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2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272965.1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36/12 , C08F220/44 , C08F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油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聚合至少包括下述过程:将丁二烯、丙烯腈、水、复合乳化体系、部分分子量调节剂、引发剂加入聚合釜,采用分批补加分子量调节剂的间歇进料方式,热法聚合工艺合成出丁腈胶浆,加入终止剂和防老剂,并将其经过脱气、凝聚、洗涤和干燥后制得一种高强度的丁腈橡胶产品。该丁腈橡胶具有门尼粘度#imgabs0#拉伸强度≥27.5MPa,扯断伸长率≥450%,且能满足汽车、航空航天、密封垫圈等领域的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6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610234.7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65/10 , C08F220/56 , C08F285/00 , C08F210/02 , C08F220/06 , C08F236/14 , C08F210/06 , H01M50/417 , H01G4/18 , H01G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型大分子介电增强剂、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采用小分子的不饱和羧酸和丙烯酰胺类极性单体聚合得到具有高极性的活化大分子介电增强剂;之后再和乙烯聚合得到反应型大分子介电增强剂。本发明还将反应型大分子介电增强剂加入到聚丙烯聚合反应中,通过配位聚合制备出高介电常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实现了介电增强剂的大分子化,提高了极性基团羧基和酰胺基在聚丙烯分子链段上分布的均匀性和规整性,赋予了聚丙烯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高效性和持久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121320.4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06 , C08F210/16 , C08F2/01 , C08F2/02 , C08F2/34 , C08K5/134 , C08K5/526 , C08K5/0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质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环管反应器中,在氢气、乙烯以及包含外给电子体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存在下进行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得到第一聚合产物;第一聚合产物输入第二环管反应器,进一步在氢气及乙烯存在下进行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得到第二聚合产物;第二聚合产物通过高压闪蒸器除去未反应的丙烯单体、乙烯单体及氢气后,进入第三气相反应器,进行乙烯丙烯气相共聚合反应,制备得到聚合物;聚合物中还可加入复配助剂,挤出造粒。基于本发明采用的高乙烯结合率的催化剂及特定的聚合工艺使得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具备弯曲模量低及硬度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5493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492951.0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9/02 , C08L45/02 , C08L91/06 , C08K13/02 , C08K3/22 , C08K5/09 , C08K3/04 , C08K3/06 , C08K5/14 , C08K5/11 , C08K5/18 , C08K5/3437 , C08K5/13 , C08F236/12 , C08F220/48 , C08F220/60 , F16L11/04 , F16L11/12 , F16L57/04 , F16L58/00 , B29C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耐油胶管,所述橡胶复合材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基材橡胶80‑120份,活性剂2‑12份,增塑剂6‑30份,橡胶炭黑60‑120份,防老剂1‑13份,硫化体系2‑15份;其中,基材橡胶包含聚稳丁腈橡胶和丁腈橡胶;所述橡胶炭黑包含炭黑A和炭黑B,所述炭黑A和炭黑B为粒度和结构程度不同的二类正常硫化速度橡胶炭黑;防老剂包含化学防老剂和物理防老剂;所述硫化体系包含硫磺类硫化体系和过氧化物类硫化体系。本发明提供的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耐油和耐高低温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其耐老化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47097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71614.5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扫装置,用于聚乙烯的生产,包括吹扫管线,包括回风管和吹扫管;回风管用于连接反应釜的回风口和旋风分离器的出气口,回风管设有分流口;吹扫管用于连接所述分流口和反应釜的回料口,并且吹扫管用于对所述旋风分离器进行吹扫;文丘里管,安装于回风管;文丘里管位于回风管的分流口和出风口之间,文丘里管的小径端朝向所述回风管的出风口;压缩机,安装于所述回风管;空气压缩机位于所述回风管的分流口和进风口之间。本发明通过压缩机提供动力同时配合文丘里管和吹扫管线使用增大旋风分离器吹扫气流量,在不加额外的风机的条件下,解决了因吹扫气流量过小而造成细粉在旋风分离器中聚集堵塞的问题,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129942.1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36/12 , C08F220/60 , C08F220/48 , C08L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丁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丁二烯、丙烯腈、反应性防老剂N‑(4‑(苯胺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和部分分子量调节剂的原料体系进行聚合反应;当反应转化率达到50‑55%时,加入剩余部分分子量调节剂;当反应转化率达到70‑75%时,终止反应,得到丁腈橡胶。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得丁腈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为32‑34%,门尼粘度ML(1+4)100℃范围为40‑60,该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优异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79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710976921.5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06 , C08F110/06 , C08F210/16 , C08F2/02 , C08F2/34 , C08F4/646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冲聚丙烯的聚合方法。具体包括:(1)在第一阶段的环管丙烯均聚反应器中加入氢调敏感性优异的第一种外给电子体,从而在较低的氢气浓度下即可获得高熔体流动速率的丙烯均聚物;(2)在第二阶段的环管反应器中加入有助于提高聚丙烯等规度的第二种外给电子体,从而在该工段制备得到高结晶聚丙烯以赋予材料优异的刚性;(3)在第二阶段生成的聚合物表面喷附第三外给电子体,使其随聚合物进入到第三阶段的气相反应器中,从而在该工段得到序列分布均匀、含量较高的丙烯抗冲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23977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611229756.9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集输系统油水界面用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缓蚀剂包括主剂和辅剂,主剂的结构式为本发明提供的缓蚀剂,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因H2S/CO2腐蚀所造成的石油输送管线中水相区域的腐蚀问题,而且能够解决油水界面的腐蚀问题,可应用于地面集输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地面集输系统油水界面用缓蚀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合理,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和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3483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610353597.7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6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催化剂组分,包含(式I)结构的磷酸酯类给电子体化合物,其具有更适宜的空间位阻和给电子性能,单独作为内给电子体应用于单反应器的丙烯聚合,可以得到具有更宽分子量分布(9~12)和高等规度的聚丙烯。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该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以及含上述催化剂组分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754077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0496569.0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2/36 , C08F220/28 , C08F212/08 , C08F2/14 , C08F4/02 , C08F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有机载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1)在室温下将共聚单体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加入到碳原子数为4‑7的饱和羧酸酯分散液中,也可以加入第三单体苯乙烯,制备得到三元共聚物,(2)在20‑50℃下加入稳定剂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共聚物,稳定剂加入量与单体加入总量比为0.5‑5:100。(3)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升温至60‑80℃反应3‑12小时。引发剂的加入量与单体加入总量之比为0.5‑3:100。反应得到的聚合物经洗涤除去杂质,干燥后得到有机载体。本方法由于采用了特定的分散液及分散聚合法,简单、环保,所得有机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孔容而且具有较高的平均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