堰;所述前室和后室内均设有液位计,所述井室周围地表设有雨量计,液位计和雨量计均电路连接控制柜的输入端,控制柜的输出端电路连接所述可调堰的控制端和限流堰的控制端。本发明适用于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

    一种矿山坑洞修复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065413U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20706466.2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坑洞修复结构,涉及矿山坑洞修复的技术领域。所述矿山坑洞的天然基础层和侧壁上均设置有污泥衬层;且所述污泥衬层的包覆区域由坑底至坑顶依次设置有三重复合污泥层、矿山废弃物层和顶部盖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山坑洞修复结构可以使露天矿坑、低洼地区恢复土地功能,防止地下采空区的塌陷,实现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与植被恢复;且该矿山坑洞修复结构既是性能优良的水力屏障,又是绿色环保的生态屏障,不仅能够满足包封矿山废弃物的技术要求,还能够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最终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一种农村供水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545790U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23670101.3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村供水系统,该系统包括:多级管路,所述多级管路的主管连接供水厂出水口,支管连接至各个用户端供水节点;测量件,表面具有显示部,多个所述测量件设于各个供水节点上,用于采集所述供水节点对应的供水参数;预警机构,与预警终端通信连接,用于向所述供水节点的相关责任人返回供水异常的提示信息,以进行预警。通过设置于各供水节点的测量件对各个供水节点进行供水监控,通过总控组件与测量件及预警机构的通讯链接,实现远程抄表、分析、预警,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人员抄表劳动量,还能对不同的用户端进行针对性的监控,以提高农村供水系统的智慧化管理,降低人工管理难度。

    一种氮肥的多形态生物转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141465U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23016323.3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氮肥的多形态生物转化系统,包括设置铵态氮肥处理单元、硝态氮肥处理单元及水溶氮肥调节器,其中,铵态氮肥处理单元设置好氧池,数量不少于三座,且均接种硝化污泥;硝态氮肥处理单元设置缺氧池,数量不少于三座,且均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农田退水的深度脱氮,而且有助于优化氮肥的施用方法,通过“一肥两用”达到轻简施肥、节本增效的目的,进而全面落实“退水不直排、肥水不入河、养分再利用”的农田治理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