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1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03920.7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277/66 , B01J19/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驱动制备2‑取代苯并噻唑类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N‑芳基硫代酰胺类化合物、光催化剂与溶剂混合,反应,去除溶剂,分离,纯化,得到2‑取代苯并噻唑类衍生物;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原子经济性高、催化剂廉价易分离、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便捷、绿色环保等优点,为广泛应用于医药、发光材料、农药等领域的2‑取代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成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且绿色环保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706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46447.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1B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带隙互补捕光材料的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系统,属于太阳能光催化生产太阳燃料技术领域。整个系统为叠层式,自上而下依次为宽带隙半导体吸光单元(光催化体系II)、电荷和质子传输载体、窄带隙半导体吸光单元(光催化体系I)。光催化体系II主要吸收太阳光谱中紫外光和可见光,将水氧化产生氧气和质子及电子,质子通过传输载体传递到光催化体系I;光催化体系I吸收长波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将质子还原产生氢气,氢气被集中收集;光催化体系I和光催化体系II之间通过电荷和质子传输载体连接,实现整个系统的循环。该技术系统产氢与产氧反应空间分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光催化分解水体系中氢气和氧气分离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0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93783.1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2F1/30 , C02F1/46 , C02F1/58 , C02F10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含氟医药废水的光电催化方法和光电催化体系,所述光电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氟医药废水通入光化学还原体系中,处理I,得到第一处理液;S2:将第一处理液通入光电催化氧化体系中,处理II,得到第二处理液;S3:将第二处理液通入无机盐处理体系中,处理III,得到再生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深度处理三氟甲基类医药废水的新型光化学还原脱氟‑光电催化氧化的技术,形成的无机废水通过吸附、光热蒸发实现无机氟和硫酸盐的去除。整个反应实现三氟甲基类医药废水中有机氟及有机碳的高效矿化,消除有机氟化物存在的环境毒性,可以实现含氟医药废水的安全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74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0258977.3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5B1/04 , C25B1/55 , C25B9/50 , C25B11/091 , C25B11/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无机半导体杂化双光电极无偏压光电催化全分解水制氢方法,其中采用的电解池包括光阳极、光阴极、电解液;光阳极含有半导体材料I;光阴极含有半导体材料II;当材料I为无机半导体材料时,材料II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当材料I为有机半导体材料时,材料II为无机半导体材料;该体系中光阳极与光阴极两种半导体材料吸光范围不同,确保耦合体系形成互补吸光范围,在光照无需外加偏压情况下可将水全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体系法拉第效率100%。本发明利用有机、无机半导体可以吸光互补的特性,充分利用太阳光,克服目前双无机半导体光电极体系的吸光重叠问题,得到大于4%的太阳能‑氢能转化效率,可实现大规模持续太阳能制氢。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06560.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空间分辨的光催化剂表面光电压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所述测量方法包括:将待测光催化剂样品、对电极、参比电极置于溶液中,所述待测光催化剂样品与原子力显微镜的原子力导电探针接触连接,对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电连接,参比电极和所述原子力导电探针分别与差分放大器电连接,打开电子力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和差分放大器,在光照的条件下,获得所述待测光催化剂样品表面光电压和待测光催化剂样品表面形貌成像图;其中,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待测光催化剂样品的距离d≥10cm。适用于溶液相条件下获取导体或半导体材料表面纳米微区由于光照而引起的光电化学势变化的测量,即表面光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8186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06501.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3C16/455 , C23C16/44 , C23C16/52 , C23C16/40 , C23C16/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粉末原子层沉积设备及粉末原子层沉积的方法,所述粉末原子层沉积设备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前驱体蒸发单元、前驱体蒸汽脉冲单元、混气单元、反应单元、尾气处理单元、真空单元。本申请的设备用于固体粉末颗粒表面进行原子层沉积,解决普通原子层沉积不适合对固体粉末颗粒进行原子层沉积的缺点,旋转反应器解决了原子层沉积无法在大量粉末颗粒表面进行均匀原子层沉积的技术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79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590002.1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89 , B01J37/03 , B01J37/08 , B01J37/02 , B01J35/61 , B01J35/63 , B01J35/64 , C07C31/04 , C07C29/15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制液态阳光甲醇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针对液态阳光甲醇,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绿氢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绿色甲醇。采用反滴加沉淀‑浸渍法制备的Si‑ZnZrCuX(X=Mn、W、Re)五元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Cu提高活化氢气的能力;X(X=Mn、W、Re)取代部分Zr,以XOy形式存在,可还原,是变价氧化物,调变Cu和Zn的价态;浸渍的Si以SiO2形式存在,为结构助剂,对表面ZnO/Cu活性位进行保护,提升热稳定性。相比ZnOZrO2固溶体,提高转化率并降低反应温度,甲醇时空产率达到636mg/(g·h);副产物少,可应用于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65770.1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体材料光热转换效率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所述测试方法包括:(1)确定待测固体材料样品的表面温度,获得初始温度T0;(2)通过光源,对所述待测固体材料样品进行加热,获得所述待测固体材料样品的平衡温度Teq,关闭光源,将所述待测固体材料的表面温度降至T0,获得温度‑时间曲线;其中,平衡温度Teq为待测固体材料样品的表面达到的最大平衡温度;(3)重复步骤(1)和步骤(2)N次,根据所述温度‑时间曲线,拟合获得F;(4)计算所述固体材料光热转换效率ηTotal。本申请能定量地评估不同光热材料,在特定温度(室温‑800℃)下的光热转换性能,有利于筛选性能优越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743298.0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D295/215 , C07C273/18 , C07C275/28 , C07C275/06 , C07C275/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促进合成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氧气和一氧化碳气氛下,将含有催化剂、助催化剂、胺类化合物、溶剂的混合物,光照反应,得到脲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需试剂无毒,无腐蚀性,反应原子利用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采用光照来替代传统的加热以及高压条件,提高了生产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54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24230.2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硫磺泡沫絮凝沉淀剂及其应用,包括脂肪醇、芳香醇、高聚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醇、芳香醇和高聚醇在20‑30℃下均为液态醇。本发明提供的硫磺泡沫絮凝沉淀剂是添加在吸收液中,能够在硫磺泡沫生成过程中,促使硫磺快速团聚,形成较大的硫磺聚集颗粒,在反应过程中就快速沉淀,从能有效避免了硫磺粘附和堵塞,也避免了对反应器的不断清洗,保证了装置运行稳定性。
-
-
-
-
-
-
-
-
-